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花园的哲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1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推荐序
德国作家威廉·施密德的《欲望花园的哲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阅读这本书是学习,也是享受,有的段落竟使我热泪盈眶。
说实话,福柯的思想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是比较难懂的,但是这本书却对福柯的思想和著述做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使一般读者都能读得懂,使比较有悟性的读者能够得到阅读的快感。
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曾经说过,福柯是一个难以归类的人物:他是一个非历史的历史学家,一个反人本主义的人文科学家,一个反结构主义的结构主义者。福柯的工作涉及好几个领域:历史,哲学,艺术,文学,心理学,社会学。
法国著名学者、福柯的朋友德勒兹则是如此评价福柯的:20世纪将被称作“福柯时代”。他对福柯评价如此之高,是否有偏爱之嫌呢?因为他是福柯的朋友。公允的办法是看看福柯理论的对手是怎么评价他的—福柯理论上的对手、法兰克福学派的著名学者哈贝马斯承认:“在我这一代对我们的时代进行诊断的哲学家圈子里,福柯是对时代精神影响最持久的。”显然,一个人的对手对他的评价,其可信度大大超过了他的朋友和追随者。
保罗·维尼说:“我认为福柯的著作的发表是我们世纪最重要的思想事件。”将福柯著作的出版视为重大的思想事件一点也不过分。当福柯在20世纪末叶辞别这个世界的时候,他的思想和著作所蕴涵的振聋发聩的力量改变了人们的观点,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世界,改变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纪。
通过这本解读福柯的书,读者可以大致了解福柯的思想脉络,甚至有可能激发出读者自己好好去读福柯著作的欲望。换言之,这本书是替那些想了解福柯又没有精力去读的人来读一读福柯,使他们跟随作者的阅读来了解福柯。或许他们也能像作者一样感受到福柯思想的吸引。到那时,他们就会自己去阅读。在我看来,这也是这本书的另一个可能的效果。
李银河2012年6月
前言
本书基于我在巴黎为期一年的研究经历。很久以来,我就在现代法国哲学的发展中,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中,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经验和感知,重新找到了自己的思想。我对米歇尔·福柯尤其感兴趣,他将哲学和历史编撰学联系起来,仅此一点,他就始终吸引着我。对他来说,历史领域是哲学反思的源泉和地点,而事实也证明了,这种联系对双方都有好处:哲学在材料方面得益,历史编撰学则在方法上大有收获。不过,福柯的哲学工作不仅超越了与史之间的界限,而且也超越了与诗之间的界限。他的哲学论述带有一种诗性之美,能让读者忘却哲学和诗艺之间的传统“界限”。诚如吉尔·德勒兹所言,在福柯达到的“那点上,哲学成了诗文”。
除此之外,这种哲学工作的现实性,即真正意义上的现实性,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再度辐合,这种政治维度,也让我觉得魅力无穷。在法国哲学中,尤其是在福柯那里,开始了关于现代性的讨论,至迟在经历了1968年的事件注1及其后果之后,人们就不得不希望进行这样的深入探究了。福柯的哲学活动是在这些事件的准备阶段和发展的氛围中开展起来的,他的思想就此而言是与整整一代人的经验相契合的。在福柯1983年以康德1784年《何为启蒙?》一文为题的演讲中,这种对现代性的拷问获得了其纲领性的形式。在我看来,恰恰对这种理论的接受在我国显得不是那么让人信服。
对福柯,我无缘亲炙。1984年6月25日,他出人意料地与世长辞,于是我只能去认识在他周围受他影响的人,却无法体验他影响人的活动本身。也就是说,我错过了一位聆听过福柯讲座的女士描述的东西:他“几近苏格拉底式的教学”、“极为严格的态度”以及“与此密不可分的周三上午那些讲座的魅力”。甚至福柯讲座的影响也似乎几近苏格拉底,人们会不由想起柏拉图《会饮篇》中的阿尔喀比亚德(Alkibiades),他称颂苏格拉底给人带来“忘我的快感”和“听众的净化”。福柯探究哲学的活动在诸多方面都与苏格拉底具有某种共鸣—包括他有时并不隐瞒,甚至公开表明自己开始时的天真幼稚。惊奇作为所有哲学的肇始,在此重新进入了视野。
福柯辞世之日,他8年前开始动笔的《性史》的第二卷《快感的享用》问世,它基于对古希腊典籍、包括对柏拉图对话集尤其是《会饮篇》的研读。柏拉图的《会饮篇》是一座古希腊哲学的丰碑,内容之广博令人叹为观止,当时我恰好对《会饮篇》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亲自将它译成了德语,因为毋庸置疑,翻译是最用心的阅读形式。这样一来,探讨本书主题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也就水到渠成了。
然而,我并无意以某种方式研究福柯对柏拉图《会饮篇》的阐释,而是打算先介绍这种阐释,然后从由此开辟的领域出发,着重关注柏拉图《会饮篇》中苏格拉底的讲辞,看看这一视角能带来多少新的发现。本书的开篇—“希腊之旅”—勾勒福柯早先的著述,涉及他对古典时期的研究以及他关于“生存美学”的构思。第二部分论述福柯关于古典时期“快感的享用”的理论。然后在此背景下,第三部分考察“欲望花园中诞生的哲学”。在本书最后部分的论文—“傲慢的苏格拉底”—中,笔者将探讨柏拉图《会饮篇》末尾阿尔喀比亚德对苏格拉底爱欲(Eros)的评价视角。也就是说,依据福柯早期的考古学著作而被称为“柏拉图爱欲考古学”的内容,一方面基于对福柯关于古典时期快感享用理论的简要论述,另一方面基于对《会饮篇》中苏格拉底发言的阐释—福柯《快感的享用》中理论的开发即以此阐释为使命。
是指1968年5月在法国巴黎所爆发的社会运动,又有“五月风暴”之称。整个过程由学生运动开始,继而演变成整个社会的危机,最后甚至导致政治危机。—译者
爱术与性学
早在1969年,福柯就宣布要写一部性的历史。在那时出版的《知识考古学》中,他在进行了一系列历史编纂的工作之后,从理论上突出了自己运用的方法手段,使之轮廓清晰,形成概念。在这部著作中,他将自己新开发的考古学方法的一种可能的运用,称为“‘性’的考古学描述”。注1一年后,他在1970年12月2日法兰西学院就职演说(他击败了保尔·利科,成为法兰西学院思想体系史教授)中,注2提及自己可能会去研究“性话语”的问题。注3这时,他还是主要打算研究与性话语相关的禁令,而在《规训与惩罚》一书问世之后,他却宣布“很想丢弃”这一构想了,注4并发表了《性史》的第一卷,名为《求知的意 ............

书籍插图:
书籍《欲望花园的哲学》 - 插图1
书籍《欲望花园的哲学》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欲望花园的哲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