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7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7版/(英)约翰·斯道雷(John Storey)著;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1
(未名社科·媒介与社会丛书·翻译版)
ISBN 978-7-301-29965-4
Ⅰ.①文… Ⅱ.①约…②常… Ⅲ.①群众文化—教材 Ⅳ.①G2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232239号
书名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七版)
WENHUA LILUN YU DAZHONG WENHUA DAOLUN(DI-QI BAN)
著作责任者
:〔英〕约翰·斯道雷(John Storey) 著 常 江 译
责任编辑
:周丽锦
标准书号
:ISBN 978-7-301-29965-4
出版发行
:北京大学出版社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100871
网址
:http://www.pup.cn
电子信箱
:ss@pup.pku.edu.cn 新浪微博 @北京大学出版社
电 话
:邮购部010-62752015 发行部010-62750672 编辑部010-62765016
印刷者
:
经销者
:新华书店
965毫米×1300毫米 16开本 22印张 360千字
2019年1月第1版 2019年1月第1次印刷
定价
:68.00元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2752024 电子信箱:fd@pup.pku.edu.cn
图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出版部联系,电话:010-62756370
此电子书下载自好资源网
目录
第七版前言
第一章 何谓大众文化
文化
意识形态
大众文化
作为“他者”的大众文化
意义的语境化
第二章 “文化与文明”传统
马修·阿诺德
利维斯主义
美国的大众文化:一场战后大讨论
其他人的文化
第三章 文化主义
理查德·霍加特:《识字的用途》
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分析”
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构成》
斯图亚特·霍尔与派迪·维诺:《大众艺术》
当代文化研究中心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
经典马克思主义
威廉·莫里斯与英国马克思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
阿尔都塞主义
霸权
后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
第五章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
拉康精神分析学说
电影精神分析
斯拉沃热·齐泽克与拉康式幻想
第六章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威尔·赖特与美国的西部电影
罗兰·巴尔特:《神话学》
后结构主义
雅克·德里达
话语与权力:米歇尔·福柯
全景敞视机制
第七章 性别与性取向
女性主义
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解读言情小说
《观看〈豪门恩怨〉》
解读女性杂志
后女性主义
男性研究与男性气质
酷儿理论
第八章 “种族”、种族主义与表征
“种族”与种族主义
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渊源
东方主义
白人性
反种族主义与文化研究
第九章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状况
20世纪6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
让·鲍德里亚
弗雷德里克·詹明信
后现代流行音乐
后现代电视
后现代主义与价值多元主义
全球性的后现代
融合文化
后记
第十章 大众文化的物质性
物质性
作为行动者的物质性
意义与物质性
没有意义的物质性
全球化世界中的物质体
第十一章 大众政治
文化场域
经济场域
后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重顾霸权理论
群氓文化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索引
第七版前言
在第七版中,我对全书进行了全面的修正、改写与编辑。此外,我还给大多数章节增加了新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新增内容是第一章“意义的语境化”一节,以及全新的第十章“大众文化的物质性”。与上一版相比,这一版总计新增超过8500字的内容。
阅读这一版时,建议同时参考配套的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A Reader
, fourth edition (Routledge, 2009)。
第一章
何谓大众文化【1】
在对“大众文化”的种种定义与分析方法进行细致考察之前,我们不妨先对此话题的某些一般特征加以勾勒。我并不想预先透露与大众文化相关的种种理论成果和既有争论——这些会在后文章节中呈现给各位;在这一章里,我仅想就“大众文化”这一研究领域给出一张粗略的“概念地图”。从很多方面看,这都不是件易事。此种“界定困难”一部分源自“他者
”(otherness)这一概念的特殊性——当我们使用“大众文化”这一表述时,暗示着与大众文化相对的“他者”总是缺席/在场的。在阅读后面的章节时,你也会发现我们往往有意无意地将大众文化与其他文化——民间文化、群氓文化
[1]
、高雅文化、宰制性文化、工人阶级文化等——进行对比,并在对比中为“大众文化”下定义。若想使定义更加全面,就必须考虑上述因素。而且,我们也会发现,无论将哪种文化视作与大众文化相对的、缺席/在场的“他者”,都会极大地影响“大众文化”这一表述的内涵与用法。
因此,若想研究大众文化,必须首先面对“大众文化”这一表述所带来的理解困难,这要求我们“依据用法的差异,灵活分辨不同的研究路径、理论定义与分析重点”(20)。我怀疑读者通过此书获得的最主要的观点,就是大众文化实际上不过是一个空洞
的概念范畴,人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对其进行填补,而这些方式在很多时候甚至是彼此矛盾的。所以,关键在于如何在特定的语境下对大众文化的概念加以使用。
[1]
原文表述为mass culture。Mass一词在英文中有极为丰富的含义,需结合不同的语境做出不同的翻译。在文化研究中,通常认为mass culture具有贬斥意味,体现了精英主义的偏见,故“大众文化”这一概念往往用更加中性的popular culture(流行文化)来表述。若无特别说明,译者一律将popular culture译为“大众文化”,而将mass culture译为“群氓文化”。——译者注。如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