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欣赏雕塑艺术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8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教你如何欣赏雕塑艺术
钱绍武 谢 孟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目录
第一节 雕塑艺术的语言
第二节 雕塑艺术作品欣赏
第三节 雕塑艺术的欣赏方法
思考题
第一节 雕塑艺术的语言
雕塑是造型艺术。凡是造型艺术,都是综合性的。雕塑艺术则是立体造型,即用三维空间的体积,表现某种形象和节律,达到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其次,雕塑艺术由于形象比较简括,所以宜于抒情而不长于叙事。它像诗一样要求概括集中,以一当十,更加接近于音乐和建筑,从某种意义上说,雕塑正是形体化的“诗”。再次,雕塑的表现手法是高度概括的,它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时代的标志,一旦立于通衢大道,它就带有某种“强迫性”,让人非看不可,从而像建筑艺术一样,直接成为人们生活环境的一个部分。最后,正由于雕塑与大众生活环境融而为一,所以它既是提高的艺术,又是普及的艺术,即人们普遍能接触到,也能被人们普遍接受和欣赏;同时,雕塑艺术自古至今,在物质材料的运用及表现手法等方面不断演变着,最近已发生突破性进展,所以也可以说,雕塑既是古老的艺术,又是现代化的艺术。
我们知道,一个立体,一个物体占有一定空间,是雕塑最简单的特点;但仅有体积、占有空间还不一定是雕塑艺术,一定要使体积和它们形成的空间体现一定的思想感情,才会形成雕塑艺术。因此,物质实体性的形体及其空间变化,便成了雕塑艺术最主要的语言。搞雕塑的人所体会所感动的是占有一定空间的体积的变化,对体积非常敏感。音乐家对现实中的音响要非常敏感。画家对色彩要高度敏感。雕塑家对体积和空间的变化要有高度的敏感,要善于利用和强调体积的组合变化,强调体积感和空间感。罗丹说:“雕塑家一切都要在空间中思考。”一张纸也有一定体积,有它的长宽高,但它没有体积感,你感觉不到它体积的力量。要用体积说话,就要加强体积感,使人感觉到它的体积。一个立方体正面面对观众,你只能看到一个面,而看不到体积。要使大家对立方体产生体积感,就要选择一个角度,使大家看到三个面。雕塑家必须善于组织体积,善于运用形体的变化,使之形成某种力量、某种感觉、某种韵律;必须使体积组合得有对比、有转折、有变化,而且很强烈。正如罗丹所说,古希腊菲迪亚斯雕的雕像是四个面:重心在一只脚,另一只脚是“稍息”的状态,两个膝盖一前一后,组成一个面;盆骨转向相反方面,又是一个面;胸部向膝盖的方向转动,成为第三个面;头侧向另一方,是第四个面。这样一来,雕塑表现的是一种很稳定、很有信心、很舒展、很昂然的感觉。动作的转折很小,很微妙,很协调,表现了希腊黄金时代稳定、含蓄、很有力量、很有信心的情绪。又如文艺复兴时代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则是两个面。他的《濒死的奴隶》的姿势是这样的:一腿挺立,一腿上抬,形成一个大面,整个身子剧烈扭转,形成了另一个大面。这里表现了强烈的扭曲、激烈的挣扎和强烈的对比,和四个面那种缓慢的、有节奏的、舒展的感觉完全不同。这是激烈的扭曲,完全是一种悲剧性的表达。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雕塑艺术正是通过实体性形体的变化、体积的变化、面的变化,通过人体体积的转折,通过人体转折的韵律去表现一种情绪、一种思想,甚至去表现一个时代的精神。这就是雕塑的语言。
雕塑艺术的语言中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特色:
其一,特别讲究影像。什么是影像?罗丹解释说:“假如在傍晚,把你的雕塑放在窗台上,你从窗内看出去,你见到一个立体的大体的轮廓,这就是‘影像’。”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影像”就是雕塑的基本轮廓所形成的影子似的形象。雕塑一般都立在大庭广众之中,要让人们在远处就能一望而知是什么东西,所以它的影像应该打动人,哪怕你坐汽车经过,也会被它一下抓住。如去莫斯科,火车未到站,就见到那24米高的《工人和集体农庄女庄员》雕像,像两个巨人在城市上空阔步前进,给人一种豪迈感。影像的表现力特强,不需要细看,一接触就把你抓住。
〔苏联〕木辛那
《工人与集体农庄女庄员》
其二,要组织突出点。文学艺术所有的作品都要组织中心。伦勃朗绘画往往把无关紧要的部位安放在浓重的阴影里,而用最鲜艳的色彩或最亮的光点来突出重点。雕塑用什么来突出中心呢?靠主要的突出点。米开朗琪罗的《濒死的奴隶》中拧过来的肩膀,就是突出点,这个突出点揭示了全部内容。钱绍武做的《大路歌》,三个工人拉一个碾子,中年工人在前,充满信心;左侧是一个老人的脚和一只按在地上的颤抖的手,在拼命拉,揭示压迫的残酷性;右侧是青年人的背,充满力量。这样就有了总的影像,又有了突出点。
雕塑艺术在创作上还有一些特殊的表现手段。如根据雕塑实体能否附着于背景材料上,可分为圆雕与浮雕两种表现形式。圆雕指不附着于任何背景上,适于多角度欣赏的、完全立体的雕塑,如罗丹的《思想者》等。浮雕则指在平面上雕出形象浮凸的一种雕塑,如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等。浮雕只能从一个方面进行欣赏,所以它可以附着在建筑平面、用具器物等背景材料上。依照表面凸出厚度的不同,又分为高浮雕、浅浮雕等。此外,根据雕塑艺术作品的形象是否具体,在表现方法上又有具象与抽象之别。从古希腊至19世纪的罗丹,雕塑艺术特别是人体雕塑艺术,无不以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感情,未脱离具象的表现手法。但是,与绘画等艺术相比,雕塑更加注重以形体动作来表现微妙的感情。罗丹很喜欢他的一尊名为《微笑》的收藏品。该收藏品雕塑的是一个青年,没有头,披着兽皮,斜斜地,只有动作中的一条腿,好像在微风中奔驰。罗丹说这比眼睛和嘴表现的微笑更充分。罗丹的雕塑都是借形体和每块肌肉来表达感情的,罗丹以后的一位法国雕塑家马约尔做的雕塑似乎是人体,实际上表现的是比较概括的、抽象的情绪。如他的《空气》,人体完全浮在空间,没有支柱,给人以轻盈、空灵的感觉。这连人体美都谈不上,只是给人一种韵律、一种调子、一种比较概括的情绪,接近建筑和音乐。但它使人感到协调,感到一种明确的情绪和意味。
第二节 雕塑艺术作品欣赏
一、殷商人面鼎
(商)人面鼎
严格地说,这件作品是建筑、器皿和雕塑的结合。它的比例是倾向横宽的方形,显得稳重而开阔。粗犷有力的四条柱子,又十分挺拔而威严。人面的表情似乎是冷酷的,更增加一种神秘性。可能代表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教你如何欣赏雕塑艺术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