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理论成为真理的喉舌——卫兴华传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0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
让理论成为真理的喉舌:卫兴华传
作者:
孙咏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9月
ISBN:
9787214199782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五台求知的时光
1.渴望读书的童年
2.忆往昔峥嵘岁月
3.五台少年报国志
第二章 进山岁月
1.进山革命读书情
2.投身进山“投枪社”
3.深陷囹圄
4.早春邂逅孟沚蘩
5.组织“山西流平同学会”
第三章 情定经济学
1.跨进华北大学
2.情系中国人民大学
3.走进经济学殿堂
第四章 政治狂潮风骨砥砺
1.山雨欲来风满楼
2.多事之秋遭受“专政”
3.“干校”平地闻惊雷
4.千帆过尽不忘初心
5.历经风雨见彩虹
第五章 信仰的光芒
1.逆风而行的经济学巨匠
2.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
3.在《资本论》中得到的“资本”
4.坚定的信仰与激扬的文字
第六章 让理论成为真理的喉舌
1.理论非权势的奴仆
2.在理论的迷雾中溯本正源
3.在马克思主义基石上大胆创新
4.真理越辩越明
5.理论经济学的一面旗帜
第七章 一代宗师,大家风范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吾爱吾师,吾犹爱真理
3.心系人大,赤子情怀
4.耄耋之年推进学术创新
第八章 一个时代的财富
1.岁月积淀的精华
2.鬓生华发终不悔
3.共和国的脊梁
4.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根深叶茂
第九章 理论之光照耀终生成就
1.一个甲子的耕耘与收获
2.绿叶对根的情谊
引子
佛教圣地五台山坐落于“华北屋脊”太行山脉,地处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地区五台县东北隅。五台山位列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与西部的四川峨眉山、东部的浙江普陀山、南部的安徽九华山遥相呼应。五台山五峰耸峙,层峦叠障,风光旖旎,人杰地灵。千余年来,作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五台山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底蕴,已经形成自身绵延不绝的文化气息与兼容并包的文化生态。
五台山,这片神奇的土地,它不仅是五台人躬耕挥汗之地,也记载了五台人生命力的因缘与归宿。每个人生命之旅的宽度与长度,都记录在故乡母亲的胸怀里,无论你未来的脚步走多远,无论你时光的通道有多长。有人说,人生有多大,故土就有多大,也有人说,人生有多厚重,故土就有多厚重。仰望五台山,山上经幡飘扬,山下旗帜招展。古往今来,这里聚集了无数蜚声海内外的大德高僧,这里也走出了许多名垂青史的杰出人物,如清代道光年间曾任福建巡抚的徐继畲(字松龛),其作品《瀛寰志略》是我国最早论述世界地理的宏著,还有徐向前这样杰出的无产阶级军事家。
上个世纪30年代末,日寇大举入侵,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五台山亦饱受倭寇铁蹄践踏,狼烟升腾,兵戈频仍,四野凋敝,生灵涂炭。面对祖国的灾难,佛教界很多高僧如虚云大师等做头佗行,每日步行八十多里,三步一叩首,耗时数年至五台山朝拜,为天下苍生祷告,为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祈福。
世事沧桑,风云诡谲,战争的硝烟中,少年卫兴华与朝拜五台山的人流逆向而行,去寻求抗日救国振兴中华的真理。虽然自幼听惯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佛家训诫,他却没有像长辈那样理所当然地浸染在芸芸众生的洪流里,任由命运支配,而是立志改变命运,包括个人和国家的命运。在风云际会的战争年代,救国救民的信仰,已深深地根植在他的灵魂中。
卫兴华成长的岁月正是中华民族饱受摧残的苦难时期。他经历过一次次战争的洗礼,承受过奔波求学又多次辍学的困苦。新中国成立后,他走上中国人民大学的讲台,却在“左”的时期,特别是在“文革”中,又历经了多次政治运动的冲击与磨砺,长期承受着屈辱和不公正的待遇。“收拾乾坤归眼底,一肩担却古今愁。”五台山的禅风古雨,给了卫兴华大心量的境界,也塑造了他豁达、超脱与从容的品性,他的身体里流淌着五台人自强不息的血液。善良慈悲的天性,使他有着兼济天下的情怀,革命战争的洗礼,更是塑造了他刚直不阿的个性与与奋发图强的精神。
“若入蓬瀛路,浑忘岁月迁。”尽管生长在五台县,但与贫困的村民们一样,在家乡的岁月,他从没去过五台山。1995年,已经70岁的著名经济学家卫兴华教授在忻州行署白祯祥副专员的陪同下,游览了佛教圣地五台山。自少小离开,风云过甲字,弦歌半世纪。是时,五台山清凉台山风飒飒,经幡招展,仙山佛国,梵音禅意,云蒸霞蔚,气象万千。他遥望山脚下的家乡善文村,孩子般满足地笑了。家乡已不再狼烟四起,父老乡亲已脱离了贫穷与困厄,孩子们书声朗朗,田野里碧浪涌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千千万万个战士们浴血奋战换来的。而长期置身于经济学研究,追求公平公正的马克思主义理想的他对脚下的土地,更多了一份理性的关怀。
“山高水长有时尽,唯我师恩日月长。”尔今,卫兴华教授在风云变幻、跌宕起伏的岁月长河中度过了90华诞,他不仅学术成就卓著,所教的学生更是群星璀璨,人才济济,品学兼优。
拿破仑说过,“天才是命中注定要燃烧自己去照亮世纪的一颗流星。”天才和勤奋如雄鹰的一对翅膀,伴随了他一生。
“是谁影响了我们的今天?是什么造就了他们非凡的人生?”中央电视《大家》栏目组在采访卫兴华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不朽之名誉,独存于德。”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的一面旗帜,卫兴华捍卫真理,忠诚于信仰,“让理论成为真理的喉舌,而不是权贵的奴仆”。他学富五车,深入经典,著作等身;他言传身教,桃李天下,栋梁辈出;他坚持真理,“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不唯众,独立思考,追求真理,走自己的路,让他人评说”。他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一个坚持真理的优秀经济学家的高贵操守和大家风范。
第一章 五台求知的时光
1.渴望读书的童年
山西省五台县阳白乡有一条叫小银艮河的溪河,小河发源于五台县城西北部的探头村。潺潺流水,一路曲折南行,从地下经过善文村,又从泉岩村冒泉出水。善文村是个古老的村庄,村庄炊烟袅袅,静谧安逸,勤劳的人们躬耕陇亩,栖居田园。1925年10月,一个婴儿在这里诞生了。这个家庭孙辈第一个男孩子的到来,为整个院落增添了无限喜气,也为大家庭带来了欣喜与期冀。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孩子在未来中国经济学领域,会是一个传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让理论成为真理的喉舌——卫兴华传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