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选集中国道教发展史略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中国道教发展史略 —(录摘)
鬼的观念:从而下堕即为鬼。鬼者归也,故“鬼”字从田而下行,凡神散归于地称谓“鬼”,。
人秉天命而生,人的生命即天命,与天地鬼神上下通者即为神<坡注:一些“气功师”,就有这能力,是为“人神”,佛祖当年住有余涅磐、留形住世说法四十九年,也就在这种状态罢>。散归于地,不能上下通者便为鬼。
能生万物而非万物之所生,能使神而神,鬼而鬼的即是道,归结来说:(1)形而上的全能本体谓之“道”。(2)形而下的事物法则亦谓之“道”。<坡注:注意,这“道”即是宇宙万物之本源,亦即万物本身,是一切,这与大毗卢舍那佛、大梵、上帝、安那等概念实为同体异名,这一伟大的理论出发点,超出了凡人的想象范围,的确为得道者才能悟出。比如说说现代科学认为宇宙系由很久很久以前的大爆炸产生,现在亦在膨胀之中,那么我们反问一下“在大爆炸发生以前就没有宇宙了?这发生爆炸所在的空间被称为什么,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后世道教称黄帝学道于广成子,所谓“广成”这名号,有集其大成的意义。<坡注:注意广成子,乃是上古时候修道成就人物,因道家往往奉老子为其始祖,故有忽略广成子等更久远之修习成就者倾向。>
《穆天子外传》所称穆王有八骏之马,可以日行万里,西至昆仑之巅而去会见西池王母的传说,虽然后世学者多半疑作是伪造的文章,视为不经之谈。但衡之以情理,当归之为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的流传故事,要是一笔抹煞,未免有欠考虑。《竹书纪年》称穆王十七年,西征昆仑,见西王母,其年王母来朝,宾昭宫,似乎亦非凭空捏造,唯所谓王母也者,究竟是神或是人,事当另需研究。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昔日的事实,没有被列入当时经史之内!<坡注:有意思的是,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中,也有宙斯阿波罗雅典娜等等天神常常降临人世的记载,大概是当时人类还行为良心比较好,所以人世亦为天神偶尔可居之所罢,而今随着西方工商业文化如洪水一般泛滥成灾,地球已是千疮百孔,人亦无恶不作,整个人世在天神看来臭气熏天,已完全沦为地狱,所以天人降世之事已不可闻了。>
道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神仙方士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
西汉的“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坡注:这种搞法有些象劝别人都学雷锋,而我先缓一缓。>
由上古“祝由”巫术、咒语的流行,配合原始象形文字,及会意文字等的“图腾”观念,以与印度婆罗门教、瑜伽教派等流传的咒语、法术共同交流,就变为精炼精神作用,可以影响事物的符录(上加竹头)。以斋醮<坡注:音jiao>告天为祈祷天神的仪式;以披发仗剑,画符念咒为神通的妙用,从此深入民间,更由民间反应到上流社会,遂使汉末自恒帝、灵帝以后,朝野上下,笼罩着一片神秘的色彩。<坡注:道家画符念咒、请神驱鬼、呼风唤雨之类的法术,形式神秘,且多有装神弄鬼之人混迹其间,故颇难作出鉴定。现代科学体系往往以“封建迷信”之类,一杆子扫掉,决非良策。>
道教的初创时期,当推在东汉明帝时代,较为可靠。以后历汉末、三国、魏、晋各朝,随时均有发展。直至北魏时代,才为正式定型的时期。
到汉末恒帝、灵帝时代,有沛国人张道陵(初名陵),本是太学诸生,博通五经,及其晚年,忽然感叹读书无益于年命之事,遂学长生之道<坡注:发此生死大事之一念并紧抓不放,乃智慧者得救之关键出发点。此念头在多数聪明人心中亦会时时出现,但往往都被习惯性地压制掩盖下去,最终遂自愿老老实实地向死神投降,并将自己一生努力奋斗之所得奉上。时代愈“进步”,人日渐聪明,而智慧便日益退化。>,自称得黄帝九鼎丹法,因无资财合药,闻蜀人纯厚,易于教化,乃与弟子入蜀,居郜(右半为鸟)鸣山中,著作道书二十四篇。
“五斗米道”。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之。
后来张氏子孙,又迁居于江西龙虎山,自宋元以后,历代封号尊之为天师,与山东曲阜孔氏世家媲美千古,。
至于东汉期间,便有吴人魏伯阳,认为《周易》及老、庄之学,与修炼丹药而成神仙的方术,原理互通,彼此原为一贯,乃援《周易》、老庄、神仙丹道三种学问,融合贯通而著《参同契》一书,以说明修炼神仙方术的不易原则,而使丹道修炼方法,成为有体系、有科学基础的哲学理论。于是神仙丹道之学,由此大行,《参同契》一书,也成为千古丹经鼻祖。后世道教与神仙家,尊崇魏伯阳为“火龙真人”。
东晋时期,许旌阳在江右以道术整治南昌、九江间的水利,提倡传统文化的孝道,创立净明忠孝教,其平生行谊,丰功伟绩,永铭人心,《神仙传》中记载,称其功成德就之日,拔宅飞升,犹如汉代传奇淮南王鸡犬飞升的故事。他在道教中的地位,被尊为历代仙班中数一数二的富贵神仙,对于后世道教的影响极大。。。。成为民间习俗所称道教中的江西庐山道法。
真君以东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于洪州(南昌)西山,举家四十二口,拔宅上升而去,,。
其道功修炼的方法,并重男女夫妇双修,具房中正统的法术。据《净明忠孝录》所载,真人虽有主张男女双修之说,但谆谆告诫,如非具大功大德者,切勿妄图,否则必致身败名裂,下堕泥犁。<坡注:可见这双修之法,如同佛家密宗的一些无上密法,修得好则收效事半功倍,但危险也很大,绝不是可以普及于大众者。>
其(《抱朴子》)自序云:洪体乏进趣之才,偶好无为之业,假令奋翅,则能陵厉元宵,聘(左为马)足则能追风蹑景,犹欲X(左上口下耳,右戈)劲翔(左为隔右半)于鹪晏(右边加鸟)之群,藏逸迹于跛驴之伍,。
葛洪所著《抱朴子》传述的丹道,以炼服药物而成神仙为主,以栖神存想为用,实为传统方士派的正统学术,并非后世道家专主身心内景,以性命双修为炼丹宗旨,故葛洪亦擅长医药,尤精于外科。所著《抱朴子》的外篇,又包括立身处世、政法策略与兵书军事等思想,可以媲美《庄子》、《淮南子》等道家名著。<坡注:由此可见,炼外丹药物服食以成仙的丹道派,亦有成就者。只是这种方法相当麻烦且危险,搞不好就会中毒而亡,所以后世道家渐渐放弃了它,而采用了类似佛教密宗修色身成就的内丹道法。>
大凡言中国学术思想或哲学史者,对魏、晋人的“清谈”与“玄学”,皆列为中国文化演变的主题。
由汉末、魏、晋以来张道陵所创的教法,以及神仙道士的丹诀等,一到北魏寇谦之 ............

书籍插图:
书籍《南怀瑾选集中国道教发展史略》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南怀瑾选集中国道教发展史略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