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焦虑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夏天的焦虑
王晋康 著
中信出版社
目录
五月花号
兀鹫与先知
夏娲回归
夏天的焦虑
五月花号
近7亿公里的120天航程就要结束了。每年一次到木星采运液氢,在抵达前照例有一次庆祝,就像地球上海员们经过赤道时的狂欢。今年是五月花号处女航20年,船长马修·沃福威茨准备好好庆祝一下。庆祝会定在飞船的减速阶段,因为——有重力时开香槟才够味! 为了大伙玩得尽意,船长特意把飞船的减速度调大了一点,0.6g,而正常减速是0.2g。
我和马特(注一:马修的爱称)赶到飞船的活动厅,其它四名船员已经等候在那里,他们今天都是水兵打扮,带飘带的水兵帽,海魂衫,每人笑嘻嘻地抱着一个超大的香槟酒瓶。有中国人陈大富,埃及人艾哈默德·马希尔,俄罗斯人德米特里··雷博诺夫列夫,南非人瓦杜,都是马特的老伙伴,跟着他干了三十年,现在全都两鬓微霜了。再加上52岁的船长、美国人沃福威茨,这就是五月花机组的全部成员。
也许还要加上我,35岁的宇宙生命学家黄小艺。我每年免费搭乘五月花号,到木星的第二个卫星欧罗巴考察生命,就像达尔文搭乘“贝格尔”号巡洋舰环球考察。欧罗巴卫星上有液态海洋(是水的海洋,而非木星上的液氢海洋),是科学界认为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星球。十年来我已经搭乘了十次,算得上机组的编外人员了。四位船员都成了我的“铁哥儿们”,至于马特,则比“铁哥儿们”还要更亲密一些。
四个伙伴见我俩走近,同时猛摇香槟。四条酒柱像消防水枪一样向我们射来。马特一手搂着我的腰,一手护着我的脑袋,在水箭中穿行。他的保护毫无用处,很快我就被浇得“花容失色”,伙伴们笑成一片。
第一次见到五月花号,我认为它是天下最丑的飞船。时间长了,才体会到它在设计上力求简约的匠心。五月花由三大部分组成,左右是两个圆柱形的货舱区,可容纳20万吨的液氢,形状完全像呆头呆脑的汽油桶,因为——按马特的话,没有空气的太空中不需要流线型,更不需要照顾局外人的美感。两个货舱区之间用金属圆管相连,而生活区就吊在这根圆管上,可以绕着枢轴自由转动。这样的设计,一则是为了尽量隔绝生活区与货舱区的热传递(货舱应保持低温,至少在130K以下,以免液氢气化),二则不管是加速阶段还是减速阶段,都可以随着重力方向的改变,让生活区的“地板”永远自动保持在“下方”,这样便于乘员的生活,在无重力阶段则可保持在任意角度。生活区中包括活动大厅、指挥舱和六间单独的卧室,还有一个健身房,一个负压厕所,一个负压淋浴室,一个简易厨房。这样的宽敞是早年的飞船无法想象的。
两个货舱上对称趴着四只昵称“小蜜蜂”的飞艇,它们是飞船的动力之源,配有最先进的氢聚变发动机,使用氢离子作工质,配备180度可变矢量喷管。行进途中,靠它们之中的两个来对整艘飞船加速或减速。等抵达木星时,飞船悬停在木星的引力区域之外,小蜜蜂脱离飞船到木星上“采蜜”。它的动力十分强劲,足以背负着1000吨液氢,在2.3g的木星赤道重力下,使飞船达到59.56公里每秒的脱离速度。这样的设计还很好地符合了“冗余原则”,即使一半飞艇发生故障,余下两只也能完成采蜜,并轻轻松松把母船送回地球。
用四只小蜜蜂把20万吨货舱装满,需要在木星起落50次,每次按16个小时计(包括睡眠,机组中没人可以换班),共需800小时,也就是33天。至于回地球时的卸货则有专门的卸货飞船,只用三天时间就行。33天的采蜜时间是长了一点,但五月花号花得起这个时间。它每年只需往返一次,运回的液氢就足够地球一年之用了。
香槟喷射结束,伙伴们安静下来,等着船长致辞。沃福威茨今天同样是水兵打扮,被浇湿的海魂衫凸显出强壮的胸肌。虽然这20年间他大半生活在太空失重环境,但他一向坚持锻炼,所以肌肉萎缩症完全与他扯不上。他喜气洋洋地大声说:
“老伙计们,五月花号已经在这条路上奔波20年了,算上制造飞船的时间,咱们搭伙计已经有30年了。这30年可不容易呀。咱走过的路,各位都没忘吧?”
伙伴们笑着说:忘不了!
“你们没忘,我也要重说一遍。别忘了年轻的密斯黄也是咱们的船员,前辈们有责任让后辈了解飞船的历史,对不对?”
“对!”
我笑着捅他一下。马特回过头问我:“黄,你还记得35年前,地球上的氢盛世是如何开始的吗?”
“记得!怎么不记得,那年我已经零岁大了。”
伙伴们大笑,马特倚老卖老地说:“年轻人啊,可惜你错过了那段重墨浓彩的历史。那时地球上的石油已经基本枯竭,油价飙升到3000美元一桶,但替代能源一直没能真正解决,世界经济严重萎缩,人类都快绝望了。忽然,几乎是一夜之间,冷聚变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而且是使用普通氢作原料,而不是氘和氚!”
我插话说:“科学家们说,这是人类历史上能源技术最伟大的突破,前无古人,后边也不会有来者。因为,从宇宙大爆炸到今天,宇宙中所有能量实际都储存在氢核中,其它能量形式像太阳能、化石能、甚至重金属的裂变能,归根结底都来自于氢。只有引力能除外,但引力能人类很难应用,不必提它。所以,氢聚变技术的成功,已经刨到了宇宙能量最老最老的根儿。而且它非常干净,连它产生的废品,氦,也是次级能源。”
“对。从此氢盛世开始了。地球上再没有穷人,没有环境污染,没有资源战争,没有捉襟见肘的艰难日子。再不必担心能源枯竭,因为氢资源基本是无限的。人类就像是一个忽然得到亿万遗产的乞丐,不知道该怎么花钱了。要知道,依那时的经济水平,全人类每年所需的总能量,只需几百吨氢就可以满足。”
“咱们的五月花号一次就可运回20万吨。”
“其实,开始时科学家没打算‘向木星要氢’。在我最先提出这个想法时,几乎被人当成傻子。因为,从水中制氢的技术,像交换制氢法啦,生物制氢法啦,阳光制氢法啦,都已经十分成熟,也十分廉价,何必迢迢万里到木星上去呢。但是,我,稍后再加上他们四位,仍坚定不移地推行自己的想法。我们这样做基于三个理由。一,尽管依当时的全球能耗水平,每年只需几百吨氢,但我们相信,尝到廉价能源甜头的人类绝不会满足于这个水平。果不其然,30年后,这个数字已经激升到十万吨以上。”
我感叹地说:“是的,在氢盛世长大的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夏天的焦虑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