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艺术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今日的艺术
作者:【日】冈本太郎
译者:曹逸冰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4
ISBN:9787513332156
本书由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授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目录
序言 “冈本太郎是什么样的人?”
初版序
第1章 艺术为什么存在
生活的喜悦
欣赏艺术的方法——你是有成见的
第2章 所谓“不懂”
“八字”文化
看不懂的画作之魅力
第3章 何谓“新”
“新”这个词
艺术总是新的
对新生事物的偏见
近代文化的世界性
前卫与现代主义
第4章 艺术的价值转换
艺术不能“舒服”
艺术不能“漂亮”
艺术不能“精巧”
第5章 画是所有人都要创造的东西
“欣赏”也是一种“创作”
画原本不是给人看的
不入流的画家们
不需要高明技艺的时代
每个人都能画,也必须去画
自由的实验室
孩子与画
第6章 我们的根基
日本文化的特殊性
艺术与艺道
日本式道德
《太阳之塔》 1970年
《森之律》 1950年
《哄笑》 1972年
序言 “冈本太郎是什么样的人?”
冈本太郎先生过世的时候,我想起了他的著作《今日的艺术》。
其实我早就把这本书的内容忘得精光,只记得它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长久以来,我一直受制于“艺术应是这样”,但看完太郎先生(其实我与他的关系并没有亲密到能直呼其名的程度,但我们对谈过,他也赏光参加过我个人画展的开幕式)的书之后,我就挣脱了固有观念的束缚。艺术完全可以更自由!借用太郎先生的话,就是“艺术不能让人舒服”“艺术让人不快”“艺术不能漂亮”“艺术不能精巧”。
《今日的艺术》问世已有四十五个年头。时代变了,现代美术成了一个非常特殊的领域。在人们看来,需要提笔的艺术已经成了过去的遗物。艺术不再是靠感动,而成了用观念(理智)去理解的东西。
不知不觉中,年轻的艺术家变得越来越像思想家和评论家了。他们的作品也有了浓重的宣传色彩,造就了重社会现实而非内在现实的概念艺术全盛期。在这样一个艺术已被制度化的时代,冈本太郎很难找到立足之地,《今日的艺术》也自然成了历史的遗产。
不知为什么,在太郎先生过世的同时,我突然有了重温一遍《今日的艺术》的念头。可把书柜翻了个遍也没能找到,只好联系了我的文库本责编,说:“光文社的河童丛书出过那本的,请一定把它收进光文社文库吧!”
于是给本书作序的任务就落到了我的头上,此刻我正在奋笔疾书呢。也许本该重看一遍再动笔,可要是看了,说不定会对书的内容评头论足,说些“这部分很有新意,那部分就显得过时了”之类的话。其实艺术本没有新旧之分,关键在于它有没有超越时代的普遍性。
今年的比去年好,明年的比今年好——一味追求新概念与新样式,导致现代美术处于一种完全闭塞的状态,奄奄一息。到处都是用自以为是的创意拼凑起来的作品。我们应该尽快从理性的头脑创造回归感性的直觉创造。能察觉到这一点的人,必定会再次拿起冈本太郎的著作,重新翻看。
《今日的艺术》在当时十分畅销。热爱艺术、希望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应该都读过。虽然我不记得太郎先生在书里说了什么,但还是想拾回当年的兴奋。不,也许现在重读会有更新鲜的体验。我等不及要成为文库本上市后的第一位读者了。
这段序言写得有些语无伦次,请大家见谅。四十五年前的我怕是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会参与《今日的艺术》的文库化工作。一想到这儿,我着实百感交集。
毕加索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比起绘制一幅杰作,那位画家是什么样的人更重要。”
常有专家认为冈本太郎在某个时代的某个作品最好。真是荒唐。
“冈本太郎是什么样的人”——放眼日本,恐怕没有人比太郎先生更切合毕加索的这句名言了。
横尾忠则
[1]
[1]
1936-,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师、艺术家。
初版序
在这本书里,你应该会看到很多闻所未闻、出乎意料,甚至与常识相悖的文字。
只要认真看下去,你也许会意识到,这些才更真实,更理所当然。
我想让这本书成为一个标识——驱散笼罩日本多年的阴霾,树立富有创造性的现代文化的标识。
本书的内容围绕艺术展开,但绝不仅限于艺术,而是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生活的本质息息相关。我希望有更多平时对艺术不感兴趣的人来翻翻这本书。
在书中,我会通过文字,在轻松的氛围中与你促膝长谈。如果你看完书之后不认同我的观点,或是有不同的意见,请畅所欲言。让我们用更开放、更积极的态度,集众人之智,重振我们的文化生活。
一九五四年八月
冈本太郎
第1章 艺术为什么存在
一提起“艺术”,大家都会联想到“华美”“高端”这样的形容词。但同时我们对艺术又似懂非懂,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为什么世界上会存在这样的东西?艺术作品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高度评价,有时会成为交易的对象,艺术甚至能让一些人无怨无悔倾注毕生心血投身其中。如此富有魅力、令人愉悦,抑或令人抗拒与绝望的“艺术”,到底是什么呢?
有人会对这个问题显得很有把握。可即使那些被尊称为“专家”或“老师”的人,有时也会给出截然相反的判断,提出完全不同的主张,天知道谁对谁错,标准又是什么。一心想彻底搞清这个问题的人,反而会愈发糊涂。
仔细想来,就算世界上不存在艺术,就算我们对它一无所知,也能开开心心地过日子。那么一定有人认为,艺术不过是用来装模作样的。从这个角度看,艺术确实有着“社会装饰品”,甚至是“奢侈品”这一层面的属性。
生活的喜悦
艺术到底是什么?
这个很简单的问题正中本质。
在我看来,艺术跟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一样,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必需品,甚至可以说是生活本身。
但它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待遇。现代社会的错谬与扭曲造成了如今生活的空洞。艺术的空虚,正是这种空洞的倒影。
每个人都只能活在当下,确信每个瞬间都有其意义,由之而来的喜悦就是“艺术”。这种喜悦被表现出来,就成了“艺术作品”。我们就从这个角度出发,重新审视现代人的生活,与艺术的作用及价值吧。
现代人变成了零件
我刚才说过,艺术归根到底是生活本身的问题。对普通人而言,生活就是靠工作维持生计,再利用闲暇时间适当娱乐。娱乐活动充其量是看看电影、职业棒球、职业摔跤、拳击,或是郊游、泡温泉这样的消遣。到了第二天又得重新抖擞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今日的艺术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