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寻求富强
——严复与西方
[美] 史华慈 著
叶凤美 译
中信出版社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严复所处的时代背景
第二章 严复的早年时代
第三章 原则宣言
第四章 西方智慧的源泉——《进化论与伦理学》
第五章 《原富》
第六章 《群己权界论》
第七章 《法意》
第八章 《社会通诠》
第九章 《穆勒名学》
第十章 对道家学说的沉思
第十一章 严复的晚年时代
第十二章 一些隐含之义
附录
人名中英文对照
严复译著书名中英文对照表
译后记
致谢
更新知识地图 拓展认知边界
献给我的母亲和父亲
珍妮和海曼·史华慈
序言
外国评论家的本事,在于其能揭示出所研究国家的社会生活中蕴含着的思想的各个方面。因为这些评论家往往通过母国文化提供的对照,使异国社会生活中蕴含着的思想显得清晰可见。埃利·哈列维(Élie Halévy)之所以令英国人感兴趣,托克维尔(Tocqueville)之所以令美国人感兴趣,就是因为英国人和美国人分别通过这两位大吃一惊地发现了自己。在这本书中,史华慈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又一位西方总体思想的外国观察家严复。尽管严复主要关注于英国古典自由主义文本,但他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中国译介了一系列欧洲著作。同时,严复从尚未经历近代化变化的中国文化的角度出发,抓住了这些欧洲著作中阐述的“集体的活力”这一主题。严复认为,除西方著者们所说的诸多“个人主义”或“放任主义”以外,“集体的活力”这一主题体现了欧洲走向近代化的运动。而这一主题之所以尚未引起西方评论家的特别关注,显然是因为它常常是通过其他观念作为渠道加以表达的。但今天,西方已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种新的境况,卷入了许多明显在经历“近代历史”问题的国家的事务中。这必将促使西方对自己思想史上的近代历史问题进行回顾。严复的看法,在极大程度上,很可能最终会成为我们的看法。
严复对欧洲理论家的看法是怎样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呢?这要归功于史华慈教授的潜心研究。他设法从这位中国评论家的译著中找出他的看法,而这一看法,用西方术语来表述,几乎是永远难以被理解的。严复在西方思想中发现的秘密至少有两方面,并认为这两方面都是使中国摆脱落后所必不可少的。一方面,是充分展现人的全部活力;另一方面,则是将活力导向服务于集体目标的热心公益精神。显然,通过欧洲思想家们的系统阐述,这些思想被十分均匀地分布、记载并且实际上深深珍藏在每一部专著中。个人主义伦理中包含活力的观念,并且,显然因为个人主义伦理居于中心地位,因此,公共利益的观念被推置一边,成为一种自由竞争所趋向的含糊的、慈善的目的。严复所做的工作是极其微妙而难以描述的。他凭自己的理解充分延展了关于活力的概念,并在使个人主义作为发挥活力的手段之后,把热心公益的精神置于自由思想的中心位置。结果,用西方的话来说,那些通常被认为像原子论者一样赞同自然和谐观念的作者们,却作为一种能够导致集体力量的巨大文化动力的理论家出现。用史华慈教授自己的话来说,即所谓“浮士德式”的人物。
在这里,我们绝不要以为这种说法本身是一种歪曲。当一种思想体系中的潜在内容被揭示出来时,表面上总要引起一些骚动或重新组合。要是严复没有以这种方式把我们搞糊涂,那么,他对于我们也就没有独到的意义了。而另一方面,这位中国评论家对富强所抱的热情,常常导致他产生实际上的错误。史华慈教授以其对东西方资料的自由驾驭(必须说明,这种能力在学术界并不多见),指出了这些错误。在此,我不涉及严复的嗜好,即像他在赞扬孟德斯鸠(Montesquieu)的平等权利,或穆勒(Mill)的思想自由观念对于增强西方的国民活力所起的作用时那样,来解释西方的自由伦理学中那些有关产生文化力量的最珍贵的各个方面。可以说,严复以他的观点为前提,完全有权用这种方法来论证。但是,根据西方原著来看,严复出自对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的共同关注,而将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理论中的工业阶段等同于可能已经终结了的军事阶段,这是不能成立的。同样站不住脚的是,出于对自由主义能够增进国家力量的关注,严复将持自由主义观点的作者所起的作用,与他们企图消除的重商主义思想所起的作用等同起来。这些都是对西方思想的明显歪曲,这些歪曲的存在当然使思想史得不到清楚明白的阐述。
然而,我们不必担心西方学者会被这些歪曲严重影响,尽管他们一直以西方思想的特征为生活信念,而严复使这种特征变得模糊不清了。实际上,严复的这些歪曲是为获得一种新的洞察力而付出的无害的代价。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暗示,西方编年史本身无论何时都未曾关注过表现在近代社会精神气质中的自然状态的活力这一要素,或者未曾关注过充满在近代社会精神气质中的热心公益精神。事实上,活力问题所引起的争议是研究文艺复兴的中心论题之一。既然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与严复在中国正在经历的时期极为相似,那么当近代化在传统主义的背景中向前推进时,对活力问题所引起的争议进行研究,也就不足为怪了。而在西方,这种活力已获得完全的胜利,对中世纪沉寂的挑战也已完全消退,这一切意味着对活力问题的关注不可能继续下去了。到亚当·斯密(Adam Smith)出现的时候,布克哈特(Burckhardt)所关注的事情看起来就离题了;当时所出现的关注范畴是个人主义、重商主义或集体主义等范畴,所有这些范畴都被预先假定为近代西方生活中的动力和活力。这里有一种奇妙的“联合发展”原则,严复正在以此原则观察西方近代精神的最新表现,并且怀着与我们同样的疑惑,发现这种最新表现一直局限于西方近代精神的原义上。严复正在就西方近代精神的这些表现提出问题,这些是我们曾经提出过而在当前已不再提的问题,不是因为问题已有答案,而是因为使这些问题鲜明生动地反映出来的中世纪参照物已退居为遥远的背景了。
西方国家本身发展的不平衡,使严复不可能自始至终确切阐明他关于自由思想的观点。确实,有许多地方提示了严复不可能确切阐明的原因乃是以下这一事实,即西方国家不是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