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谈优秀孩子的经典教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版权信息
南怀瑾谈优秀孩子的经典教育
前言:但开风气不为师
南怀瑾推荐:传统经典诵读次序
第一卷 读经:接受前人的经验和智慧
第一章 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就是诵读
第二章 儿童读经,先从认识中国字开始
第三章 孩子读书要先从“四书”开始
第四章 读书最重要的是“用其光”
第五章 读书万卷,和古人交朋友
第二卷 诗教:讲学问修养,必须要读诗
第一章 讲学问修养,必须要读诗
第二章 读诗,先要懂音韵
第三章 诗是无形画,激发想象之美
第四章 诗言志:有才有情才是诗
第三卷 家教:不要过分要求,让他自由发展
第一章 中国的教育是从胎教开始
第二章 母教是孩子成长最大的助力
第三章 教育儿童,初步先增强他的记忆力
第四章 注意他的幻想,幻想就是学问的基础
第五章 必不可缺的“洒扫应对”教育
第四卷 孝道:孝是回过来还报的爱
第一章 孝是爱的回报:父慈才能子孝
第二章 孝,就是尽自己的力量
第三章 背着父母时,也要言行一致
第四章 对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道
第五章 兄友弟恭也是孝
第五卷 师道:教育的目的就是教做人
第一章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第二章 教孩子立志,很坚定的意志
第三章 教育的目的就是教做人
第四章 人的智慧不能平齐,分三等教导
第五章 以问答问的教育方式
第六卷 慆慢:一骄傲就容易失败
第一章 不管有多大学问,一骄傲就失败
第二章 傲要傲在骨子里,对人不必傲
第三章 自以为是的人往往好争斗
第四章 过分自信,只会害了自己
第七卷 仁爱:仁就是能够爱一切人
第一章 仁就是能够爱一切人
第二章 先自爱,才能爱别人
第三章 自己认为劳苦的事情,不交给别人
第四章 “不践迹”就是“做好事不留名”
第五章 不迁怒,也是仁的表现
第八卷 明礼:礼仪之道绝非小事
第一章 礼是干什么的?是中和矛盾、调整偏差
第二章 笨一点没关系,但是要规矩
第三章 与人交往,要有恭敬的心理
第四章 不得不注意的称呼礼仪
第九卷 诚信:立身成事,一曰诚,二曰信
第一章 诚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
第二章 事事要发自内心的诚恳
第三章 丧失了自信,再强也会被打垮
第四章 答应的话,一定做到
第五章 有过错不要紧,只要能改
第十卷 宽容:有容德乃大
第一章 不念旧恶,过去的就过去了
第二章 以德报怨,才能真正化解怨恨
第三章 感谢指出你缺点的人
第四章 包容一点,得理也要饶人?
第十一卷 勤敏:小富由勤,大富由命?
第一章 学问是靠勤敏而求得的
第二章 像颜回一样“语之而不惰”
第三章 学养须从日常行事中过来
第十二卷 节俭:奢则不孙,俭则固
第一章 俭——老子传世的三大法宝之一
第二章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过分的浪费
第三章 慢慢地用,俭省地用
第四章 平时节俭一点,才能避免危难
第五章 奢侈让人放纵,节俭才能踏实
第十三卷 勇气:好大勇不好小勇
第一章 勇,就是要敢为天下先
第二章 好大勇不好小勇
第三章 好勇而无礼的人很危险
第四章 不做有勇无谋的傻瓜
第十四卷 说话:人与人之间说话最难
第一章 说话要忍一点,慢慢来
第二章 不吹牛,就很少过错
第三章 该说话却不说,这是隐
第四章 在别人痛苦时讲得意事,这是瞽
第十五卷 交友:交益友受益,交损友受损
第一章 交益友受益,交损友受损
第二章 跟有本事没脾气的人交朋友
第三章 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第四章 对朋友的规劝要适可而止
版权信息
书名:南怀瑾谈优秀孩子的经典教育
作者:林画
出版方: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12月01日
ISBN:9787510451096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南怀瑾谈优秀孩子的经典教育
前言:但开风气不为师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有一个重要的老问题。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传统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4个字。明什么理呢?就是明白做人的道理。我们中华民族的老祖先,早在5000年前,就开始建立了一套文化,这其中还包括科学的、哲学的、宗教的、艺术的等文明,用意在于教育我们后代子孙怎样才能懂得“人伦”的基本道理,我们怎样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优秀的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完全不同于一切灵长类生物一样的原始状态。可见中国人素来的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做人”,不是为了“谋生”。
但可惜的是,现代人所认识文化教育的基本目的,只是为了“谋生”。我们要孩子们去学习,读书受教育,就是为了孩子们将来的前途,有好的职业或有高的待遇,或是能够赚很多的钱,过上很好的生活。有些人一生失意,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拼命迫他去上学读书。他们完全不考虑孩子们的个性和兴趣,也不了解孩子们的脑力和健康,只是一味地强迫孩子们读书学习,不知道“爱之反而害之”,害了孩子的一生。尤其是现代化的学校和课外补习的教育方法,简直是竭泽而渔的办法,使一般还未成年孩童的脑力健康,受到过分负荷的伤害,反而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在南怀瑾看来,过去传统的教育方法是多么的轻松愉快,使儿童们在歌唱舞蹈的气氛中,达到文化教育目的。古人所说“弦歌不绝”,就是这种境界。尤其是所采用的古书,都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智识的结晶,都是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作品或著作,因而被后世的人尊称为“经典”。这些经典的古书,它本身的文字,便是文学的艺术作品,所以也叫它“文章”。好“文章”,就是文学的艺术,一定可以朗朗上口,便是很有韵律的歌唱。古人把最难记的算术,和其他天文地理、物理等学识,都编成歌诀来唱,声声朗诵。那便是最高明的方法,使儿童不用绞尽脑汁去背记,自然而然地进入记忆,一生到老也不容易忘掉。经验丰富的好老师才懂得这种不是注入式的教育法,很自然地达到启发式的“注入”效果了。
南怀瑾从幼年开始,亲身经历了新旧各种读书的教育法:文的、武的、中国的、洋式的,一边做学生,一边代老师上课。这让他清楚地看到现代的学校教育法,以及家长们对儿女的教育要求,都有很大的偏差,认为中国当前的教育不应再一味地“崇洋媚外”,信奉西方教育方法,而应当“反求诸己”,尝试传统文化的教育法,为后一代的民族幼苖,培养文化的读书种子,使他们懂得“人伦之道”的做人道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南怀瑾谈优秀孩子的经典教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