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3000年的中国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枢纽:3000年的中国/施展著.—桂林:广西师范 大学出版社,2018.1 ISBN 978-7-5495-8608-0
Ⅰ.①枢… Ⅱ.①施… Ⅲ.①中国历史-通俗读物 Ⅳ.①K20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294673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广西桂林市中华路22号 邮政编码:541001 )
出版人:张艺兵
全国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 mm ×1 240 mm 1/32
印张:22.5 字数:500千字
2018年1月第1版 2018年1月第1次印刷
印数:00 001~60 000册 定价:99. 00元
目录
版权信息
序
导言 十字路口的大国与历史热
绪论
壹哲学篇:中国历史哲学纲要
贰社会学篇:历史演化的动力机制
上篇 作为“中国”的世界
第一章 地理与历史
第一节 中原
第二节 草原
第三节 过渡地带
第四节 西域
第五节 雪域
第六节 西南
第七节 海洋
第二章 第一轮历史大循环:封建社会
第一节 三轮大循环
第二节 脱于混沌,封建初成
第三节 封建的巅峰与瓦解
第四节 思想的自由奔流
第三章 第二轮历史大循环:豪族社会
第一节 中原帝国与草原帝国
第二节 塞北的精悍气血与江南的衣冠礼乐
第三节 普遍帝国及其瓦解
第四章 第三轮历史大循环:古代平民社会
第一节 精神的自我超越
第二节 特殊帝国及其蜕变
第三节 大陆普遍帝国及其绝唱
下篇 内在于世界的“中国”
第五章 从古代向现代的转型:帝国余晖
第一节 世界市场背景下的诸多新要素
第二节 帝国的中兴与终结
第三节 从普遍帝国到普遍人民
第六章 进行中的第四轮历史大循环:现代平民社会
第一节 革命与战争的正当性
第二节 远东的力量格局
第三节 民族主义的外与内
第四节 共产主义对民族主义的超越
第五节 从宪法制到宪法典
第七章 中国经济的崛起与世界秩序的失衡
第一节 中国经济崛起的奥秘
第二节 世界秩序的变迁与失衡
第三节 全球治理秩序之变迁
第四节 “文明的冲突”与普遍秩序的演化
第八章 世界历史民族的精神自觉
第一节 精神如何自觉?
第二节 大国的自我超越[708]
第三节 “中国的世界”与“世界的中国”的合题
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序
施展送来他的大作,希望我给他的新书作序。
施展是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组织的学术共同体“大观”团队的成员。我2007年应邀担任世观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那时我就提议研究院要发现、扶持青年研究人员,组建有持续性的青年研究团队。“大观”团队自2008年开始运行,就一系列课题进行了持续研究,包括重新认识中国的周边世界,重新理解中国成长的世界历史意义。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大观”团队近期的研究重点,落在了对中国革命的伟大成果向现代国家转化的历史过程的研究上,开辟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国家理论”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大观”团队的年轻人还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未来的世界秩序是由中国加入这个秩序的过程所塑造的,中国的成长与转型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实现。我非常欣赏和支持这个观点,这个观点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的,也是符合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奋斗历史的。
施展在“大观”团队中,非常用功,多次深入到实际工作当中,览群书,行列国,积累了见识,逐渐形成了有他自己特点的一系列见解。现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把这些观点系统地扩展为约50万字的一部专著,值得庆贺。
在此书中,施展试图在一种新的全球史视野下,重新理解传统中国以及以中国为文明核心的东亚世界的历史;并把这个东方世界与西方世界的相遇作为伟大的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考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他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及其观念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世界观念,促使中国的现代化转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推动着中国高速成长,中国力量正在融入并重组世界秩序。作者在书中详细分析了这个宏大历史过程的内在机理。看得出来,作者有意避开了传统或经典的通史叙述方式,而以政治统治和社会治理的秩序演变为线索,以秩序构成诸要素的分析作为全书的主要内容,形成了气象壮阔的论述格局。当然,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中国通史,也不是专门的政治学著作;这是这一代青年人在大时代进行大构想的一个可贵的尝试。
无论如何,世界已处于根本变化之中,互联互通,人工智能,亚非几十亿人民蓬勃发展,此长彼消,旧的世界观国家观正在瓦解,新的世界观国家观正在走上前台,引导全球秩序的新格局。对于这种新格局的认识,需要有新的理论努力和勇气。正如傅莹同志在今年的瓦尔代会议上引征施展的观点后所言:“超越地缘政治既是中国发展的切身体会,也是世界发展的潮流所向。未来,世界各国应该携手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是退回到地缘博弈的格子里去。”[1]
施展在书中提出一系列设问,也提供了相应的回答。其中肯定会有很多会引起争议和讨论。我一向支持这样可以引起讨论争议甚至批判的文章,这样我们的思考才可以精进。当然同时我也希望施展要不断修正发展自己的思考和理论,因为这部著作的主题甚为宏大,应当在争议讨论中发展,以虚心求真务实的态度持续研究下去。期待以后还可以看到修订版。
在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同志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历史判断。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不仅要求执政党提出新的思想、新的方针路线,还向我们中华民族提出了新的理论思维的任务。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一个民族的新的理论思维就是这个民族青年一代的理论思维。我这一代人,饱经国运沧桑,目暏历史曲折,深感理论思维薄弱,民族尚处追赶途中,容不得半点骄傲与松懈。万望青年一代学者,屏息聆听历史的脚步声,苦思冥想,深思熟虑。伴随着国家强盛,民族也达致理论成熟,这也正是施展在书中所提到的世界历史民族的双重含义吧。
导言 十字路口的大国与历史热
最近几年,中国兴起了历史热。图书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从各种视角重写中国史的著作,既有国人的著作,也有译著;既有传统式的史学著述,也有跨学科的历史研究,并且往往都出人意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枢纽—3000年的中国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