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坛巨匠:井上靖中国历史小说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3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总目录
孔子
敦煌
楼兰
天平之甍
版权信息
书名:孔子
作者:【日】井上靖
译者:刘慕沙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30213230
本书由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授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一章

先师孔子故世后,鄙人也曾效法众弟子,在建造于都城北方泗水河畔的夫子陵墓旁搭了一间小庵,服了三年重丧,然后移居这山窝里来,过着聊以糊口的日子以迄于今。光阴似箭,夫子仙逝以来,不觉已经过了三十三年的岁月。在这漫长的日子里,尽可能与尘世无涉,这也是理所当然;鄙人虽远离夫子陵寝,却矢志终此一生在山中尊奉先师。凡事都考量夫子心意,犹如随侍在侧那样度日。除此以外,卑微如鄙人实在一无所能,更不用说益世助人。
诚如兄台所说,吾等服丧三年之后,高徒子贡再服三年,前后服完六年重丧。鄙人也曾风闻此事;即或不待听闻,也知道子贡必会如此。吾等七十几名门下服完三年重丧的早晨,个个以好歹松了一口气的心绪,打算就此告别,各奔前程。在此之前,各人于整妥行囊前后,依次去向子贡辞行。过往三年,要不是子贡为众弟子一应处置,并张罗生计,吾等根本不可能安心守丧。
步入子贡宅第,众弟子或是与子贡相拥,或是在他身旁彼此抚慰,含泪作最后的惜别,老朽也是如此。此时隔窗遥望,夫子陵墓一旁已然盖起一所新庵,为子贡所建。子贡是年四十有六,正准备继续为夫子守丧三年。
子贡对先师的这种尊奉诚如他的为人,鄙人虽深为所动,却以为不是吾辈所该效法。要说往后谁该服侍墓旁,子路、颜回故世之后该数子贡,且恐怕只有子贡一人够格。
鄙人提及子路、颜回——很高兴两位师兄的名字得以流传下来,为各位所耳熟。子路以六十三岁、颜回更是以四十一岁英年,前后先夫子一步早逝。
老朽嘛,比颜回年少五岁,不觉间较颜回和子路已分别多活了三十年与八年,如今行年即将接近享寿七十有三高龄的先师。所谓马齿徒增,实在羞愧之至。不过,天意如此,鄙人只有以自己这种路途,正正当当地度此上天赋予的残生。
诚如各位所见,老朽如今过的是退隐山林的日子,勤耕几分薄田,刻意不染尘世,自由自在地过着每一日。纵然如此,相信宽宏大量的夫子必不加以斥责。我恍若耳闻夫子在说:你这样就行了。其实,夫子本来希望过的就是目前老朽这种生活,而且极其希望!夫子的这一点心意只有老朽最能体会。
然而,夫子并未如此行,也无法这么做。为了改变混乱的人世,为了减少一个不幸的人,夫子日夜烦心,并将苦思所得弘扬出来:“耳目切勿避开滔滔乱世。任遭何事,双脚也不要偏离芸芸众生纷扰的现世。不是吗,吾等不与名之为‘人’者共存,还与其他何物共存?人毕竟不能与鸟兽同群。”——鄙人恍若能够耳闻夫子微含寂寞的声音,那也是夫子说给自己听的心声。
然而,夫子从未要求无能忝为弟子的鄙人照样挑起夫子课予自身的担子,夫子就有这么宽容的胸怀。自从隐居此山以来,不止一次耳闻夫子以宽容慈爱的声音对老朽言道:“想归隐山林,就归隐山林吧。远离尘嚣,让自己干干净净地活着。”
天命是个艰深的疑题。老实说,出乎夫子口中的诸多道理中,对吾辈而言,最艰难也最令人畏惧者,莫过于关乎天命的嘉言。天到底是什么?“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夫子言道。——天何曾说了什么。诚然如此,天什么都没说。四季照样运行无阻,万物照样生长无碍,天却是什么也不说。
夫子确曾说过“五十而知天命”这话。想必是周游列国返回鲁国之后,于众多弟子环侍的一场讲学上所言。无论如何,应属夫子晚年嘉言。兄台垂询,敢是指的夫子这句嘉言。无奈夫子说此话时,一如往常,从未加以解释,想必是要众弟子各自去思考领悟。
夫子故世以后,到了守丧的晚期,众弟子曾以子贡为中心,列举夫子生前嘉言,就其蕴含的内涵一一加以探讨,而后赋予真相,实际上也就是出自夫子口中的那种真相。当时鄙人也承蒙不弃,一旁恭听。
记得此类聚会之初,有几个夜晚,鄙人坐在席上,听着众弟子交相谈吐知天命、畏天命,乃至天乎、命乎种种话头。当时,鄙人仍未脱夫子仙逝带来的悲伤,与列举夫子生前嘉言高谈阔论的座上气氛相差甚远,遂记不清“天命”二字最终落实何处。
“天命”固然没错,可是所谓“天”又是什么?夫子心目中的“天”又是怎样的?鄙人隐居这山窝里已然三十余载,年年都要就“天”这个疑问一再思考。每回深入夫子关乎天命的嘉言探究再三,这样也不是,那样也不对,总是屡屡兜圈子后又返归原处。对于这位兄台的垂询,鄙人除了循着自己的思辨所及相告之外,别无他途。
不过,关乎此一疑题的答复,容鄙人暂且保留,如此似乎较为妥当。尚望这位兄台再忍耐一两个月,俟鄙人将自身思辨所得厘清,再就夫子所论说“天”及“天命”一陈管见,细细请教。
这且不说,夫子仙逝后三十三载,据称,诸位优秀的年轻兄台,经常于鲁都夫子生前讲学的庠馆,自多方面阐扬夫子学说。此事闻之实令人欣慰,亦觉备受鼓舞。
虽然夫子仙逝一事宛若昨日,唯三十三载岁月似已改变一切。夫子晚年的众门生,于先师谢世之后,有应邀出仕诸侯者,亦有退隐不见者,可说人各有志。子贡守完六年重丧之后,若能继续留在鲁都,孔门诸事或可多少有所不同,无奈子贡本为卫国人氏,且该已接近五旬之年,返回故土卫国亦是万不得已。
又夫子晚年众弟子中,子夏、子张、子游等,服完三载丧期之后,曾于夫子讲学的庠馆持守过一段时日。鄙人亦曾耳闻彼等分成若干派别,关乎“礼”,各有各的阐释与主张,流于对峙种种。然而,也不知从何时起,此类传言也不复可闻。
原来如此。这位兄台是说子夏、子张、子游,分别返回故土卫、陈、吴诸国了?虽说这几个邦国俱已覆亡,但彼等依然落叶归根,返回各自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虽说年轻,亦不过较鄙人年少十岁上下,彼等趁机返回各自故土,应是极其自然。而无论如何,经由这些卓越的弟子,夫子的学说势将在黄河、淮水流经的中原各地阐扬,进而强有力地广传下去。
至于孔学根源所在地鲁都,关乎先师种种,已从夫子晚年的众弟子手中移至背负如今这个世代的诸位肩头 ............

书籍插图:
书籍《日本文坛巨匠:井上靖中国历史小说集》 - 插图1
书籍《日本文坛巨匠:井上靖中国历史小说集》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日本文坛巨匠:井上靖中国历史小说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