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李天纲
 1957年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中国文化史方向博士。长期从事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宗教历史和上海地方文化研究。现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教授,系主任、利徐学社主任,兼任上海宗教学会副会长。代表作有:《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与意义》《跨文化的诠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明末天主教三柱石论教文笺注》《历史活着》。译作包括:《中国民间崇拜》《清廷十三年》(2012)。主编《徐光启全集》《增订徐光启年谱》《万国公报文选》《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马相伯卷》等。
Copyright © 2017 by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All Rights Reserved.
本作品版权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翻印。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李天纲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12
ISBN 978-7-108-05936-9
I.①金… Ⅱ.①李… Ⅲ.①祭祀-民族文化-研究-青浦区 Ⅳ.①K892.2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085229号
责任编辑 李静韬
装帧设计 康 健
责任印制 徐 方
出版发行 
三联书店
(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网  址 www.sdxjpc.com
经  销 新华书店
排  版 北京金舵手世纪图文设计有限公司
印  刷 北京铭传印刷有限公司
版  次 2017年12月北京第1版
     2017年12月北京第1次印刷
开  本 635毫米×965毫米 1/16 印张 35.25
字  数 411千字
印  数 0,001-8,000册
(印装查询:01064002715;邮购查询:01084010542)
目录
绪论 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
民间宗教:渊源与反省
全球-地方化时代的信仰
世俗化与都市宗教
金泽古镇:现代的边缘,信仰的中心
江南、上海和世界
上篇 金泽的祭祀生活
第一章 市镇祭祀:地方性知识
江南宗教
金泽的祠庙
市镇信仰:空间的发现
回归,抑或内部转换?
第二章 众教之渊:金泽镇诸神祠
东岳大帝:从朝廷到地方
杨震庙:江南草根信仰
刘王庙:蝗神、水神和文神
二王庙:礼失求诸野
五路神:秩祀,淫祀?
城隍神:城市型地方认同
关帝庙:官民共奉的信仰
第三章 祀典:民间宗教与儒教
周孔之教与孔孟之道
祀典与淫祀
洪武改制:汉人信仰的重建
官民合作模式
方志中的祠祀改革
第四章 私祀:民间宗教的秩序化
中国宗教体系
县、镇、乡宗教生活的秩序
中国神祇的分类学
下篇 江南祭祀之源
第五章 佛道兼容:合一的基层信仰
颐浩寺模式:现代性问题
三种佛教:士绅的力量
民众佛教:基层的活力
佛教复兴:都市化革命
第六章 三教通体:士大夫的态度
三教通体
“鬼神之为德”
三教一源
合于民间宗教
第七章 社、会:民间祭祀的结构
市场圈:“施坚雅模式”的修正
祭祀圈:市镇祭祀共同体
庙会与方域认同
香汛:庙会、性别与组织
第八章 汉人宗教的基本形式
汉人宗教的基本形式
魂魄:儒学本体论
鬼祟:民间祭祀之源
血食:祈、报及“祭如在”
焚香:人神沟通之具
设像:非儒教主张
总论 中国的宗教与宗教学
“中国根柢”:江南祭祀的底色
宗教普遍性:傩、巫觋、萨满教
儒家宗教性:中国有宗教
宗教对话:中西会通之具
都市化:宗教的基本与变革
新路径:中国宗教研究的方法与主张
后记
参考书目
绪论 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

民间宗教:渊源与反省
受“革命史”编撰的影响,中国学者的民间宗教研究,一般不是宗教取向,大多是政治取向。20世纪中以“民间宗教”为题的学术著作,主要讲秘密会社,而不是宗教学意义上的信仰生活。这种倾向,自20世纪第一个十年已经开始。辛亥革命元老陶成章(1878—1912,浙江绍兴人)著《教会源流考》(1910年),提出“白莲之教盛于北,而洪门之会遍于南”
(1)

的“北教南会”说,着意于秘密会社的政治动员。清史学家萧一山(1902—1978,江苏铜山人)为解释辛亥革命,作《天地会起源考》(1935年),亦着意于反清复明。此后,中国近代史学者,如罗尔纲、荣孟源、陈守实等先生研究“白莲教”“天地会”“哥老会”“洪门”“青帮”“义和团”,关心它们与中国革命史的关系,基本上是政治运动的辅助研究。
(2)

民间宗教研究对于革命史的关注,也投射到古代。受此影响,古代民间宗教研究,多半也是配合“农民战争史”的编撰,注重秘密会社。直到20世纪90年代,历史学者才试图将“会道门”纳入中国社会史,以便脱离革命史的窠臼。然而,该研究仍然集矢于秘籍、教义和会首等组织形态,把民间宗教描述为一种社会政治力量,从属于政治史,对关系“神祇”“祭祀”“社会”“庙会”等民众信仰生活本身,仍然着墨不多。
(3)
还有一类民间宗教研究存在于大学中文系。他们延续了五四运动以来新派学者提倡“到民间去”的采风传统,重视神话、仙话和鬼话的收集整理。
(4)

因为是民间文学教学研究的一部分,注重形象之生动有余,对传说、信仰、仪式背后的宗教思考则不足。作为历史系、中文系边缘课程的民间宗教,固然比那些宏大叙事来得新鲜、生动和有趣,但对于逐渐恢复中的宗教学来说,仍然很不适用。简而言之,这种类型的民间宗教研究,“民间”容或有之,“宗教”本身则很少。目前的研究,忽视了信仰本身是一种宗教行为,其次才渐渐化为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学活动等,以至于大学的宗教学专业,很难系统地讲授一门真正有关信仰的中国民间宗教课程。
(5)
民间宗教(Folk Religion,Folklore,Popular Religion,etc.)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明清以前并不存在。19世纪以后,中外学者用现代学术标准,在中国人的儒、道、佛“三教”论述基础上,共同构建起这门新学科。明清之前,学者辨教,“三教”而已。三教人士将民众的祭祀、崇拜行为斥为“私祀”“淫祀”,但并不特别分类,并不统称为“民间宗教 ............

书籍插图:
书籍《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 - 插图1
书籍《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