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作者简介
苏 力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院长。祖籍江苏,生于1955年愚人节。少年从军,又当过工人。1978年恢复高考后,复转军人进了法学院。1984年读硕士期间赴美留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回北大任教。有《法治及其本土资源》、《送法下乡》、《道路通向城市》、《法律与文学》等独著,《法理学问题》、《超越法律》、《无需法律的秩序》等译著,以及论文、书评百余篇。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如果它们不是同样地属于我和你,它们就毫无意义或近于毫无意义,
……
如果它们不是同样地既接近又遥远,它们就毫无意义。
——惠特曼·《自我之歌》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订版) / 苏力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
ISBN 978-7-301-12682-0
I.制… Ⅱ.苏… Ⅲ.法律-文集 Ⅳ.D9-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7)第133392号
书 名: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订版)
著作责任者:苏 力 著
责 任 编 辑:杨剑虹
标 准 书 号:ISBN 978-7-301-12682-0/D · 1853
出 版 发 行:北京大学出版社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100871
网 址:http://www.pup.cn 电子邮箱:law@pup.pku.edu.cn
电 话:邮购部62752015 发行部62750672 编辑部62117788
出版部62754962
印 刷 者:三河市北燕印装有限公司
经 销 者:新华书店
650毫米×980毫米 16开本 17.75印张 234千字
2007年9月第1版 2011年7月第6次印刷
定 价:26.00元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 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2752024 电子邮箱:fd@pup.pku.edu.cn
致 谢
谢谢几年来许多朋友的鼓励和批评,没有他/她们以各种方式的支持和督促,这里的许多文字或现在以文字表现的思想最多只能私下交流。除了感谢丁小宣、方流芳、冯象、葛云松、贺卫方、梁治平、刘星、刘燕、强世功、舒国滢、宋军、张志铭、赵晓力、郑戈以及法学界其他一些无法在此一一提及的朋友外,我还必须感谢邓正来、黄平、盛洪、沈元、孙歌、汪晖、王铭铭、杨念群、张曙光、赵汀阳等其他学界的朋友,感谢许多杂志的编辑,这里许多文章都是他/她们“逼”出来的。我要感谢我的许多学生,这里的许多内容都曾以讲课或讲座的方式讲授过,受到他/她们的评论和质疑,其中有些对我是有启发的。我还必须感谢本书的编辑杨苗燕女士,没有她的二次“逼迫”,这些当年被“逼”出来的文字,也许还得等两年才会变成一本书的。谢谢了。
我得感谢我母亲,我的妻子,我的兄妹和我的女儿。然而,我已经无法表示谢意的是对我的父亲,他不久前去世了。除了其他影响之外,父亲对我走上学术之路也几乎起了决定性作用。这里的许多文字他都曾细细读过,甚至是在他病重住院期间,用着放大镜;也许他并不都能理解儿子的专业,但我知道,他曾为此自豪和骄傲。写到这里,我不禁泪水盈眶……中国人的习惯是,许多感情话不对最亲近的人说;等到想说的时候,却已经晚了。
借用当下中央电视台一个关于下岗再就业的公益广告中的话,“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使我不敢停止努力。
苏 力
1998年12月30日于北大蔚秀园
目 录
增订版前言
原版序
深深嵌在这个世界中
致谢
为什么“朝朝暮暮”?
我和你深深嵌在这个世界之中
罪犯、犯罪嫌疑人和政治正确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把道德放在社会生活的合适位置
这里没有不动产
家族的地理构成
法律与科技问题的法理重构
透视中国农村的司法需求
阅读中国市场经济中的秩序
“法”的故事
“法”的故事
反思法学的特点
法学知识的分类
法学教育随想
知识的互惠与征服
曾经的司法洞识
悼念费孝通先生
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学术
阅读秩序
法律如何信仰?
认真对待人治
从政法的视角切入
民主与法治的张力
社群主义的挑战?
经济学帝国主义?
《新乡土中国》序
超越不过如此
增订版前言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1999年出版,首印3000册,据说重印过3000册,市场上却一直少见。不时有学生询问。曾托刘星学兄几次督促,但也只是督促而已。想改版,除人懒、怕麻烦外,因在版权期内,若手续不齐,没有书面证据,还怕成了被告——侵犯了出版社的知识产权。与此经历类似的还有同一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阅读秩序》。
八年的版权期总算过了,于是有了这本增订版《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除了仍有市场需求外,出版增订版主要不是因为“敝帚自珍”,而是因为这些文章——即使一些类似时评的文章——中触及的诸多社会和学术问题依然存在;甚至,八年的时光更验证了当年的一些粗陋分析和预测。它们不合时宜,却因此没有过时。
但增订版与初版还是有较大区别。首先是校订了一些明显的错误,例如“制度”一文原副标题“马歇尔(应为马伯利)诉麦迪逊案的故事”;甚至被人转到网上,真可谓“谬种流传”。其次做了某些文字修改调整,力求明白流畅,一些文章增加了相关背景介绍,也恢复了某些文章发表时省略的某些注释。但最大的改动是文章的增减。“为什么‘送法上门’?”和“法律社会学调查中的权力资源”原先是当时设想中的《送法下乡》的两章,如今让它们归队,不再收入;初版的五篇书评文章已收入书评集《批评与自恋》,本来也不打算收入,但为保持整体结构,只删了两篇。增订版因此保留了原书11篇文章,新增了14篇论文、学术随笔和读书笔记。新增文章的追求、思路和风格与原书基本一致;也仍按原书结构大致分为三编:关注社会现实、反思法学和读书,尽管这三方面很难严格划分。想过改书名,但还是保留了,主要怕蒙读者多花钱。这样的交代可能有利于买书人的选择。
除了初版以及各文中致谢的朋友外,我想特别提一下北京大学出版社蒋浩编辑,谢谢他的大力督促;否则,惰性会一直拖住这个增订版的。
苏 力
2007年6月6日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