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共和國:從洋茴香到鬱金,打開A-Z的味覺秘語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一盤辣椒,」蕾貝卡喘著氣說:「哦太好了!」她以為辣椒就如這個進口的名稱一樣,是很酷的玩意兒,現在這玩意兒就擺在她面前。「它們看來新鮮又翠綠,」她邊說,邊把一塊放進嘴裡。比咖哩辣,她的血肉之軀吃不消。她放下叉子,「水,老天爺,水!」她喊道。賽德利先生爆笑出聲(他是個粗人,在證券交易所工作,那裡的人喜歡惡作劇)。「它們都是貨真價實的印度貨,我向你保證,」他說:「森波,拿水給夏普小姐。」
——威廉.梅克比斯.薩克萊(William Makepeace ackeray)
《浮華世界》(Vanity Fair, 1848)
推薦序
期待已久的香料故事
單看書名就興奮得想買100本到處送人,這是多有意思的廚房話題啊!食物與食材的遷徙,是世界各種族入侵與文化交流的證據。就像2004年Virginia Pitts導演的短片Fleeting Beauty,印度女人在白種男友裸背上彩繪世界香料地圖,用10分鐘說完印度殖民血淚史,香豔刺激,卻飽含無法言喻的血脈疼痛。作者約翰.歐康奈(John O’Connell)幼年吃過印象深刻的坦都里雞(Tandoori Chicken)正是印度常見的香料掛爐烤雞。
我喜歡在翻譯書籍時躲到陌生城市,在隔絕狀態下專注到作者情境裡。有一回去紐約,行前跟朋友約法三章,我負責煮飯,朋友負責買菜,在翻譯完工前,我絕不上街。未料一下飛機進門,看見地板上高高堆放了尚未拆封的套書,朋友說這是給我用的,一大套倫敦出版的世界食物源流史。我每次關上電腦進廚房,朋友就隨便抽出一本,翻開一頁隨手一指,我就要變出一道從未嘗試過的菜餚。
有時,我竟蹲坐在廚房地板上,忘記做飯。這套文字書,涵蓋世界食材與菜餚的轉變軌跡,完全沒有圖片,卻讓人讀得津津有味,自行醞釀出想像的畫面來。
譬如,巴比倫人用胡蘿蔔葉入菜,從不吃根莖,直到歐洲鬧饑荒,才有了如今橫行全世界的營養蔬果,卻再也不吃香氣濃郁的葉子。於是,我在紐約蔬果店裡,經常買菜時大喊:「別動我的葉子!」菜販非常驚奇而好笑地說:「這能吃嗎?這裡多的是,都給你吧!」我只要我的。蘿蔔葉,無論白紅皆纖維過粗無法直接做菜,雖然香氣不同,都能用鹽軟化脫水後,切成細末,轉為最好的香菜,可以拌飯,也能取代蔥花烙蛋餅。若過多吃不完,還能整把掛在廚房裡晾乾,慢慢取用,泡水便能還原,也可以跟長得像洋蔥的大茴香(Fennel)一起煲湯,保證香濃清甜。
又如水果與海鮮入菜,是西班牙從加勒比海帶回歐洲的烹調方式,徹底改變了全球飲食的融合(fusion),等同一場烹飪革命。英國人從早午餐到上下午茶與宵夜,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點心影響,隨便一道菜,都能捕捉出錯綜複雜的典故來。
自從認識了食材歷史與地圖後,又進而對歐美超市滿牆任取的香料罐兒,產生極大的好奇。那一罐罐像小時候糖果店整齊排列的糖果罐,五彩繽紛又香氣迷人,簡直要把人看暈了,真想全部搬回家試試。就好像畫家進了顏料店,什麼顏色都在向你招手,全部擠在顏料盤上,才好愉快地動手塗鴉。
英國歷經大航海殖民時代,橫跨各大洲而受到多種族菜系影響,作者自幼在倫敦長大,對食物產生極大的好奇,既寫專欄且自己動手實踐,又研究世界烹飪史,信手捻來,說香料掌故,讓人看得食指大動,幻化出許多烹調的畫面來。
我常跟朋友說,食物的歷史與地圖可以讓人進廚房時,有參考的趣味畫面,做飯有了樂趣,自然會引出自己的創意來,融合不就是這麼來的嗎?有了這本《香料共和國》,我相信你走入廚房時,將增添許多想像的調味料來。就像我在舊金山遇到的西班牙饕餮說的,每次吃到好東西,大廚總是說:「用想像力做出來的。」
許多人說英國人不重視吃,我卻非常羨慕作者住在倫敦,大航海帶給英國的餐桌革命,讓作者有了世界風貌的飲食經驗,對食材源流史如數家珍,說香料說得如此完整而趣味橫生,既能當字典又激發人對香料有更豐富的想像,尤其對香料陌生的台灣人來說,看完這本書,再靠近超市香料架,便有會心一笑的親切感了。
作家 陳念萱
推薦序
那些「看不到」的,總是令人著迷
講到吃,那些「看不到」的,總是特別令人著迷:鼻尖繚繞的香氣、埋伏的味道、冷不防的回憶、意外得到的經驗、有趣的傳說和歷史故事……
搬到義大利居住前,我不會做菜,認識的香料大抵一樣,就是黑胡椒。在台灣,吃東西方便,做菜的機會少,外頭餐館小攤子林立,豐儉由人;若偶爾想體驗廚藝之樂,卻又不願從頭做起,超市裡不少半成品,買回家輕鬆可以變出好菜,「五香蒸肉粉」就是這麼一樣美好小物。
不過到了歐洲,就不是這麼回事了:人在異鄉,肚腹有兩種挑戰,不但得適應新國度的飲食,還必須懂得在胃犯鄉愁時,想辦法用當地的食材來滿足。
有天,我想吃粉蒸排骨。想當然,在義大利根本買不到有濃濃五香味的蒸肉粉;窮則變、變則通,一陣研究下,我發現「五香」其實是八角、丁香、肉桂(或桂皮)、小茴香、花椒(或白胡椒)五種香料;計畫把這五種香料分別買齊,按比例調配,看是否能解決問題。饞念的驅使下來到這一步,卻赫然發現新挑戰:超市根本買不到這些香料。問了幾個廚師朋友該上哪買?大家一致給的答案竟然是「藥房」。
***
家鄉「胃」照顧好了,還是不能喘息,因為適應新國度的飲食也讓我花了不少工夫。異地生活前幾年做靴子國料理,怎樣就是「少一味」:想做千層麵的白醬,買來麵粉、奶油、牛奶,依樣畫葫蘆做出來的白醬濃稠度夠、奶味有了,但肥軟潤滑的成品像件穿不挺的白襯衫,少了骨幹支撐,吃來煩膩。直到眼尖偷師,認真地觀察家裡的婆嬸姑嫂們怎麼做白醬,我才恍然大悟。
原來她們加了肉豆蔻!
這讓我大開眼界:來到義大利後,不但學到胡椒有黑白紅綠,而且每回看家裡的婆嬸姑嫂們做菜,都像使巫術一樣,總會加進一些我不認識的小粉末。快過年,我練習婆婆的手路菜,花一整個早上慢燉閹雞高湯,想在年菜桌上端出道地的閹雞高湯配義大利餛飩。但我的雞湯就是少了一味。
心有不甘,下樓問她,剛好老人家也在做同一道菜(光聞香氣就知道我的版本差了一大截)。把鼻尖伸進婆婆的大湯鍋,不死心追問,婆婆氣定神閒地撈出湯鍋裡的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香料共和國:從洋茴香到鬱金,打開A-Z的味覺秘語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