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风从海上来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第一篇 生如夏花
第一章 冯家大院
第二章 有凤来仪
第三章 乡野囡囡
第四章 慈爱如饴
第五章 小“话痨子”
第六章 裂帛深种
第七章 掩卷·纯真年代
第二篇 似水年华
第一章 少年轻愁
第二章 快乐女生
第三章 话剧女神
第四章 女子学校
第五章 那时花开
第六章 宁波皇后
第七章 掩卷·花样年华
第三篇 结婚十年
第一章 十月十日
第二章 意外“来客”
第三章 两颗樱桃
第四章 产女前后
第五章 母爱无疆
第六章 好儿媳妇
第七章 掩卷·时光如书
第四篇 浣锦裂帛
第一章 为伊归来
第二章 海上花开
第三章 爱巢遗梦
第四章 牛刀初试
第五章 为谁伤逝
第六章 出走娜拉
第七章 掩卷·不如归去
第五篇 洋场风云
第一章 午夜徘徊
第二章 古今往事
第三章 天地之间
第四章 两顶“冠冕”
第五章 苏州行记
第六章 我看苏青
第七章 掩卷·身不由己
第六篇 开到荼蘼
第一章 大江东去
第二章 人间万象
第三章 阑珊却步
第四章 晚风未落
第五章 红楼新梦
第六章 寂寂花落
第七章 掩卷·魂牵梦萦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苏青:风从海上来 / 江晓英著. —北京: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9
ISBN 978-7-5699-0542-7
Ⅰ.①苏…Ⅱ. ①江…Ⅲ.①苏青(1917~1982)-传记Ⅳ.①K825.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218589号
丑牛系列之民国的婉约
出版发行|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press-mart.com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新加坡作家尤今说女人有四个阶段:少女,少妇,徐娘,老妪。
少女情怀如诗,短暂而美丽。
少妇情怀如散文,精明能干,成熟踏实。
徐娘像小说,沉着豁达,妩媚动人。
老妪像论文,沉闷枯燥,晦涩难懂。细细品味,却韵味十足。
女人是一部书,一部娓娓走笔,草蛇伏线在一竖一捺、一点一撇、一横一斜、一提一放字里行间的故事书。女人如书,书自天成;女人如书,卷卷流云;女人如书,字字玑珠。杰出女人似人间底色出岫来,件件不重样,事事有千秋,她们是精彩绝伦着无以复加的一部花样编年体史书。
女人书,温娴静怡地散发栀子的清芬。
苏青说《结婚十年》,说与女人听,说与商贩闻,说与市民知,说与商贾晓,说与政要懂。她说与知己、不知己的热衷生活的人作茶余饭后的谈资与笑说。
如此,书便再版,再版,一版再版地大卖;如此,她便可获得源源不断的版税养活一家大小;如此,她便有了欣欣向荣的时而慎重的、幽微的,大胆盛开的活水源泉。
她将十年婚姻中芝麻谷子的零碎琐事,以犀利、直接、大胆、通透的笔触洋洋洒洒道来,说老百姓的家务事,说女人的婚姻事,说窗子以外的新鲜事,说一些拉拉杂杂的生活常事。一些聊胜于无的眼前事便活灵活现地影印在你心坎上,慢慢咀嚼,已是满口余香,趣味丛生,既尖锐刻薄,又辛辣胆大。
她以女性的口吻,女性的视角,女性的思维,女性的认知,开诚布公地谈论中国式女人的人情世故和生活底色。素材略显平常稀松,却蕴藉深刻高远。行文走笔的特立独行风格,开了历史之先河,女子之先河。
十年之前,在婚姻的樊笼中,她是妻子、母亲、媳妇、女儿,也是旧式家庭中的少奶奶。尽管她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式女子,尽管她的婚姻本算得上是爱情的结晶,尽管她个性中饱含着热情洋溢。但是,三个女儿的相继出生,让她承受了公婆的冷眼相向,而丈夫的感情出轨,使得矛盾加剧,最终促使她义无反顾地摆脱婚姻的枷锁。
从此,她也开始了一条不平凡的路。这条路让她走得既艰苦又充满激情,既困难又充满希望,也让她成为了当时上海滩有名的出版人,杂志社创办人。
张爱玲说:“苏青最好的时候能够做到一种‘天涯若比邻’的广大亲切,唤醒了往古来今无所不在的妻性母性的回忆。”
张爱玲还说:“她起初写给我的索稿信,一来就说‘叨在同性’,我看了总要笑。”
她们说来说去,在咬文嚼字中比肩齐飞,成为20世纪四十年代上海女作家中的“苏张”。“双璧”并驾齐驱成为海派文学的推动者和繁荣者,影响深远巨大。
饮食男女,苏青是也。
她笔下桩桩件件都是饮食男女的俗事凡事,经她吐露,却不同凡响、生活谐趣。
她和她的《天地》共创了上海文坛的一个天地,不拘泥于形式的文学用稿,引得各色各样的名流雅士踊跃赐稿,一时间杂志百花齐放,一度使得“洛阳纸贵”。
她谈女人,站在女性的角度看女人。她谈男人,用女子的眼光审视男人。她谈她的眼见耳闻和生活体悟,直率,索性,干脆,掷地有声。
苏青谈的,老百姓喜闻乐见,风流名士欢喜,才子佳人欣然。于是,她的《结婚十年》反复再版达36次,盛况空前,无限风光。
文风的辛辣,表达的赤裸,语言的刻骨,有人“加冕”她一顶“文妓”的帽子,此后她一直未曾脱掉。
而她在上海“孤岛时期”与上海伪市长陈公博的交集,与大汉奸周佛海的交往,与胡兰成千丝万缕的瓜葛,埋下了此后生活中遭诟病的引线。
新中国建立后,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苏青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与之同呼吸,共命运。
从此,她专注戏剧创作,一部《宝玉与黛玉》在京城及各地连续演出300多场,轰动一时。
有人说,如果上海滩还有最后一位穿旗袍的女士,大致是苏青了。
当然,如果张爱玲依旧与其并肩而坐,繁华的十里洋场,某个小巷的某个路口,某个斜阳夕照下,或许有“双璧”从壁垒中走了下来,濯濯生辉。
只是,张爱玲早已远走他乡,寂寂凋零在大洋彼岸。
若干年后,宁波鄞州浣锦桥边,有人等着苏青归去!
张爱玲,苏青,曾经的“双璧”同样远赴重洋,一个是身前,一个在身后。
第一篇 生如夏花
  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
  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
  不断地重复决绝,又重复幸福
  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
  我相信自己
  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
  不凋不败,妖冶如火
  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
  乐此不疲
——泰戈尔     
第一章  冯家大院
我是生长在宁波城西有一个叫浣锦的地方,其名称的来历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家的房子很大,走出大门不远处,有一石桥曰浣锦桥。幼小的时候,我常常随着祖父到桥边去。
............

书籍插图:
书籍《苏青:风从海上来》 - 插图1
书籍《苏青:风从海上来》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苏青:风从海上来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