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文明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轻文明
作者:[法]吉勒·利波维茨基
译者:郁梦非
ISBN:9787508671703
中信出版集团制作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引言
我们从未经历过一个如此轻盈、流动、多变的物质世界。“轻”从未创造出如此之多的期待、欲望和执念。它从未促成过如此频繁的买与卖。尼采笔下的这句话也从未如此恰如其分:“美好之物是轻盈的,一切的神圣皆以灵巧之足奔跑。”
“轻”逐渐支配起我们的物质世界和文化世界,它侵入我们的日常习惯,重塑我们的想象。它为艺术的唯一范畴所青睐,在物品、身体、运动、饮食、建筑、设计等无数领域内成为一种价值、理想和迫切的需要。在超现代时代中,随处可见对“轻”的多形态崇拜。周围皆是它的疆域:它的界限在我们眼中消失了,因为它已渗透进我们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进一切“物”(choses)与存在、梦与身体。
长久以来,技术经济领域的重心都倚赖于重型设备,如今,它转向了超轻化、微型化、非物质化。“重”曾一度唤起敬意、庄严、财富,“轻”则令人想到粗劣、廉价。然而我们眼前的世界已非如此。我们正经历着物质世界的一场巨大变革,在这个物质世界中,技术与市场更倾向于“轻”的逻辑而非“重”的逻辑。这种变化同时也是一场符号上的变革,曾长期受到贬低和轻视的“轻”现在承载了正面的价值。“轻”不再与恶相连,它指向流动、虚拟、对自然的敬意。这是一个“轻”扭转局面的时代,“轻”是受人喜爱、被人渴望的轻,是梦的传送器,承载着无边无际的愿景,也承载着可怕的危机。
世界之轻与文化之轻
“轻”不再只是一场诗意的、柔软的幻梦。它涉及我们技术化的日常,涉及一个晶体管化的、游牧的世界。“小的更好”:我们技术性的宇宙在无可避免地微型化、轻量化、去物质化。用轻如空气般的设备听世界上的任何音乐,在只有口袋大小的触摸屏上看电影。微电子、微型机器人、显微外科、纳米科技,这类“无限小”俨然成了创新与进步的新边界。从此,相比于风格领域,“轻”将更多见于新材料、数字网络、超微型化等领域。
微型化与对微型的征服呈现出一个双曲线模型。这个时代诞生了“小人国工程学”,它能随意控制原子,改变材料的特性,创造新的材料,能操控基因,能在纳米级别上融合活性物质与惰性物质。这场轻革命并非虚幻的想象,它在亚微观领域创造了一个触及生活方方面面的世界。适逢高科技的天时,一个崭新的“轻纪元”开始了。
与此同时,为了应对化石能源枯竭、消费煤炭引起气候变暖的压力,一场能源变革着实迫在眉睫,这场变革是一次新的工业革命,它依靠的不再是石油与核能,而是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我们见证着这类温和能源的飞速发展,也见证着“轻经济”的发端。“轻经济”对原料的需求更少,且不再需要大量开发自然资源,因而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能源转变所提出的任务可谓艰巨,然而,为了给后世留下美好的未来,为了构建一种可持续的“轻文明”,这项任务无可回避。
“轻”的影响力表现在各种领域:时尚、设计、装潢、建筑。这种影响力也投射于肉体,对轻盈与“线条”的热爱爆发了。在空中,盘旋着滑翔伞和三角翼滑翔机;在海浪间、滑雪赛道和柏油路上,可以见到一个个醉心于滑翔类运动的轻盈的身体。而时至今日,有谁不希望永葆青春和苗条呢?饮食类书籍迅速传播,各种“轻食”出现在每一家超市的货架上,吸脂手术成为普罗大众的选择,健身馆遍地开花,超模们个个一副得了厌食症的模样,平滑、纤细的身材占据了杂志和荧幕。在这种“厌恶脂肪”的文化里,时尚偶像凯特·莫斯(Kate Moss)说道:“没有什么比瘦更好的了。”
“轻”的规则不再局限于个人对待生活和他者的态度。现在,它俨然成为全球经济、文化的运作模式。在超消费的资本主义背景下,关于永恒变化、不稳定与诱惑的轻浮的逻辑将经济生活的某些方面完全重构了。一种与时尚系统类似的机制支配着这个作为诱惑资本主义的超现代资本主义。小玩意儿(gadget)、搞笑广告、电子游戏、各类音乐、演出和动画没完没了地出现,经济体系与无聊琐事之间的对立界限已经模糊,眼下,我们现实的原则和轻的原则混在了一起。必需的世界与无关紧要的世界彼此交叉、杂糅:轻的逻辑不再是经济现实中的他者,而是经济现实的核心。
无论是从字面上还是从寓意上,我们都生活在一个“轻”大获全胜的时代。统治我们的是一种由大众传媒传播的日常的轻文化,消费领域不断宣扬着享乐主义、趣味至上的参考标准。通过那些物品、娱乐活动、电视节目和广告,传播着一种无止境的娱乐气氛,煽动人们“利用”那些直接、简易的愉悦。诱惑代替强制,享乐主义代替严苛的义务,幽默代替庄严,消费世界趋向表现为一种卸除所有思想重量、所有意义厚度的世界。轻,无论从我们理解的第一层意思还是从第二层意思上来说,都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表现之一。
不久以前,大众阶层和上流阶层在生活方式上差别明显,主要的对比在于:大众阶层的生活方式概括为重和“粗”,而上流阶层的生活表现为轻、细和格调。我们已经走出了这个拥有不同习惯的世界:随着阶层文化的崩塌,重和粗不再是任何群体的特质,从今往后,在饮食、个人外表、活动性、交往、生活方式等方面,每个群体都表现出对轻的渴望。所有社会团体都将轻的价值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诸多实践活动里。显然,社会群体各自有效的生存方式并不相同,也远不应相同。然而,这些现实的差异都基于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赞扬着苗条、时尚、趣味、变化和虚拟。社会依然存在区隔,但轻的规则支配着所有阶层。
“轻”的乌托邦
集体和个人的生活转变以另一种方式表现着“轻”的力量。与严守戒律、道德主义、约定俗成的第一种现代性截然不同,第二种现代性出现了,它表现为“流动”(齐格蒙特·鲍曼)和灵活。在超现代中,个人生活的特点是不稳定,它被交付给永恒的变化、短暂的时间和“行动主义”。沉重的集体义务让位于普遍的自我管理以及不稳定的关系与承诺,一种游牧式、变动式的个人主义成为超现代性的主流。与世界关系的极端个人化构成了轻之变革中居于核心部分的主要社会动力。性生活自由化,家庭与宗教失去权威,社会风尚与个体都追求“酷”。摆脱了宗教、家庭、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轻文明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