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_让人成为人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北大开放教育文丛
教育:让人成为人
西方大思想家论人文与科学
杨自伍 编译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教育:让人成为人——西方大思想家论人文与科学/杨自伍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
(北大开放教育文丛)
ISBN 978-7-301-15916-3
Ⅰ.教… Ⅱ.杨… Ⅲ.教育目的-研究 Ⅳ.G40-01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173700号
书   名:教育:让人成为人——西方大思想家论人文与科学
著作责任者:杨自伍 编译
责任编辑:刘 军
标准书号:ISBN 978-7-301-15916-3/G·2689
出版发行:北京大学出版社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100871
网  址:http://www.jycb.org http://www.pup.cn
电子信箱:zyl@pup.pku.edu.cn
电  话:邮购部 62752015 发行部 62750672 编辑部 62767346
     出版部 62754962
印 刷 者:
经 销 者:新华书店
    890毫米×1240毫米 A5开本 14.75印张 370千字
    2010年1月第1版 2010年1月第1次印刷
定  价:30.00元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2752024 电子信箱:fd@pup.pku.edu.cn
目 录
序 言
前 言
论教育
大学的理念
一、何谓大学?
二、大学的选址
三、雅典的大学生活
文 化
文学与科学
科学与文化
教育中的宗旨
自然研究与社会研究:自然主义与人文主义
教育的宗旨
古典作品在教育中的地位
时代的学术特征
科学与“文化”的分家
教育与纪律
科学与伦理学
宗教为文明做出了有用的贡献吗?
基督教与性
反对宗教的异议
灵魂与不朽
不容异端的根源
自由意志学说
正义的理念
宗教与科学
科学与宗教


宗教与科学:不可调和吗?
论人类知识
Ⅰ.科学与哲学
Ⅱ.知识的价值
Ⅲ.诗性知识
教育的宗旨
1.“教育”能够界定吗?
2.宗旨之间的关系
3.宗旨之间的冲突
4.宗教问题
两种文化?查·珀·斯诺的意义
当代教育舞台:挑战与机遇
当代教育的危机
现代科学与古代智慧
人类尊严与21世纪
两种文化
利维斯—斯诺之争



正规教育与新式文盲
译名对照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序 言
陆建德
近年来,我国的高教规模急速扩展,对教育的批评之声却越来越多。在一个所谓独重竞争的学习型社会,年轻人听命于往往是虚假的市场需求,像鸵鸟一样一头钻进各种补习班或国际金融等时髦专业,无力抬起头来想一想,所有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长期下来,他们身上自然生发的好奇心与兴趣不免受到无情的扼制。很多教育界人士呼吁: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次教育启蒙;国民素质的提高,创新能力的激发,莫不取决于我们对教育的重新认识。
教育何为?大学何为?杨自伍先生编选并亲自翻译的西方教育思想读本《教育:让人成为人》正是对这些问题的精彩回答。康德在《论教育》一书中说:“人只能通过教育而成其为人。”本书书名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这十八位欧美哲学家、科学家和作家就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文学与科学、教育与宗教、文化的复杂关系各抒己见,他们带领读者穿越他们的思维过程,表达了多种的论说方式以及迥异的价值观念,无意为我们就这些问题提供标准答案。他们之间也无法就教育的宗旨达成共识。康德重视“规训”,认为不守规矩比缺乏教养更加糟糕,这就使他与后来一些相信性善并主张个性解放的自由派人士大为不同。康德一说倒与荀子相近,人必须接受教化,就像陶土要经陶工埏埴才能成器;没有礼义法度,自然的人必定悖乱而不治。
现在我们常说,大学乃大师之谓。大师著作等身,但是学生是否从大师身上得益,却十分难说。现在各地时兴在远郊建设规模可观的大学城,教师只是偶尔坐长途班车从市区到学校完成上课任务。这使得大学不再是人文荟萃之地。陈平原先生这段话说得非常到位:“理想的大学校园,应是既有饱经沧桑的,也有英姿焕发的,老中青都有,大家在一起念书、思考、对话。”这里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有些大学实行书院制,师生居息于一堂,反映的就是这样的理念(英文college源自拉丁文collegium,后者有互助合作、同仁情谊之义)。本书多处说到不可替代的师生之间的亲密接触。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中写道:
任何学科的一般原理,大家可以足不出户,通过书本而知之;可是细节、色彩、口吻、氛围、生气,使得一门学科融入我们血脉的那股生机,凡此种种要从师长那里把捉,因为学科已经在他们身上获得了生命。
[1]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亲聆謦欬”的功用。爱默生在19世纪初所经历的哈佛,也是这样的书院。他在《文化》一文引了《霍布斯小传》中一段精彩的文字:
可是不闻谈吐生风,则为一个极大的不便……在乡下,天长日久,不闻谈吐生风,人的悟性和灵机,便长出了苔藓,犹如果园的一根旧桩篱。
学生之间的谈吐也会生风,不过校园里老中青三结合,才是理想的状态。或许我们可以提议,大学应该规定,任课教师在学期内必须在校园居住一定的时日。
文集中有的文章已有中译,由于版权等原因,自伍先生决定全部自译,由此可见他对自己译品的信心。但是书中不少篇目还是首次与中国读者见面,例如诗人、剧作家艾略特的《教育的宗旨》。教育这领域有其特殊性,并不是只有专家才能发言。艾略特一直关心经典在学校的地位,他讨论教育的时候还不时表露出宗教的关怀。
不少西方教育著作与宗教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即便是不在一般意义上信教的人士也会关心教育与宗教的关系。如罗素强调,人要跨进黄金时代的门槛,首先必须屠戮宗教那条恶龙。爱因斯坦则肯定斯宾诺莎式的“宇宙宗教感情”,并坚信一个人只有在这种情怀的激励下才能取得至高无上的成就。这两位自由派人物的观点,在纽曼、艾略特和雅克·马利坦等笃信宗教的人士 ............

书籍插图:
书籍《教育_让人成为人》 - 插图1
书籍《教育_让人成为人》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教育_让人成为人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