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巴洛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9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巴赫管风琴作品手记
管风琴二三事
亨德尔管风琴作品手记
布克斯特胡德管风琴作品手记
管风琴上,我的弗朗克
爱比历史更真实
《博伊伦之歌》——《英国组曲》
随想巴赫《法国组曲》
巴赫之《音乐的奉献》
悲情恰空
两首巴赫康塔塔
迷人的《狩猎》——兼谈巴赫康塔塔
跟巴赫喝下午茶
冬夜听古尔德
图书馆里听巴赫
巴赫二题
巴赫的怀抱
巴赫之雨
散记巴赫
听图雷克 漫想巴赫
北方人的巴赫
巴格比、霍顿和《贝奥武甫》
中世纪音乐节
远人之泪
——一张十字军东侵时期歌曲的CD
哥特之歌
——哥特艺术和CD《哥特音乐》
唱片里的亨德尔和斯卡拉蒂
柏博残像
我的海顿
海顿和兰登
小作曲家二题
音乐会几则
温哥华早期音乐节杂记
DVD观感
——两届克莱本钢琴比赛剪影
朱小玫是谁
切尔卡斯基轶事
琴缘一生
巴赫的儿子们
后记
马慧元
学习钢琴、管风琴多年,长期为国内多家报刊杂志撰稿,常以“管风琴”署名在网络上发表音乐随笔。
曾出版《北方人的巴赫》、《管风琴手记》、《管风琴看听读》、《书生活》。
现定居加拿大。
写意巴洛克
马慧元 著
生活·讀書·新知 三联书店
Copyright © 2010 by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本作品版权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翻印。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写意巴洛克/马慧元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10
 ISBN 978-7-108-03472-4
 Ⅰ.①写… Ⅱ.①马… Ⅲ.①音乐-欧洲-文集 Ⅳ.①J605.5-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086244号
 责任编辑 史行果
 封扉设计 罗 洪
 出版发行 
 三联书店
      (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邮  编 100010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隆昌伟业印刷有限公司
 版  次 2010年10月北京第1版
      2010年10月北京第1次印刷
 开  本 635毫米×965毫米1/16 印张15.25
 字  数 182千字
 印  数 0,001-8,000册
 定  价 35.00元

大部分人挤在所谓时代列车上,气喘吁吁,心急如焚,尽管不知道前面是什么,但义无反顾,只嫌不够快。
少部分,不,极少部分人,在那磨得有如利剑一般的铁轨旁边走着相反的乡间小路,按照自己的节奏。也许正因那一辆辆挤满乘客的列车速度过快,使这悠然的步态也显得颇有些锐感,它穿透所有的烟雾尘土,径直探入那些深藏奇妙的地方去。一切烦人的嘈杂于这些人似乎并不存在,前方自有青翠天地豁然敞开。
放下繁重的工作,于灯下捧读马慧元的音乐文字,心会立即静下来,变得干净、温润、安详、单纯。听她与音乐大师们对谈,轻松愉悦中时时跳出精妙言论,悄然浅笑间却又带出历史积淀,真是一大享受。看她轻轻翻开已有些发黄发脆的谱页,请出那些双手仍然温暖笑容依旧亲切的大师们,一同谈音奏乐,恍然间抬眼望出去,那不是从未污染过的田野和山丘抑或古老的巴西里卡吗?
音乐究竟是什么?如何言说?在音乐学院教书那么多年的我却越发困惑,越来越觉得教人听音乐、爱音乐是天底下最难的事之一。多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音乐是一种心境》(《艺术世界》1994),虽非学术探讨,但文章立意在今天看来仍有道理。历代作曲家是在怎样的心境中写下点点音符?与之相隔巨大时空的我们,又在怎样的心境中与他们相会?在他们和我们之间,在听觉和心灵之间,如何达到神秘的共振?我最后写道:
什么时候,你同这些作曲家、演奏家和演唱家成了朋友;什么时候,你听见了他们在音乐中向你诉说的一切;什么时候,你获得了涌遍全身心的、无以替代的激情,我想,你就绝对是一位听音乐的内行了,因为你找到了他们的心境,也找到了你自己。
假如有人进一步追问:这个“神秘的共振”,这个美妙的“什么时候”,在哪里?如何获得?我深知,仅仅鼓励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可遇不可求”、“音乐是不可言说的”、“听音乐是极其个人的事”都是不负责任的托辞,但我手里的的确确没有万能钥匙可以送人!所以马慧元请我写这篇序言时,我第一反应是写不出来,回绝了。这位小人家很固执,谆谆教导我说:“音乐欣赏课还是重要的,因为它给有愿望、听觉有基本敏锐度的人梳理了方向——对我启发就很大。”她举出我非常敬佩的Joseph Kerman为榜样,告诉我她眼中好的和不好的音乐欣赏课是怎样的,又把耶鲁大学教授Craig Wright的网上公开课链接给我看。这是很长的一个系列课程,仅仅看了个开头就知道非常精彩,但我匆匆瞥了几眼就放下了,实在是怕把我自己的脑子搞乱了,那就更写不出来了。
既然逃不掉这项作业,不如在讨论中整理一下思路。
面对一部音乐作品时,听者常会在两条轨道之间磕磕绊绊,一边是专业性技术分析,另一边是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前者看上去很枯燥,那些调性、和声、织体、曲式分析就像是一把把冰冷的手术刀,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将作品细细解剖,最终将一切简约在一张化验报告似的图表中;后者很迷人,音乐大师一生的爱恨情仇,他所处时代的思潮或事件,民族的悲壮命运……但倘若沉浸其中,却常常是思想信马由缰,音乐虽仍旧鸣响,但听者的涟涟泪水已与音乐毫不相干了。
我说,我很怕那种对音乐没感觉只有一脑门子技术的人;马慧元说,她怕的是那种心灵至上而蔑视技术的人——我们反对的都是自己环境里最常见的现象。我面对的是被艰苦的技术训练磨掉了柔软触角、失去了原初热情的音乐学院学生,她面对的是缺乏音乐操作实践、热情高涨却总是隔靴搔痒的爱乐人。放下那句“可遇不可求”的托辞,在两条轨道中间架起桥梁的,应该是什么呢?
语境。这个词是讨论中她提出来的。我说的是“一次作品赏析应该是一次音乐学分析”,再加上我之前所说的“心境”,于是,赏析的过程可以是这样:将音乐形态或“符号”——诸如舒缓或急促的节奏,厚重或轻薄的织体层次,高高飞扬或谨慎蜿蜒的旋律进行,跌宕起伏或平缓松散的结构,截然不同却并 ............

书籍插图:
书籍《写意巴洛克》 - 插图1
书籍《写意巴洛克》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写意巴洛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