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珍藏的微型小说130篇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一世珍藏的微型小说130篇
陈国恩等 选编
长江文艺出版社
序
微型小说,也称小小说。这样称呼的理由,主要是它虽为小说,却篇幅特短,由了篇幅短而要在形式上遵循一般小说所不必兼顾的规则。
仅就篇幅短小而言,文学史上其实早就有了类似于微型小说这样的作品。中国古代的志怪小说、笔记小说,篇幅大多不长,不过它们用的是文言,不在现代小说的范围里。西方近代一些名家,如歌德、雨果、左拉、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多在创作宏篇巨著的同时,也写过一些篇幅超短的短篇小说,可视为微型小说的雏形。这些小说不是自觉地作为微型小说来创作的,而是作者在生活中偶有所得,或碰到印象深刻的小事,觉得颇有趣味,提笔一挥而就的作品,所以它们虽然篇幅短小,可仍像他们创作一般短篇小说那样采用叙事、描写、议论相结合的方法,看起来更像是缩短了的短篇小说,而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微型小说。
真正作为一种独立文体来创作的微型小说,大致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它的集中出现,正好遇到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一次重要转型。在这个转型时期,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大大加快,数字技术的进步使网络、电视、影像制品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学的娱乐性功能被放大,它与生活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人们的文学观念和阅读习惯发生了重要变化,一般人已经没有空闲的时间和精力去专心阅读一本厚厚的长篇小说了,于是他们就从周边艺术化的生活方式中去寻找别样的文学性享受,于是电视娱乐节目、文学消闲杂志以及卡拉OK、MTV等艺术样式就获得了大发展的机会。这些艺术样式的共同特点,是文学与休闲、娱乐紧密相联,消费起来不必占用太多的专门时间。在这种娱乐化的消费环境中,微型小说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方面是作者喜欢写,另一方面是读者喜欢读。这首先是由于它的篇幅短。篇幅短,写起来较为省力,读起来也不很累,花几分钟读完即可了解一段故事,经历一次悲欢离合,精神受到感染,思想得到启迪,读者喜欢读这样的作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可是要在几百上千字的篇幅中写到让读者喜欢的程度,也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仅以一般写短篇小说的方法来写,往往不容易写好。比如采用横断面的结构方式来描叙,加些铺排点缀,就不会讨读者的喜爱,因为读者读到一半还不明白你写的是什么,他就没有了阅读的兴趣。在这两难的情形中,包含的正是微型小说的叙事规则及其文体特点的秘密。
由于篇幅超短,所以微型小说要特别讲究叙事容量的适当,不能讲叙复杂的故事,不能纠缠于多重的人事关系,内容要单纯,人物关系要简洁明了。要做到这一点,就须提炼主题,使之集中明确,不牵扯太多的关系和问题。在具体的写法上,往往是开门见山,不NFDA1`拢不绕圈子,直接点明主题或提出问题,让读者很快产生兴趣,有所期待,到结尾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让人有所回味、有所反思,产生一气呵成的整体感。文字的运用,则讲究简洁清晰,不用复杂的长句,以叙述为主,少来描写,间以适当的议论,务使风格轻盈明快,而不是臃肿沉重让人理不清头绪。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单说要让读者一开始就产生兴趣、有所期待就不容易。这要求作者能以最简洁明了的方式提出新颖别致的话题。这决非把短篇小说截短了来写就行,而是一个牵涉到上述它的独特结构原则的问题。打个比喻,微型小说好像盆景,格局虽小,可体制却不能残缺,务要从一石、一叶、一径的精心搭配中展示出山势的起伏,景致的呼应,颇费心思却又自然天成,讲究的是构思的巧妙与运笔的灵动,一切恰到好处,方才能成为一个精品。不过好的微型小说,又不仅仅止于形式上的别致,更需要内容上的丰富。它篇幅虽短却关乎人情物理,要从细节上触动读者的敏感神经,唤起他们广泛的联想和深刻的记忆。这就要求在有限的篇幅中展现丰富的生命体验,在简单的故事里蕴藏深刻的人生哲理,艺术表现上则不能说透,要留有足够的空白让读者去展开广阔的想象,以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由于微型小说篇幅短而主题单纯,所以它的写作大多是倒过来的,即先有一个主题或一个结局,这个主题是要富有意味的,这个结局是要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然后再来构思故事的内容,只要把这个主题点明或把这个结局烘托出来即可。换句话说,写微型小说,关键是要凭借慧眼和细心从日常生活中找到这样有意味有特点的主题和结局,有了它们,即可保证创作的成功,其它一切枝叶的东西皆是为它们服务的,关系不大的尽可省略。如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整个构思就建立在一个出人意料却又感人至深的结局上:一对贫困的年轻夫妻,为了给爱人买一份圣诞礼物,妻子卖掉她的一头秀发,给丈夫买了一根与他的金表相配的贵重表带,丈夫则卖掉了他惟一值钱的这只没有表带的金表为妻子买了一套她喜欢却买不起的玳瑁梳子,当两个人同时兴高采烈地拿出自己的礼物想让对方高兴时,却发现这两份礼物都用不上了:梳子失去秀发,表带失去了金表。可是这样的礼物见证了纯洁的爱情,给读者带来了无比的感动,让人懂得了在贫困之中,只要有纯洁的爱情就会有幸福。很明显,整个作品都是冲这最后的结局而去的。如果说《麦琪的礼物》篇幅稍为长了一点,那么马克·吐温的《我所发现的生活》则是不到千字的小小说,写了一个穷孩子在银行门口捡到一枚别针,银行家不但招他为女婿,还将自己的全部遗产留给了他。“我”在听了叔叔讲的这个故事后,也效仿那个男孩去银行门口捡别针,正当我期待奇迹发生时,别针却落进了银行家的口袋,银行家说:“别针是属于银行的,我是这银行的主人,而你这脏得要命的小东西应该滚远点,下次再见面,也许狗会来招待一下你。”显然,马克·吐温在这篇超短小说中表达了他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关系的一种真切感受,他先有这样的感受,然后再想到要用一个童话一样的故事来对比,强化对现实的批判。他在这样简洁的结构里容纳了没有充分言说却很丰富的社会内容和人生体验。
如果说上文提及的欧·亨利和马克·吐温都还处于微型小说没有成为作家自觉追求的一种文体的时代,他们写这些超短小说可能仅仅是因为机缘巧合或受到题材和主题本身的限制,“无意识”地写得像微型小说,那么后来一些作家写的微型小说则更能说明其构思上的独特之处了。如台湾作家林清玄的《送一轮明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一世珍藏的微型小说130篇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