燕国八百年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8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燕国八百年彭华 著中华书局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燕国八百年/彭华著.—北京:中华书局,2018.7ISBN 978-7-101-13179-6Ⅰ.燕… Ⅱ.彭… Ⅲ.中国历史-研究-燕国(前11世纪~前222) Ⅳ.K231.07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076464号书  名 燕国八百年著  者 彭华责任编辑 吴艳红封面题签 鲁九喜出版发行 中华书局(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100073)http://www.zhbc.com.cnE-mail:zhbc@zhbc.com.cn印  刷 北京瑞古冠中印刷厂版  次 2018年7月北京第1版2018年7月北京第1次印刷规  格 开本/880×1230毫米 1/32印张 插页2 字数320千字印  数 1-3000册国际书号 ISBN 978-7-101-13179-6
注释  □□□□□  本书中所出现的如上方框同原版纸书。
目录序绪论上编
第一章 燕地的自然环境
一、地形和气候二、岩石和泥土三、动物和植物四、矿产资源第二章 燕地的考古学文化
一、旧石器时代二、新石器时代三、夏朝时期四、商朝时期五、周朝时期(封燕之前)第三章 开国时期(西周—春秋)
一、召公其人二、周人封燕三、“春秋事语”四、所谓“南燕”第四章 发展时期(战国)
一、对外关系二、迁都于易三、禅让事件四、伐燕行动第五章 强盛时期(战国)
一、破燕之后,昭王即位二、励精图治,礼贤下士三、苏秦入齐,为燕反间四、乐毅伐齐,势如破竹五、破胡置郡,修筑长城第六章 衰落时期(战国)
一、田齐反攻二、燕赵战争三、荆轲刺秦四、国破家亡下编
第七章 经济制度
一、农业二、畜牧业三、手工业四、商业五、建筑业六、交通七、城市八、人口第八章 政治制度
一、官僚机构二、封建制度三、封君制度四、军事制度五、法律制度第九章 古族与古国
一、有易氏二、孤竹三、令支四、国与箕国五、蓟国六、韩国七、鲜虞—中山八、屠何九、俞人十、秽貊十一、山戎—北戎—无终戎十二、代十三、林胡—东胡—楼烦十四、其他第十章 思想文化
一、语言文字二、思想理论三、文学艺术四、科学技术第十一章 社会生活
一、衣食住行二、婚姻丧葬三、宗教祭祀四、民风民俗第十二章 燕国人物
一、国君二、宗族三、封君四、大臣五、义士六、方士七、诸子八、其他附录
一、燕国世系表二、燕国大事年表三、甲骨文、金文著录书目及其简称四、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序彭华的《燕国八百年》一书即将付梓,殊觉欣喜。这部书最初的基础,还是多年前作者随我读硕士研究生时的学位论文,唯当时论文的规模和深度都不能与现在完成的稿本相比。嗣后,作者始终未放弃对这一课题的关注,经多年不懈的继续研究和修补、加工,终于做成一部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在叙述与评论上均有新意的燕国史新作。这是很值得祝贺的,并且可以相信,作为先秦时期区域史研究的一项新的成果,本书将会受到学术界同行们的关注和欢迎,并对中国古史研究有其贡献。在近代学术史上,对于燕国历史文化的研究,若以成果之数量论,或逊于对中原其他一些地区的研究,但在整个中国古史研究中仍然有重要地位,受学者们高度重视。如本书《绪论》已指出的,王国维先生1919年发表《北伯鼎跋》一文,提出“邶即燕”的著名论点,便可看作是近代燕国史研究之滥觞。而在王国维之后,一代又一代古史学者,在对整个古代文献研究和对地下资料发掘与整理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基础上,对于燕国史研究也有全面和重要的推进。现在应该说燕国史研究已开始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其标志便是已有一些具有较高水准的燕国史著作问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1995年出版的陈平先生所著《燕史纪事编年会按》一书。是书采撷先秦至明清典籍一百四十余部,几乎将关涉燕国历史的文献资料收罗殆尽,而其按语亦多“富于启发性的新观点”(李学勤先生为该书所作“序”语),是燕国史研究中值得重视的一项成果。书既出,陈平先生以大作见赠,我向视为珍宝;后为彭华借去参考,应对本书的撰著有所助益,使得在陈先生《燕史纪事编年会按》问世二十余年之后,又由更年轻的学者提出了一项既吸收前人成就,又反映了二十余年来燕国史研究的新进展和大量新资料,并具有自身特点的新成果。这正好表现出燕国史研究不断向前发展的喜人势头。作为先秦时期区域史研究的一个分支,如同对其他地区的类似研究一样,燕国史研究对于整个中国古史研究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对古代燕地历史的探索,它对于说明古代中国整个历史进程都非常重要。这是因为,要真正准确和全面地认识古代中国历史的整个进程,就必须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各个地区发展上的关系,而尤其在认识中国早期历史的进程时是这样。近数十年来人们对于古代中国的真实情况有许多非常重要的新的认识。其中包括对于中国历史开端期各地在物质和精神文化发展上的状况,有赖于中国新石器考古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人们了解到,当时在分布于幅员极其辽阔的地域上的不同区域内实际上存在着远不止一支,而是众多支有着较高甚至很高发展程度的文化与社会单位。众所周知的南方的良渚文化和北方的红山文化所代表的人群就都属于这样情况的一些例子。这似乎表明,在中国历史的最早期,至少在理论上,应该不止一个地区具有向较高文明程度发展的潜势和基础。这恐怕也就是学术界很长时期以来许多人主张中国文明起源的“多元论”的原因。当然,事实上,古代中国之最终进入以形成国家制度为标志的文明发展阶段,还是同中原地区的某些文化与社会单位的历史有关,也就是同所谓“三代”的历史有关,这也是不容否认的。所以应该说,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多元论”有其真理性,还不等于能够将所有不同地区在古代发展上的内容、作用和意义都同等看待。如果把这些情况都同等看待,所描绘出来的古代历史的进程很可能反而会失真。但反过来,也必须看到各个不同地区早期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和影响,对于所谓“三代”历史的最终形成所起的作用。换言之,在古代中国,中原同其他地区在发展上的关系及其演变,对于当时整个历史进程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要合理地说明和解释古代中国早期历史进程的真实内容及其原因,就必须认 ............

书籍插图:
书籍《燕国八百年》 - 插图1
书籍《燕国八百年》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燕国八百年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