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国学书系_王国维文存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1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总序
编选说明
导言
论教育之宗旨
文学与教育
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
教育小言十二则
教育小言十则
教育小言十三则
哲学辨惑
论性
释理
原命
孔子之美育主义
国朝汉学派戴阮二家之哲学说
叔本华与尼采
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
去毒篇(雅片烟之根本治疗法及将来教育上之注意)
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
人间嗜好之研究
红楼梦评论
文学小言
屈子文学之精神
人间词话卷上
人间词话卷下【删稿】
宋元戏曲史
释史
《史籀篇疏证》序
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
《史记》所谓古文说
《后汉》所谓古文说
说文所谓古文说
周代金石文韵读序
六朝人韵书分部说
书巴黎国民图书馆所藏唐写本《切韵》后
李舟《切韵〉〉考
书吴县蒋氏藏唐写本《唐韵》后
五声说
尔雅草木虫鱼鸟兽释例自序
书郭注《方言》后一
书郭注《方言》后二
书郭注《方言》后三
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一)
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二)
宋越州本《礼记正义》跋
《汉书•艺文志》举例后序
聚珍本戴校《水经注〉〉跋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
殷周制度论
殷墟书契考释跋
殷墟书契考释序
《宋代金文著录表》序
《国朝金文著录表》序
生霸死霸考
《毛公鼎考释》序
说觥
说环玦
魏石经考一
魏石经考二
魏石经考三
魏石经考四
魏石经考五
隋铜虎符跋
《齐鲁封泥集存》序
书《齐鲁封泥集存》后
桐乡徐氏《印谱》序
简牍检署考(节选)
《流沙坠简》序
《流沙坠简》后序
敦煌所出汉简跋
唐写本残《职官书》跋
唐写本《食疗本草》(残卷)跋
唐写本《灵棋经》(残卷)跋
唐写本失名残书跋
唐写本《大云经疏》跋
唐写本《老子化胡经》(残卷)跋
唐写本韦庄《秦妇吟》跋
又跋
敦煌发见唐朝之通俗诗及通俗小说
唐写本《云谣集杂曲子》跋
唐写本《敦煌县户籍》跋
唐写本《敦煌县户籍》跋
宋初写本《敦煌县户籍》跋
古史新证(节选)
说商
说殷
明堂庙寝通考(附图)
太史公行年考
汉魏博士考
记现存历代尺度
秦都邑考
秦郡考
汉郡考(上)
汉郡考(下)
浙江考
鬼方昆夷玀狁考
西胡考(上)
西胡考(下)
西胡续考
匈奴相邦印跋
九姓回鹘可汗碑跋
高昌宁朔将军麹斌造寺碑跋
书虞道园高昌王世勋碑后
《唐贤力宓伽公主墓志》跋
鞑靼考
萌古考
南宋人所传蒙古史料考
《元朝秘史》之主因亦儿坚考
金界壕考
西辽都城虎思斡耳朵考
元铜虎符跋
蒙文《元朝秘史〉〉跋
《圣武亲征录校注》序
《长春真人西游记校注〉〉序
《蒙戰备录》跋
《黑鞑事略》跋
黑车子室韦考
蒙古札记
《东洋史要》序
《欧罗巴通史》序
论近年之学术界
论新学语之输入
书辜氏汤生英译《中庸》后
三十自序(一)
三十自序(二 )
《国学丛刊》序
《国学丛刊》序(代罗叔言参事)
国朝三百年学术
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
译本《琵琶记》序
《玉溪生诗年谱会笺》序
雪堂校刊群书叙录序
《殷虚文字类编》序
《金文编》序
传书堂记
库书楼记
经学概论讲义
致沈兼士(1922年12月8日)
致何之兼等(I"22年I2月下旬)
罗君楚传
论政学疏
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
宋代金石学
启事
总序
晚近以来,怀旧的心理在悄悄积聚,而有关民国史的各种著作,也渐次成为热门的读物。——此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当然是在蓦然回望时发现:那尽管是个国步艰难的年代,却由于新旧、中西的激荡,也由于爱国、救世的热望,更由于文化传承的尚未中断,所以在文化上并不是空白,其创造的成果反而相当丰富,既涌现了制订规则的大师,也为后来的发展开辟了路径。
此外还应当看到,这种油然而生的怀旧情愫,又并非只意味着“向后看”。正如斯维特兰娜•博伊姆在《怀旧的未来》中所说"怀旧不永远是关于过去的;怀旧可能是回顾性的,但是也可能是前瞻性的。”——由此也就启发了我们:在中华文明正走向伟大复兴、正祈望再造辉煌的当下,这种对过往史料的重新整理和对过往历程的从头叙述,都典型地展现了坚定向前的民族意志。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院早期既昙花一现、又光华四射的历程就越发引起了世人的瞩目。简直令人惊异的是,一个仅存在过四年的学府,竟能拥有像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李济、吴宓这样的导师,拥有像梁漱溟、林志钧、马衡、钢和泰及赵万里、浦江清、蒋善国这样的教师,乃至拥有像王力、姜亮夫、陆侃如、姚名达、谢国祯、吴其昌、高亨、刘盼遂、徐中舒这样的学生……而且,无论是遭逢外乱还是内耗,这个如流星般闪过的学府,以及它的一位导师为另一位导师所写的、如今已是斑驳残损的碑文内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都在激励后学们去保持操守、护持文化和求索真理,就算不必把这一切全都看成神话,但它们至少也是不可多得的佳话吧?
可惜在相形之下,虽说是久负如此盛名,但外间对本院历史的了解,总体说来还是远远不够的,尤其对其各位导师、其他教师和众多弟子的总体成就,更是缺少全面深入的把握,缘此,本院自恢复的那一天起,便大规模地启动了“院史工程”,冀能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最终以每人一卷的形式,和盘托出院友们的著作精选,以作为永久性的追思緬怀,同时也对本院早期的学术成就,进行一次总体性的壮观检阅,就此的具体设想是,这样的一项“院史工程”,将会对如下四组接续的梯队,进行总览性的整理研究:其一,本院久负盛名的导师,他们无论道德还是文章,都将长久地垂范于学界;其二,曾以各种形式协助过上述导师、后来也卓然成家的早期教师,此一群体以往较少为外间所知;其三,数量更为庞大、很多都成为学界中坚的国学院弟子,他们更属于本院的骄傲;其四,等上述工作完成以后,如果我们行有余力,还将涉及某些曾经追随在梁、王、陈周围的广义上的学生,以及后来在清华完成教育、并为国学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其他学者,这就是本套“清华国学书系”的由来!尽管旷日持久、工程浩大、卷帙浩繁,但本院的老师和博士后们,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而如今分批编出的这些“文存”,以及印在其前的各篇专门导论,也都凝聚了他们的辛劳和心血。此外,本套丛书的编辑,也得到了多方的鼎力支持;而各位院友的亲朋、故旧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清华国学书系_王国维文存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