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们:他们继承了中华文明之气脉(《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01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4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先生们/《环球人物》杂志社编.—北京:现代出版社,2016.3
(《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
ISBN 978-7-5143-4590-2
Ⅰ.①先… Ⅱ.①环… Ⅲ.①名人-生平事迹-中国-现代 Ⅳ.①K820.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025375号
先生们(《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
编  者
 《环球人物》杂志社
责任编辑
 张霆 姚冬霞
出版发行
 现代出版社
通讯地址
 北京市安定门外安华里504号
邮政编码
 100011
电  话
 010-64267325 64245264(传真)
网  址
 www.1980xd.com
电子邮箱
 xiandai@vip.sina.com
印  刷
 三河市金泰源印务有限公司
开  本
 710mm×1000mm 1/16
印  张
 22.75
版  次
 2016年3月第1版 2016年3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143-4590-2
定  价
 45.00元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目录
季羡林:为学为人皆楷模
饶宗颐:一代通儒
任继愈:一生与名利无关
汤一介:儒者的光芒
杜维明:奥运让文明对话
汪曾祺:西南联大的“坏学生”
杨绛:这个时代最惦记的隐士
马识途:一书写了40年
金庸:另一支笔写时评
叶嘉莹:一辈子和诗词谈恋爱
莫言:高粱红了
周有光:110岁的热血青年
徐中玉:大学不能失语
杨宪益:翻译了整个中国
许渊冲:岁月困不住的人生
李文俊:“经典名著被遗忘了”
任溶溶:改变了中国的儿童文学
夏志清:学界“顽童”
柏杨:硬骨头文人
黄永玉:五重身份
李可染:画笔背后的辛酸
吴冠中:两个心愿都完成了
赵无极:作品一年卖出2.4亿
张仃:美术大师“背后的坚强梯队”
吴清源:一生一世一棋局
陈祖德:一位真正的弈者
尔宝瑞:天天和伟人面对面
钱学森:感天动地
朱光亚:生活中做事严谨像做物理实验
李小文:但愿老死文论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顾毓琇:曾和邓小平畅谈科教兴国
屠呦呦:非常诺奖之路
袁隆平:一粒种子造福世界
李振声:不愿做科学界的英雄
钱永健:爱玩危险游戏的诺奖获得者
高锟:诺贝尔奖是金婚礼物
丁肇中:就是要一直找到宇宙的边缘
欧阳自远:“嫦娥之父”
闵恩泽:大科学家的小日子
华罗庚:一生悲欢离合
谷超豪:杨振宁称赞他站在高山之巅
师昌绪:“好管闲事”的科学家
郑哲敏:爆炸传奇
李爱珍:“科学不能今天栽树明天摘果”
胡秀英:会走路的植物百科全书
茅以升:心中有另一座桥
王梦恕:大家都不说真话,社会就没希望了
梁从诫:梁启超之孙的“苦行僧”生活
吴良镛:诗意地居住为何这么难
陈志华:乡土建筑就是一部史书
季羡林:为学为人皆楷模
【人物简介】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季羡林先生生前曾撰文请辞头上的三顶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如今,他依然戴着这三顶桂冠走了。从20世纪初的山东临清,到清华的“四剑客”时代,从德国的哥廷根,到北大的数十年,不管是为学,为师,为友,还是为人父子,季先生终其一生都保持着淳朴的本性,为后来的学人树立了典范。
先生的学问是寂寞的
暑假的北大校园,显得有些冷清。季先生的灵堂设在百年讲堂。
姜景奎教授是北大印度研究中心副主任,也是季先生的学生,他则自谦为徒孙。笔者找到他时,他正在为季先生的追悼会做准备。他表示,自己只愿意给先生守守灵,干些实实在在的小事。
季先生首先是一位古文字学家。
“全中国的人都知道季羡林,说他是国学大师,可是他在国学上到底做了什么工作,却没多少人知道。这是件极其悲哀的事情。”姜教授正在为季先生撰写生平事迹,作为同是研究印度文化的学者,他很详细地介绍了季先生毕生的学术成就,而这些一直被我们忽略和漠视。“季先生的学术成果比较全的是在《季羡林文集》24卷本中,从来没有哪个媒体提过他24卷本的东西。”
季先生首先是一位古文字学家。他通晓十多种文字,大部分都是古代语言,而且是已经死亡、只以古文献的形式存在的语言,如梵语、巴利语、吐火罗语、半摩揭陀语等。季先生这方面的造诣之高在国际上是无与伦比的。
在印度学方面,季先生是奠基者又是建设者。他在研究印度语言的同时,还透过语言研究文学、宗教和历史的问题。他翻译了《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印度最著名的两大史诗。
在中国,目前西方中心论仍很得势。作为一个东方学家,季先生却一直在倡导东方文学跟东方文化的研究。在季先生眼里,东方的文学、文化和文明绝不次于西方,甚至高于西方。
季先生又是一位佛教学家。他从语言的变化来研究佛教史,这些是从佛教到佛教,从古汉语到英语研究不出来的。季先生还是东西交流史的专家。以前我们认为,中印文化的影响是单向的,只是印度文化影响中国文化,最明显的就是佛教。而季先生研究中印两国交往的《糖史》《丝绸史》,打破了定式,他认为中印文化的交流是相互的,绝不是单向的。在《糖史》中,他考证出红糖的制造是印度的发明,中国把它引进过来,并在红糖的基础上制出了白糖,又传回印度。
此外,他是翻译家,他是作家,也是思想家。
姜景奎历数了季先生的学术成就,却并不赞成称季先生为“国学大师”。他说:“他只是老老实实地做学问,他应该被称道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学识和治学的态度。可是被提得最少的,却恰恰是这部分。”
“这个时代,只能产生专家,不能产生大家了。”姜景奎说,“不过,大厦倾倒,地基永固。有了季先生给我们打下的地基,我们可以继续盖楼。”
季羡林曾居住的朗润园正是莲叶田田的时候。十五年前,季羡林把几枚洪湖的莲子敲开,投入楼前的湖水中,三年后,它们开花,便有了著名的《清塘荷韵》。又十二年后,荷花依旧寂寞地对影而落,如同一切喧嚣背后的冷清。 ............

书籍插图:
书籍《环球人物》 - 插图1
书籍《环球人物》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先生们:他们继承了中华文明之气脉(《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01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