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专刊137期——实用公司分析框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雪球专刊137期——实用公司分析框架
方三文 著
中信出版社
目录
关于《雪球专刊》
【内容概要】
1.闲话投研:公司研究框架
2.公司分析框架的探讨
3.我的投资框架:选股70问
4.如何搭建基本面分析框架?
5.策略分析框架
6.干货:某券商研究所的股票研究框架
7.“研究猿”必备的公司分析思维框架
8.传媒产业分析框架
9.送你一份个股分析框架
10.公司分析,一切从模型开始、在模型结束
版权页
关于《雪球专刊》
《雪球专刊》是投资社交网络“雪球”上的用户讨论集锦。本专刊全部内容均由雪球社区每日产生的大量高质量财经类UGC产生,按照不同专题进行组织、编辑和校对。专门为渴望财务自由,想拓展财经知识却无法长时间使用雪球的朋友,提供最好的阅读体验。
关于雪球:
雪球是目前国内最专业的投资社交网络,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跨市场、跨品种的数据查询、新闻订阅和互动交流服务,目前已覆盖A股、港股和美股市场。雪球App支持证券交易,用户可以在雪球App完成沪深/美/港股开户,并可在雪球添加券商账号进行委托交易;交易功能与雪球独有的投资组合、实时行情和社区系统无缝对接。
知识产权:
此电子周刊中内容版权由对应的用户和雪球共同所有。第三方若出于非商业目的转载此电子专刊的内容,应当在作品正文开头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和来源于雪球。
若需要将作品用于商业目的,第三方需要获得原作者和雪球的单独授权,并按照原作者规定的方式使用该内容。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发邮件到secretary@xueqiu.com。
本刊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和我们联系。
【内容概要】
对于大部分股市投资者来说,选股就是选公司,选公司就离不开分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投资者对行业及公司分析精通,有些投资者对公司分析无从下手,或者一知半解,给投资带了不少困惑。有没有一种普遍的行业与公司分析方法呢?在雪球上有很多关于公司分析框架的优质讨论,本期雪球专刊推出《实用公司分析框架》,希望大家能从中有所收获。
1.闲话投研:公司研究框架
作者:@云小纾,发表时间:2012-03-30;
原帖链接:https://xueqiu.com/8869718109/21610220
https://xueqiu.com/8869718109/21637466
一、研究框架总览
二、我们可以了解的产业
1.为何要坚持这一标准?
我们在寻找投资标的时,评判标准必须要涉及的两项内容分别为:公司的内在价值是否优秀以及股票的市场价格是否较低或合理。评价这两项内容,需要对其商业运营与财务结果进行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从过去到未来的外科手术般地分析与研究,为使最后的评估结论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被评估的对象显然需要具备如下三个基本条件,而只有“简单易了解”产业中的公司,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这些基本条件。
(1)产业的可知性
对于一个复杂的、不容易被了解的产业,投资者如何去评估它的内在价值(主要由其企业剩余经营期的现金流所决定)?如果不能对其内在价值给出一个准确的评估,又如何对其股价给出高或低的判断?
正如彼得·林奇所说的:“如果你对基本业务有一些了解,要追踪一家公司的故事就容易多了,这就是为什么我宁可投资丝袜公司而不碰通信卫星,要汽车旅馆而舍纤维光学。越简单的东西我越喜欢。如果有人说:任何白痴都能经营这个公司,那么我便给它添上一分,因为恐怕迟早真会有个白痴来经营它。”
(2)经营的稳定性
首先,简单的产业才是企业稳定经营的基本前提;其次,一个不简单、总有剧烈变动从而不容易被了解的产业,其获利前景也将会变得异常不牢靠;最后,一个复杂的、变来变去的生意不仅不会让企业长期获取高额利润,而且通常会适得其反。
(3)未来的确定性
由于价值评估是“估算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那么显然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确定性就是价值评估是否可行与可信的一个基本前提。而通常来说,简单易了解的产业公司容易拥有持续的竞争优势,在变迁快速产业中的公司,未来的确定性会打个折扣。
2.普通的产业与不普通的回报
“简单易了解”产业的长期回报有这样的一个特征:普通的产业,不普通的回报。
按照不少人的思维定式,那些长期生产简单商品的公司应当不会产生持久的高额回报。似乎只有在那些不断给人们带来技术创新乃至技术革命的产业里,人们才真正能找到可以持续高增长的公司。如果这是对的,那么过去100年大规模技术创新潮中的弄潮儿,相对其他“平庸”产业里的公司,就应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投资回报。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表1:1950—2003年给投资者带来最佳回报的股票
资料:TheFutureforInvestors
在技术改革风起云涌的20世纪后半叶,给投资者带来最佳回报的四家上市公司里,除了标准石油或许涉及了一些技术创新外,其他三家都出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满足“口腹之欲”的产业。这三个产业,按照巴菲特的说法,他们赚钱的方式与几十年以前是一样的。
让我们把视野再扩大一些:
表2:标准普尔500原始样本股业绩最佳(前20名)公司的行业分布(1957—2006)
资料:根据StocksfortheLongRun整理
我们看到,在过去的50年,给投资者带来最佳回报的前20家上市公司绝大多数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有关的。同时,在这一份名单上,我们几乎看不到技术革命相关公司的任何踪迹。这再次说明普通的产业的确产生了不普通的回报。
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
表3:普通的产业与不普通的回报(2000—2010)
说明:1.七匹狼的回报区间为2004—2010;2.上海家化的回报区间为2001—2010。
上表中列出的几家上市公司,其所属的产业都理应属于可以被投资者了解的类别。只要投资者肯做一些研究功课,上述公司都应当可以被加以识别与跟踪。给出的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10年,尽管大盘的回报不那么尽如人意,但这6家上市公司却均取得了远高于大盘的回报。
三、有长远的经济前景
1.对公司历史的定量观察
尽管历史不能代表未来,但在公司一组组令人眼花缭乱的财务数据背后,其实反映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雪球专刊137期——实用公司分析框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