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未来会更好吗?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中国的未来会更好吗?/季羡林著.——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8.5
ISBN 978-7-5125-1032-6
Ⅰ.①中… Ⅱ.①季… Ⅲ.①散文集-中国-当代Ⅳ.①I26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052185号
中国的未来会更好吗?
作 者 季羡林
责任编辑 李璞
策 划 白丁
美术编辑 丁鉷煜
出版发行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经 销 国文润华文化传媒(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印 刷 三河市华晨印务有限公司
开 本 710毫米×1000毫米 16开
18.5印张 270千字
版 次 2018年5月第1版
2018年5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125-1032-6
定 价 42.00元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北京朝阳区东土城路乙9号 邮编:100013
总编室:(010)64271551 传真:(010)64271578
销售热线:(010)64271187
传真:(010)64271187-800
E-mail:icpc@95777. sina.net
http://www. sinoread.com
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
第一章 决定中国前途的中国精神
谈中国精神
中国的民族性
文化与气节
爱国主义
再谈爱国主义
沧桑阅尽话爱国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信念,一个主旨,一点精神
学术良心或学术道德
慈善是道德的积累
真理愈辨愈明吗?
论怪论
观秦兵马俑
虎门炮台
余思或反思(《牛棚杂忆》节选)
我写“我”
辞“国学大师”
辞学界(术)泰斗
辞“国宝”
第二章 未来世界,中华文化必将复兴
二十一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
只有东方文化能拯救人类
中国文化的内涵
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和谐”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西方不亮东方亮
东学西渐与“东化”
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
国学漫谈
“天人合一”新解
思想家与哲学家
我与东方文化研究
谈文学交流
研究中国文化应该把宗教考虑进来
第三章 中国青年与现代文明
中国青年与现代文明
希望在你们身上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勤奋、天才(才能)与机遇
莫让时间再怕东方人
我害怕“天才”
人生
再谈人生
三论人生
不完满才是人生
生命的价值
做人与处世
谈孝
爱情
公德
时间
第四章 我对未来的梦与希望,
梦游二十一世纪
梦萦未名湖
清华梦忆
一个预言的实现
我对未来教育的几点希望
对未来的悬思
我的怀旧观
迎新怀旧——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元旦感怀
大放光明
新世纪新千年寄语
第五章 那些真正的中国人
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一个真正的中国知识分子
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回忆陈寅恪先生
扫傅斯年先生墓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回忆梁实秋先生
回忆吴宓先生
西谛先生
悼念沈从文先生
怀念乔木
晚节善终,大节不亏——悼念冯芝生(友兰)先生
后记 父亲的梦/季承
自序 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
[1]
按我出生的环境,我本应该终生成为一个贫农。但是造化小儿却偏偏要播弄我,把我播弄成了一个知识分子。从小知识分子把我播弄成一个中年知识分子;又从中年知识分子把我播弄成一个老知识分子。现在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耳虽不太聪,目虽不太明,但毕竟还是“难得糊涂”,仍然能写能读,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仿佛有什么力量在背后鞭策着自己,欲罢不能。眼前有时闪出一个长队的影子,是北大教授按年龄顺序排成了的。我还没有站在最前面,前面还有将近二十来个人。这个长队缓慢地向前迈进,目的地是八宝山。时不时地有人“捷足先登”,登的不是泰山,而就是这八宝山。我暗暗下定决心:决不抢先加塞,我要鱼贯而进。什么时候鱼贯到我面前,我就要含笑挥手,向人间说一声“拜拜”了。
干知识分子这个行当是并不轻松的。在过去七八十年中,我尝够酸甜苦辣,经历够了喜怒哀乐。走过了阳关大道,也走过了独木小桥。有时候,光风霁月,有时候,阴霾蔽天。有时候,峰回路转,有时候,柳暗花明。金榜上也曾题过名,春风也曾得过意,说不高兴是假话。但是,一转瞬间,就交了华盖运,四处碰壁,五内如焚。原因何在呢?古人说:“人生识字忧患始。”这实在是见道之言。“识字”,当然就是知识分子了。一戴上这顶帽子,“忧患”就开始向你奔来。是不是杜甫的诗:“儒冠多误身”?“儒”,当然就是知识分子了,一戴上儒冠就倒霉。我只举这两个小例子,就可以知道,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们早就对自己这一行腻味了。“诗必穷而后工”,连作诗都必须先“穷”。“穷”并不一定指的是没有钱,主要指的也是倒霉。不倒霉就作不出好诗,没有切身经历和宏观观察,能说得出这样的话吗?司马迁《太史公自序》说:“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公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算了一笔清楚的账。
世界各国应该都有知识分子。但是,根据我七八十年的观察与思考,我觉得,既然同为知识分子,必有其共同之处,有知识,承担延续各自国家的文化的重任,至少这两点必然是共同的。但是不同之处却是多而突出。别的国家先不谈,我先谈一谈中国历代的知识分子,中国有五六千年或者更长的文化史,也就有五六千年的知识分子。我的总印象是:中国知识分子是一种很奇怪的群体,是造化小儿加心加意创造出来的一种“稀有动物”。虽然“十年浩劫”中,他们被批为“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修正主义”分子。这实际上是冤枉的。这样的人不能说没有,但是,主流却正相反。几千年的历史可以证明,中国知识分子最关心时事,最关心政治,最爱国。这最后一点,是由中国历史环境所造成的。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天没有虎视眈眈伺机入侵的外敌。历史上许多赫然有名的皇帝,都曾受到外敌的欺侮。老百姓更不必说了。存在决定意识,反映到知识分子头脑中,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爱国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管这句话的原形是什么样子,反正它痛快淋漓地表达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心声。在别的国家是没有这种情况的。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的未来会更好吗?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