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抄-周作人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夜读抄》
周作人 著
扫校自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初版1印《夜读抄》
扫校说明
其中我单独扫校的有:
《希腊神话一》《希腊神话二》《太监》《缢女图考释》《姑恶诗话》《画蛇闲话》《论妒妇》《论泄气》《论伊川说诗》《苦茶庵小文》(全部)《后记》。止庵先生的《关于<夜读抄>》也是我自己扫校的。
其余的都来自电子版,据河北教育版《夜读抄》做了校对。这次校对非常辛苦,断断续续花了几天的工夫,因为河北教育版的字体比岳麓版小,看起来非常不方便,也许近视程度轻的人看起来没什么问题,我看却颇为吃力。
止庵《关于<夜读抄>》云,全书“除序与后记外,收文三十七篇,计一九三一年二篇,一九三二年一篇,一九三三年九篇,一九三年一至七月二十五篇。”
我检索的结果是:
1928年1篇——《黄蔷薇》(钟叔河先生说也有人认为它作于1933年。)
1931年1篇——《远野物语》。
1932年1篇——《姑恶诗话》。
1933年9篇——《习俗与神话》《颜氏学记》《性的心理》《猪鹿狸》《蠕范》《兰学事始》《听耳草纸》《缢女图考释》《画蛇闲话》。
1934年的篇数则比较复杂。假如把《苦茶庵小文》算作一篇,另外加上《一岁货声》《一岁货声之馀》《希腊神话一》《希腊神话二》《金枝上的叶子》《清嘉录》《五老小简》《花镜》《塞耳彭自然史》《颜氏家训》《甲行日注》《男化女》《和尚与小僧》《文饭小品》《江州笔谈》《五杂组》《百廿虫吟》《厂甸》《再论吃茶》《鬼的生长》《太监》《论妒妇》《论泄气》《论伊川说诗》,共25篇,恰好与止庵先生的说法相同。
但《苦茶庵小文》并非一时所作,其《小引》和《罗黑子手札跋》作于1934年,《春在堂所藏苦雨斋尺牍跋三则》作于1932年,其余几篇则作于1933年。
另,止庵先生大约把《黄蔷薇》看作1931年作,故把它与《远野物语》并为一年所作。
河北教育版的各文题不加书名号,我按照文章的内容,将书名号补入。网络电子版的底本应来自《周作人文类编》,它的底本应该就是岳麓书社版。所以,在校对网络电子版时,发现异文,我便去《周作人文类编》中查找(因为我没有岳麓版的《夜读抄》),将两者的异同列在校记里。有时我参照岳麓版的原文,有时则非,视具体情况而定。标点多半照岳麓版而改,有时则不然。有些异体字,如“馀”等,河北教育版作“余”。在这种情况下,我都采用岳麓版的原文。有时,河北教育版用异体字,岳麓版采用简体字,我又采用河北教育版。
校对此书,真乃苦事,终于告成,何其幸也。
序
止庵
《夜读抄》一九三四年九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除序与后记外,收文三十七篇,计一九三一年二篇,一九三二年一篇,一九三三年九篇,一九三四年一至七月二十五篇。主要是《看云集》之后的作品。“夜读抄”原是一九二八年为《北新》杂志所写系列文章总的题目,但只发表了两次即中止了,原在此系列中之《游仙窟》后收入《看云集》。后记说:“《夜读抄》一卷,凡本文二十六篇,杂文十一篇,”系就是否“关于一种书”来划分,此处“杂文”含义自不同于从前用法,实际上均系文化批判之作。
在周作人的众多作品中,《夜读抄》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作者尝总结说:“我写文章,始于光绪乙巳,于今已有三十六年了。这个时间可以分做三节,……其三是民国廿一年以后,只写随笔,或称读书录,我则云看书偶记,似更简明的当。”(《书房一角•原序》)这一时期应该说是从《夜读杪》真正开始,周氏由此建立了自己成熟定型的风格。按我们的划分,乃是开启了其写作生涯的中期。为实现此一目标,或许颇有一番酝酿,一九三二年全年和一九三三年上半年(此集中所收该年作品皆为下半年所作)写作很少,可能与此有关。新的文体的特点,正如后记中所说:“我所说的话常常是关于一种书的。”也就是后人所谓“书话”。这可以被认为是作者特有的一种切入方式,即以阅读为契机,依靠知识的绵延和思想的碰撞,深入到文化、文明、人类、历史和社会等各个领域。而具体写法,则是大段摘抄原著,中续少量按语,亦即“文抄公”是也。这一写法周氏以后沿用多年,甚至成为最显著的特色了。
周氏在《苦竹杂记•后记》中说:“但是不佞之抄却亦不易,夫天下之书多矣,不能一一抄之,则自然只能选取其一二,又从而录取其一二而已,此乃甚难事也。”抄书之作虽然“常常是关于一种书的”,作者所面对的却是“天下之书”,也就是整个既有文化系统,这是“广”的一方面,有赖于宽阔视野和博大胸怀;另一方面则是“严”,抄书之作虽多,兴趣点却始终是明确的,有所限定的:“不问古今中外,我只喜欢兼具健全的物理与深厚的人情之思想,混合散文的朴实与骈文的华美之文章,理想固难达到,少少具体者也就不肯轻易放过。”这里关键在于选取功夫,需要深刻敏锐的眼光,而这也就是与被抄录者之间的深深默契了。多年以后,作者补充道:“承示诸人议论甚感,语堂系是旧友,但他的眼光也只是皮毛,他说后来专抄古书,不发表意见,此与说我是‘文抄公’者正是一样的看法,没有意见怎么抄法,如关于《游山日记》或傅青主(皆在《风雨谈》内)都是褒贬显然,不过我不愿意直说,这却是项庄说的对了。”(一九六五年四月二十一日致鲍耀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没有意见怎么抄法”,“不过我不愿意直说”,即将直接表述转为间接表述,这也靠的是前述那副眼光。读此类“文抄公”之作,关键是要读出作者的眼光来。而尽可能地采用间接表述的方式,则是周作人散文美学的核心。此前十几年间,他实际上一直探索怎样把文章写得更其自然含蓄,至创体此种写法才算真正成功。
作者尝感慨道:“不佞抄书并不比自己作文为不苦,然其甘苦则又非他人所能知耳。”(《苦竹杂记•后记》)多数读者与论家(包括前面提到的林语堂)于此未必理解,于是“文抄公”之讥遂起矣,乃至延续多年。自然也有解人,钱玄同即其一,去世前夕尚给周氏写信说:“鄙意老兄近数年来之作风颇觉可爱,即所谓 ‘文抄’是也。”(一九三九年一月十四日)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序言中讲周氏文风“近几年来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夜读抄-周作人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