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中医之门2_被淡忘的经络辨证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0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第1讲 这些病例你能运用经络学说辨证吗
第2讲 为什么要学好经络辨证
第3讲 经络辨证的基础知识
第4讲 经络诊法及其在临床上的运用
第5讲 学好经络辨证的三步曲
第6讲 六经辨证与经络辨证的关系
第7讲 经络辨证与时间性发病疾病
第8讲 奇经八脉辨证概述
第9讲 手太阴与手阳明经辨证
第10讲 手少阴与手太阳经辨证
第11讲 手少阳与手厥阴经辨证
第12讲 足太阴与足阳明经辨证
第13讲 足少阴与足太阳经辨证
第14讲 足厥阴与足少阳经辨证
第15讲 冲脉辨证
第16讲 任脉辨证
第17讲 督脉辨证
第18讲 带脉辨证
第19讲 跷脉辨证
第20讲 维脉辨证
第1讲 这些病例你能运用经络学说辨证吗
我在“爱爱医”网站做专题后,经常和学习中医的朋友在一起讨论中医问题。后来我把写的所有文章归集起来,做了个个人空间。有些热爱中医的朋友看过我的文章后,希望我能和大家一起谈谈经络辨证。当然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经络辨证,并非针灸专业的,而是如何使用经络辨证对处方用药进行指导,以提高大家临床诊疗水平。从这一讲开始我们就一起谈谈这方面的知识,依然按照我的博客写作风格,力图使大家在轻松阅读中有所收益。
一、熟知经络辨证可以使“怪”证不怪
在正式讨论经络辨证之前,我想先和大家一起看几个病案,请大家进行辨证施治,看看你对经络辨证是否已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胡某,男,50岁。腹泻2天,服西药治疗后腹泻止,但舌体突然不得外伸,言语不清,按脉沉细弱,苔薄,舌质如常。经神经科检查,正常无恙。
[任秋华,卢锦花. 脏腑经络理论互用,辨证治法灵活确切——秦亮甫学术思想掇拾. 新疆中医药,1993(4):45]
这个病例取自秦亮甫老先生的病案。患者在腹泻2天后出现“舌体突然不得外伸,言语不清”,按我们常规的思维,会想到患者腹泻脱水,血液浓缩,黏度增高,有发生脑梗死的可能性。但神经科的检查没问题,这样的病西医就不好解释了,当然,也就没有好的治疗办法了。
但这样的病在我们中医看来,并非什么疑难杂症,如果你中医学得好的话。那我们中医怎么去认识这个病呢?为什么在腹泻后会出现“舌体突然不得外伸,言语不清”?请大家用我们学过的一些辨证方法如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病因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进行分析。可能有些初学中医的人会说患者腹泻导致了阴亏,以致筋脉失养,所以出现舌体不得外伸。但舌苔薄、舌质正常与阴亏之舌红少津、无苔明显不符。显然,这种解释难以说得通了。况且这位病人出现神志不清就更难说得明白。在此,我要问一句,为什么在腹泻后就单单出现舌体不能外伸而没有其他的肢体功能障碍?
如果我们对经络学说掌握得很好的话,运用经络辨证的方法,进行分析,就很容易。我们在内科学学过腹泻的病机关键是“脾虚湿盛”,因此,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足太阴脾经的循行路线。脾之经脉起于足大趾内侧隐白穴,循下肢内侧至腹,交任脉于关元,络胃属脾,从胃分支至心,另一支脉穿过横膈行于胸膺,至舌根散于舌下。腹泻伤脾,脾之精气不能循经上承于舌,舌失脾之精气之润养,故引起缩舌。其分支从胃至心,心主神明,泄泻伤脾,脾之精气亏虚,心失所养,出现神志不清也就好解释了。秦老辨证的思路,从患者腹泻、脉沉细弱着手,认为是脾气虚弱之表现,为足太阴脾经病,足太阴病后又出现舌体不得外伸,为足太阴经络失养,因 此予以香砂六味丸健脾调理气机,配合足太阴脾经上的三阴交为主穴以 补益脾之精气,配足三里调补中气,复溜滋生阴津,治疗的第2日病即 若失。
这是一个辨证非常精彩的病案,治疗也非常简单。老一辈中医常常是针药并施,这点非常值得我们这一辈人学习。本例疾患初看使人很难理解,可谓“怪”证,但通过经络辨证,很轻易地找到病机关键,“怪”证不再奇怪了。
二、神秘的经络现象——有其内,必形诸外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张耀春医师诊治的一个病案。
张某某,男,42岁,于1999年4月25日来门诊就医。主诉:左下肢内侧发现一条紫黑色线条至前阴部已2个月,甚感奇异,疑惑不解,十分忧虑,要求诊治。查体:左下肢内踝上2寸处,沿腓肠肌内侧缘,可见紫黑色丘状疹,高出皮肤表面3mm,宽5mm,融合成一紫黑色如珠穿状线,从腓肠肌内侧缘上行过膝内侧缘,历半腱半膜肌,经股内后廉入抵前阴,泾渭分明,亦无压痛。询及病者有无痛楚,病者说:“这条紫线,循行所过之处,无任何反应。”
[张耀春. 罕见一例足少阴肾经经络现象与辨证分析. 中国针灸,2000(5):285]
这个病案,我曾拿给我的一个研究生看,问他该怎么入手辨证?怎么运用中医的诊察方法收集辨证施治的资料?这学生平时我很看重,中医的功底很不错,可是啊,他看了很久,最后还是不知道如何辨证,为什么?对经络的循行路线很生疏!可能这是我们非针灸科医生共同的缺陷。
我告诉他,这应该从经络辨证入手,他说《中医诊断学》上经络辨证太简单了,也少见这样的病例。后来我与我的博导——中医诊断学大家袁肇凯教授谈到此事,他说:“现在经络辨证从教学到临床基本都淡化了,明·张介宾《类经》说:‘十二经脉之道……初学者必始于此,工之良者,亦止于此而已’。学中医的人必须掌握好经络,可是现在除针灸专业外,从教学到临床对经络及经络辨证不再重视,这是十分遗憾的事”。
患者左下肢内侧一条紫黑色如珠穿线状条至前阴部,泾渭分明,亦无压痛,无痛楚,循行所过之处,又无任何反应。这样的病例在临床极为罕见,我想当大家看到此类病例的时候,可能相当多的人都会感到束手无策,如果我们按常规的脏腑辨证来看,可能很难进行脏腑定位,而根据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进行分析,可能也很难找到切入点。其实类似的临床病例,辨证并不十分复杂,但前提是你必须对经络学习得非常好,如果你能熟背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你便可以立即判别出这类病象的临床辨证途径。这是一个十分典型的经络现象。
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足三阴三阳经脉在下肢的分布规律。
足三阴经行于下肢内侧,足太阴脾经在前、足厥阴肝经在中、足少阴肾经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8寸以上 ............

书籍插图:
书籍《步入中医之门2_被淡忘的经络辨证》 - 插图1
书籍《步入中医之门2_被淡忘的经络辨证》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步入中医之门2_被淡忘的经络辨证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