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懒腰的学问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伸懒腰的学问
作 者:余斌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辑 俗人俗事
失眠
关于梦
我的“另类”高考
想“发烧”

尴尬
骨鲠在喉
邂逅老鼠
当没有香烟的时候
错别字
师生
新年计划
住在天上
怨我不怨我
做父亲的理由
名字的难产
听好话
童言
战斗正未有穷期
第二辑 一笑了之
伸懒腰的学问
是可忍,孰不可忍
女人与逛街
漂亮老婆与安全感
生儿育女与成就感
自虐
幽默
“死”的喜剧
穿衣的尴尬
崩溃
酸sir
易容之术
第三辑 到此一游
出门在外
看黄山的脸色
珊瑚凶险
大理圣诞夜
汉语在大马
“一国两制”
黄河边·厕所·中秋月
赌场的早晨
废洞不观
富人的滋味
河内的摩托
鞋拔子之旅
出国
第四辑 瞎三话四
偏方
美容
发现
店家
偏见与歧视
缘分·偶然
贾政是个“好”同志
说的与唱的
说“八”
误“会”
交情
难说“OK”
胆量
散步
嗜好
攀比
风气
看图识字
送礼的常识
保险
入乡随俗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照片是一个pose
秩序(代后记)
第一辑 俗人俗事
失眠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了台湾散文家张晓风的一篇文章,名为《不朽的失眠》,文章还有副题:给没考好的考生。是励志,也是安慰。文中的主角是唐代诗人张继,科考名落孙山,失意归家,道经苏州,于失眠中成诗一首,便是传诵千古的《枫桥夜泊》。这绝对是坏事变好事的范例:睡不着觉捡了个大便宜,居然有这样丰硕的成果。这样的好事从来没碰上过,虽说我对失眠的体验,应该不比张老先生少。可见要想成就不朽的失眠,先得是有不朽因子的人。故我对失眠的态度,总是倾向于拒绝而非接纳。
但失眠这玩意儿是最坏意义上的不速之客,不请自来,排闼直入,真正的“自来熟”,而且狎昵到轰也轰不走——若是能令行禁止,那也不成其为失眠了。正因难对付,保健书上就支出各式各样的招。最狠的一招是“不睡觉法”,不到眼睛睁不开,绝不上床;上床后十到十五分钟内不能入梦,马上下床。古人的问题也许没有现代人来得严重,但这一招他们是早就用了的,有诗为证。《古诗十九首》中《明月何皎皎》有云:“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阮籍《咏怀》诗里大概是纪实,“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其时“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心情颇好。睡不着觉而能有此雅兴,洵属难得。我修养太差,失眠了就烦躁无比。好像很小就有过“不寐”之事,大人教以最原始的法子——数数。还没数到上千,心思不知飘哪儿去了。成年后,失眠的机会更多,一度真是成病了,睡觉简直成为一件要命的事。别人推荐的招都用过,全不管用,到最后,只好吃药。但很短一段时间就停下不服。原因是每次服药之后,即静候睡意袭来,如若不是招之即来,马上大起恐惶:为何吃了药还不行?有此一念,再别想睡,两眼炯炯到天明。也曾尝试干脆不睡,无奈总有心思在睡觉上,睡觉的意愿与睡不着觉的现实,两者之间的挣扎弄得人疲惫不堪,有一种昏昏沉沉的亢奋。这点亢奋不够用来做事,只够用来着急。
想睡而睡不着,这是地地道道的“不由自主”。谁在替我们做主呢?古希腊神话里有睡眠之神修普诺斯,管的就是这事。据赫希俄德所言,这一位与其兄弟死神不同,轻手轻脚,对人甜蜜。他用树枝触动困倦者的前额,或者从牛角中洒出使人入睡的液体。那液体想必比药灵验百倍,但他也许只管洋人。我们的神祇里似乎没有专司睡眠的,只有《西游记》里孙猴子之辈偶或弄些瞌睡虫之类,小打小闹。所以我们的睡眠,大体上是谁也不管。
谁都不管,最后只好靠自己。我后来也悟到了,失眠这不速之客如同人来疯,越理他越来劲,索性不理他,自觉没趣了,或者自动就告退。最要不得的是跟他着急,一着急就坏事,好比抽刀断水,举杯消愁,只有加倍的难受。其实也是没辙了,只好逆来顺受,不想与古人以毒攻毒的路数,倒也暗合,只是我绝不下床。躺在床上看书,再迟也是好整以暇,权当没有睡觉这回事。必到睡意深浓,浓到灯也懒得关了,这才撒手弃书,蒙眬睡去。所以总是“床前明灯光”,彻夜不熄。如此这般,睡眠的质量可想而知。以欠觉替换了失眠,代价可谓惨重,故我对失眠的胜利,只能叫作“惨胜”。
关于梦
“自古至人无梦”——似乎不做梦是得道高人的标志——据此绝大多数人倒是可以很轻易地鉴别出自己“妄人”、“愚人”,总之是普通人的身份,不再费心去幻想成为一个高人,因为我们隔三岔五不免要做梦,敢于断言自己从不做梦的人,几乎没有。
人人都做过梦,然而所梦各异,因此也就各有各的经验。也许除了做梦必在睡眠中之外,我们根据经验可以就梦境达成共识的唯一的一条便是,它是虚的。电影电视很能反映或利用这种共识,所以每当表现梦境,画面必先淡去,蒙眬一阵子,以示其“虚”。不过更能直观反映出我们对梦之形式的模糊想象的,似乎是古时的木刻画和后来的连环画。梦中最活跃的当数视觉,只是所见之物有形状却没有多少质感和质量,轻飘飘像气体,气体浮荡空中,所以我们总疑惑梦中所见是在我们的上方。画里的情形便是这样,多是一缕轻烟袅袅而上托着梦。如果哪个画家让梦境出现在画的下方,那恐怕很有被讥为缺乏常识的危险——梦怎么会在床底下?
也许正因为梦虚而不实,它反倒比其他想象更能挑逗人的好奇心。梦中藏着微言大义吗?不知道,至少人们愿意相信是如此。古人很认真地相信梦有预示的功用,所谓“梦境忽来,未必无兆”,所以替人详梦、圆梦可以成为一个很不错的职业。现今的人对梦已不是那么郑重其事,不过为数不少的人也还是喜欢说梦。我有位密友对奇奇怪怪的食物有特别的嗜好,前些时候她梦中吃到一种怪异的果子,数日后恰有熟人从广州带来一种叫不出名堂的水果,她尝了之后惊喜莫名,坚称与她梦中所食形状、味道分毫不差。又有一个朋友到西北旅游,在陕北的一个村子里惊呆了,因为那里的地形、房屋,包括一个大坑,简直就是他几年前的一个梦的翻版。我对这二人所说不敢怀疑,因为他们都不是神神道道、夸大其词的人。我只能说我自己的梦从来未曾应验。六岁那年要搬家,我在梦中倒是提前梦到了我家的新居,那是一幢小楼,没有一个房间,或者说整个房子就是一个大房间,里面空无一物,只中央有一螺旋的楼梯直伸到天花板,说这里是宝塔的内部也许更确切。 ............

书籍插图:
书籍《伸懒腰的学问》 - 插图1
书籍《伸懒腰的学问》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伸懒腰的学问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