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现代性的视觉表达_观看、凝视与对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文化现代性的视觉表达:观看、凝视与对视/吴靖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
(传播学论丛)
ISBN 978-7-301-20299-9
Ⅰ.①文… Ⅱ.①吴… Ⅲ.①传播媒介-文化-研究-中国-现代 Ⅳ.①G219.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031392号

书   名:文化现代性的视觉表达:观看、凝视与对视
著作责任者:吴 靖 著
责任编辑:胡利国
标准书号:ISBN 978-7-301-20299-9/G·3371
出版发行:北京大学出版社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100871
网   址:http://www.pup.cn
电   话:邮购部 62752015 发行部 62750672 编辑部 62765016/62753121 出版部 62754962
电子邮箱:ss@pup.pku.edu.cn
印 刷 者:
经 销 者:新华书店
965毫米×1300毫米 16开本 16印张 222千字
2012年3月第1版 2012年3月第1次印刷
定   价:32.00元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2752024 电子邮箱:fd@pup.pku.edu.cn

本书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当代影像产业中奇观文化的经济分析和文化研究》成果的一部分,项目编号:11YJA860025。
目录
导言:视觉文化与现代意识的生成
第一编 视觉文化与公共领域
第一章 “观看”的文化与公共领域的转型:一种理论构建
第二章 中国纪实摄影的历程与视觉公共领域的发展
第三章 影像的政治与历史记忆:表征“大屠杀”的伦理纠葛
第四章 闯入公共领域:电视真人秀中的性别政治
第二编 视觉文化与身份认同
第五章 镜中自我:观看中国的两种范式与中国现代意识的生成
第六章 现实主义、纪实影像与西方镜头中的现代中国
第七章 日常生活、摄影文化与现代认同:《良友》中的“名流”形象
第八章 迷人的父权制:韩国家庭剧中的现代性与男性气质
第三编 视觉文化中的意识形态
第九章 “电视人格”的现象学:电视名人的生产与消费
第十章 恰同学少年:视觉文化中的“怀旧风”
第十一章 可见的地产、不可见的家:房地产广告的文化政治
第四编 另类空间中的视觉文化
第十二章 奇观美学与奥运政治
第十三章 新媒体、后现代视觉性与“山寨”经济
第十四章 现代性的神圣仪式:世界博览会与国家竞争
结语 碎片化与整体性——走向一种在地的视觉文化理论与批评
参考文献
后 记
导言:视觉文化与现代意识的生成
新时代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世界变成了图像。世界在“人”面前成为了表征。在古典时代事情正好相反,“人”是被观看的对象。简单来说:诸神和上帝曾经在凝视着我们,而我们也感觉到他的凝视;现在,是我们在观看世界,我们将世界理解为我们可以看到的东西。
——马丁·海德格尔,《作为图像的世界》
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现代性最核心的文化机制在于视觉成为主导我们感知体系最重要的力量。这不仅仅意味着我们日益被图像所包围——所有讨论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的理论话语都会提到这一点——更意味着我们和世界的关系与以往任何时代都不同,是主要以视觉,而不是其他什么感觉模式,为媒介和纽带的。于是,视觉文化就成为我们了解和进入现代文化与意识的必经之路。这也正是视觉文化研究真正的意义所在:它帮助我们厘清现代性在文化层面的特征、机制、结构和纹理,帮助我们探询现代文化的发生与展开的历史过程与多样性,更帮助我们在出现现代性危机的今天想象、思考和寻找超越既存现代性模式的可能路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视觉文化”可以说是“现代文化”的同义词,也因此是塑造“现代主体”和“现代性感知结构”的重要媒介和平台。视觉一直是人类最为依赖的感知方式,视觉文化也与社会变迁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但视觉技术在现代的普及、视觉媒介在现代传媒中的主导地位,使得视觉文化成为理解和剖析现代文化和现代主体的形成最合适的切入点。从视觉文化研究的视角来看,视觉是一种文化能力,是人类感知、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视觉符号的制造、传播和解读,是在具体的文化背景与视觉体制规范下进行的。对视觉文化的研究,是为了揭示其背后的社会机制和文化规则。“观看”并不是一项简单的生理活动,它产生于特定的文化、制度与社会关系,也在不断地作用于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的塑造。现代生活的“视觉体制”是怎样的?“现代性主体”与“现代性文化”是如何在特定的“视觉体制”中培育而成的?我们对现代性的体验是如何被视觉文化所中介的?这是我们要阐明的首要问题。
有关视觉文化与现代主体之间关系的讨论,可以从现代文化的三套核心理念与诉求入手:理性/科学;进步/竞争;民主/公正。借用福柯的说法,如果我们把现代性看做是一种“态度”和“气质”而不是一个“时代”的话,那么“理性”就是这种时代精神最坚硬的内核。(福柯,2005,p.652)人成为宇宙的主宰,能够依据自身的利益自由地对世界加以认识、规划和改造,是理性的最高体现。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人转变为“主体”,与其对应的世界变为“客体”的总和。它们可以被统治、被使用、被消耗、被驱赶、被消灭。“人类主动定向,他们自己不再让自己与世界为伍,而是让世界与自己相对峙。人把世界钉死,固着在世界图像之上。人成了整个实存关系的核心。”(萨弗兰斯基,1999,p.396)视觉技术的发展在人类上升为主体并将世界客体化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光线折射的原理到各类透镜的发明,从静态的摄影到动态的录像,从机械复制到数码虚拟,人类“上穷碧落下黄泉”,开始了对自然全面的探查、检视、搜索和征用。从微生物到银河系,从地下宝藏到深海矿藏,从地质构造到动植物细胞,乃至人自己的身体和精神,都逃脱不了人类好奇的目光和探询的行为。所谓科学精神实际上就是把人类与客体之间的观看关系放置在其他任何可能的关系之上,因为观看导致知识,而知识导致 ............

书籍插图:
书籍《文化现代性的视觉表达_观看、凝视与对视》 - 插图1
书籍《文化现代性的视觉表达_观看、凝视与对视》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文化现代性的视觉表达_观看、凝视与对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