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商道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子书下载!!!
封面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子书下载!!!
自序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各国经典名著中,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德经》。《道德经》是中国有史以来被译成外文版本最多的、海外发行量最大的中国经典,也是世界上创造至理名言最多的巨著之一。在中国,《论语》比《道德经》影响大,而在世界,《道德经》则比《论语》影响大。
在20世纪“道学热”的社会思潮中,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许多企业家和管理学家都把目光由西方的管理模式转向了道家的“无为而治”管理思想,并将它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管理与公共管理,在企业界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以道家智慧指导企业经营管理的“道商”。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企业经营管理上,中国企业家走过了从向西方学习到学习中国兵家、法家和儒家的管理之道再到学习老、庄的道学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是由管理之“术”(管理技术)向管理之“道”(管理哲学智慧)的飞跃过程,是企业家和管理学家文化自觉意识和思想成熟的重要表现。
海尔集团的张瑞敏、被誉为“商界哲人”的万通集团总裁冯仑、深圳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四川恩威集团总裁薛永新、华西希望集团副总裁傅文阁、中国衡汽集团董事长雷双悬、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蒙牛集团董事局主席牛根生、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中国台湾奇美集团创办人许文龙、统一集团总裁林苍生等,都是将《道德经》的哲学智慧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成功的“道商”。一切成功的“道商”都是经营管理哲学家。同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发展,投资中国的外国企业家也都对《道德经》发生了浓厚兴趣,学习与研究如何将道学智慧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诺基亚总裁奧利拉先生常引《老子》中的“太上,不知有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并在企业管理中自觉地以老子为师。法国阿尔斯通总裁安南·博格先生为了管理好企业,他找人教他学《老子》,他说:“在中国做生意,要懂《老子》。”美国贝尔实验室和“股神”沃伦·巴菲特的成功,都是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的成功运用。
在这里,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外企业家如此青睐老子的《道德经》呢?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系统揭示和阐述辩证法思想和“无为而治”管理哲学的世界名著。“道学热”的出现,是因为道学中蕴涵有当代人类需要的人生大智慧。道学是智慧的渊薮,是成功的锦囊。它比任何哲学更具有生命活力,更具有现代价值,是推动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道商”是时代精神的呼唤,是“道学热”铸造的时代英雄。可以说,21世纪将是当代道学兴起和盛行的时代。
美国现代管理学家麦格雷戈认为,管理与人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在《企业的人性面》一书中指出:“在每一个管理决策或每一项管理措施的背后,都一定会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以及人性行为的假定。”不同的人性假定可以导出不同的管理决策和管理措施。任何一种形式的管理模式,都是以各自的人性论为前提的。道家在人性论上,既不讲性善,亦不讲性恶,而是主张“超善恶”的自然人性论。“超善恶”的自然人性论和“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是“道商”的思想灵魂,也是构建“道商”思想体系的哲学基石。
道家认为“自然无为”、“恬淡素朴”、“虚静寂寞”是人性的基本内涵。道家明确界定“性者,生之质也。”(《庄子·庚桑楚》)即人性是人生而具有的自然本真之性。道家以泽雉(草泽里的野鸡)为例论证说:“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蘄(音‘其’,祈求)畜乎樊中。神(神态)虽王(‘音旺’),不善(不自在)也。”(《庄子·养生主》)“十步一啄,百步一饮”,是泽雉的“自然无为”本性,不希望被人养在笼子里。被人养在笼子里的泽雉,虽然神态旺盛,但不是动物的真性,所以“不善(不自在)也”。只有按照“自然无为”的本性生存,人和动物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老子指出:“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二十八章)所谓“朴”,就是未经人为加工的朴材。老子盛赞婴儿、赤子,是因为婴儿、赤子未经后天社会法律、道德和教育的习染,是“常德乃足”的人性载体。老子曰:“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二十八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五十五章)所以,老子主张“恬淡”(《老子》三十一章),大力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庄子·马蹄》篇作者对“恬淡素朴”的人性做出了具体说明,指出:“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共同本性)。一而不党(浑然一体而不偏私),命(名)曰天放(自然放任)。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行为迟重),其视颠颠(直视之貌,朴拙无心)。……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民之寒而织衣,民之饥而耕食,犹如马之“龁草饮水,翘足而陆(跳)”一样,完全是一种自然素朴的状态。
老子从“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的观点出发,追求“致虚极,守静笃”(《老子》十六章)的“无为”心态,主张“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老子》三十七章)、“清静为天下正。”(《老子》四十五章)《庄子·天道》篇作者发挥老子的“虚静”思想,指出:“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同“质”,实也),故帝王圣人休(休虑息心)焉。休则虚,虚则实,实者备(完备)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各尽其责)矣。无为则俞俞(愉),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静则圣,圣则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刻意》篇作者亦指出:“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质也。”在道家看来,人性自足完满,无须人为损益。“骈拇、枝指”之人,“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岐;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如果“骈于拇者,决(溃乱)之则泣;枝于手者,龁(咬断)之则啼”,正如“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庄子·骈拇》) ............

书籍插图:
书籍《老子的商道》 - 插图1
书籍《老子的商道》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老子的商道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