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_问题与争论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导论
一、政治哲学的基本关切
二、实践理性与政治辩护
Ⅰ 政治权威与政治义务
第一章 政治权威与政治义务:问题与概念
一、政治权威:主体、权利与威信
二、政治义务及其相近概念
三、政治义务问题在近代以来的凸现
第二章 政治义务的自愿主义理论:同意与契约
一、圣约与契约
二、三种契约论及相应的同意概念
三、契约,抑或授权与信托
四、对同意与契约理论的主要批评
第三章 公平游戏原则及其政治应用
一、我们因谁而受益
二、公平游戏原则及其政治应用
三、实际受益与自愿接受
第四章 从自然责任到成员身份
一、自然责任理论及其局限
二、成员身份理论中的义务与义务感
第五章 无政府主义与公民不服从
一、无政府主义的由来与基本主张
二、哲学性的无政府主义:一种被夸大的挑战?
三、如果没有政治义务
四、公民不服从
Ⅱ 权利与美德
第六章 幸福、完善论与政治中立
一、客观的幸福概念与完善论
二、自主性与自由主义的完善论
三、价值多元论与宽容
四、善观念的多元论、宽容与宽容悖论
五、从宽容到政治中立
第七章 自由
一、 康德与贡斯当:自由概念的初步区分
二、伯林: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
三、第三种自由概念?
四、自由的派生概念:自由权项与自由的价值
第八章 自然法与权利
一、自然法的基本理念
二、自然权利与人权
三、权利的概念及其内容扩展所带来的难题
四、个人权利的哲学检讨:共同体主义的挑战
第九章 公民性与公民美德
一、现代权利话语之下的公民美德问题
二、私人性的美德:作为自由主义之典型特征的公民性
三、聚焦于政治商议的公民性及其疑难
四、作为公民性责任的公共理性
五、现代社会中权利与美德的张力
第十章 爱国主义及其对立面
一、为何重申爱国主义
二、共和主义的爱国主义与宪政爱国主义
三、仅有爱国主义就够了吗?
Ⅲ 分配正义
第十一章 正义、分配正义及其一般性的哲学挑战
一、正义的一般条件
二、正义的评价对象:个人行为,抑或社会状态
三、分配正义与平等理念
四、分配正义、自我所有权与自由市场
第十二章 功利主义与福利平等
一、功利主义及其批评
二、福利平等及其缺陷
第十三章 运气平等主义
一、运气平等主义的核心关切
二、资源平等与福利机遇平等
三、对运气平等主义的质疑
第十四章 公共辩护与背景制度的正义
一、正义的主题与选择正义原则的初始情境
二、理性、合情理性与选择正义原则的推理
三、超越运气平等主义:罗尔斯式的公共辩护
四、来自商议民主理论与可行能力思路的批评
第十五章 全球正义及其批评者
一、国家边界与分配正义的范围
二、平等主义的全球正义:从人道之责到正义之责
三、一种弱版本的全球正义观
四、对全球正义的批评
五、正义的范围、内容与道德主体的统一性
引征文献
一、英文文献
二、中文文献
后记
导论
一、政治哲学的基本关切
顾名思义,政治哲学是一门对政治事务、政治生活与政治现象进行哲学反思的学问。一般说来,它被当作是伦理学或道德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古希腊时期,伦理学与政治学其实是分不开的,伦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善,而政治学讨论的则是政治共同体的善,也是最高的善。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里,虽然观念与理论都经历了重大变迁,但一般说来,“政治理论(即政治哲学——引者注)是道德哲学的一个分支,它始于对政治关系领域中道德概念的发现或应用”
(1)
。当然,这并不是说,政治哲学中的道德概念可以直接从道德哲学中搬用过来。相反,政治领域中有一些为该领域所特有的关系,例如个人与国家或政府、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它们当然是政治关系,但政治哲学主要不是探讨它们本身是什么样子的(事实上这常常因时、因地而异),而是要探讨这些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因此,它们在本质上仍然是伦理关系。
谈到政治关系,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个人与国家或政府之间的关系,因为某种政治共同体以及相应的强制性权力的存在,似乎是政治领域最显著的标志。从一个中性的角度来看,无论国家采取何种组织形式,它都是一个垄断了合法暴力的组织,并对个人的服从提出了强制性的要求。这里就出现了政治领域最古老的关系,也就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它也是政治哲学一开始就要面对的问题。或者不如反过来说,正是这个问题催生了政治哲学这门学科——我们需要反思,为什么有些人可以统治另一些人呢?政治哲学自身的历史表明,“政治哲学产生于理性对于人统治人的权利提出疑问之时”
(2)
。这正是西方政治哲学形成之初,智者学派尤其是苏格拉底(Socrates)所反思的问题。追问人是否有统治人的权利,反过来也就是追问人是否有服从统治者或服从国家的义务。答案或许是,满足某些条件的某些人或国家是人们应当服从的。此时我们关心的就是一个国家应该如何被组织起来。而从理论上讲,一个更深层次的可能性则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在根本上是没有道德理由的,因此国家也就根本上不应当存在。所以当代政治哲学家诺齐克(Robert-Nozick)认为,“政治哲学的根本问题,即先于国家应如何被组织起来这类问题的问题,在于是否应当有国家存在”
(3)
。前一种可能性关心的是我们在何种条件下有服从国家的义务,后一种可能性关心的则是是否存在我们服从国家的义务这回事。服从国家(直接表现为服从国家的法律)的义务就是政治哲学中所说的政治义务,它从一开始就处于政治哲学的起点上,而近代以来,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这方面的理论构造更趋繁复和精致。因此,政治义务问题就构成了政治哲学最古老、最核心的关切之一。
我们将会看到,确实有一种无政府主义的理论认为,我们不可能负有政治义务。但即便是这样的理论,也并不主张无国家和无政府的状态。这是因为,国家或政府的存在以及它们所提出的服从的要求即使没有足够充分的道德理由,也会有其他一些基于必要性的理由,就如人们常说的,“理无固然,势所必致”。因此,无论我们是否有服从国家及其法律的政治义务,如果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在某种政治共同体中生活,那么至少还有一件事情是值得思考的,那就是国家或政治共同体该如何组织起来。也就是说,我们还可以探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政治哲学_问题与争论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