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大古典小说识要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8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六大古典小说识要/张锦池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博雅文丛)
ISBN 978-7-02-010013-2
Ⅰ.①中…Ⅱ.①张…Ⅲ.①古典小说-小说研究-中国Ⅳ.①I207.4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155627号
责任编辑 王 苗 徐文凯
美术编辑 赵 迪
责任印制 李 博
出版发行 人民文学出版社
社 址 北京市朝内大街166号
邮政编码 100705
网 址 http://www.rw-cn.com
印 刷 中国农业出版社印刷厂
经 销 全国新华书店等
字 数 430千字
开 本 880毫米×1230毫米 1/32
印 张 19.25 插页2
版 次 2013年8月北京第1版
印 次 2013年8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978-7-02-010013-2
定 价 45.00元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图书销售中心调换。电话:01065233595
张锦池简介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一部打开了的民众心史一 一个值得注意的历史现象
二 一部打开了的民众心史
三 一种深沉的失落感
第二章 一曲“三本”思想的赞歌一 说给有志王天下者听的英雄史诗
二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心为立国之本
三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人才为兴邦之本
四 “汉界楚河,唯智胜也”:战略为成败之本
第三章 一部中国式的古典主义杰作一 引言
二 创作原则:俯仰史册,激扬理性
三 题材选炼:缘史通志,谱写史诗
四 人物塑造:博采雅俗,因材成型
五 谋篇布局:网状形态,传记组合
六 结论和馀论
第四章 智勇仁千古一贤一 引言
二 从“街亭之失”说诸葛亮的用人
三 从“空城之计”说诸葛亮的知人
四 从“马谡之斩”说诸葛亮的为人
五 简短的结论
第五章 乱世忠义的悲歌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啸聚”不忘“廊庙”
三 “顺天”出于“护国”
四 “颂圣”亦是“诮圣”
五 以“忠义人”的襟怀写“忠义人”
第六章 “群山万壑赴荆门”一 小引
二 说“群山”:一百零八将的行踪
三 说“主脉”:宋江其人的人生道路
四 说“荆门”:前为梁山泊,后为蓼儿洼
第七章 论《水浒传》的神道设教问题一 引言
二 说英雄人物的神性与魔性问题
三 说“神谕”和“圣谕”亦即作者的自谕
四 说神道设教在叙事结构中的作用
五 结论和馀论
第八章 千古蓼洼埋玉地 落花啼鸟总关愁一 势成鼎足的三说
二 宋江是怎么“落草为寇”的
三 宋江是怎么“把寨为头”的
四 宋江是怎么“接受招安”的
五 宋江接受招安后的结局如何
六 简短的结论
第九章 宗教光环下的尘俗治平求索一 引言
二 朝圣宗旨与价值观念的蜕化
三 负债意识与感恩情结的易位
四 公义观念和立身之道的嬗变
五 灵山就在孙悟空的金箍棒上
第十章 天下治乱 系于用人一 明清以来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说法
二 玉帝、老君、佛祖对美猴王的态度
三 观音对美猴王的态度
四 天下治乱,系于用人
第十一章 以个性心灵解放为基础的文艺开山作一 “附辞会义,务总纲领”
二 横云断岭式的三层构架
三 金线贯珠式的结构形态
四 彩线亦金线的美学效应
五 形象体系构成的立新场
六 人物刻画方法的开生面
七 腊梅之美其所以为美
第十二章 论孙悟空的血统及其演化一 问题的追溯与成果的反思
二 说孙悟空的形象孕育于道教猿猴故事的凝聚
三 说孙悟空的形象发展于释道二教思想的争雄
四 说孙悟空的形象定型于个性解放思潮的崛起
五 孙悟空和贾宝玉比较研究识小
第十三章 论《金瓶梅》的结构形态与创作思想一 小引
二 说以“金”兴
三 说以“瓶”盛
四 说以“梅”衰
第十四章 论《金瓶梅》的艺术构思与人伦哲理观念一 小引
二 说《金瓶梅》的以“悌”起、以“孝”结的由来
三 说兰陵笑笑生对“君子之邦”的呼唤
四 说兰陵笑笑生对“小人之肆”的鄙夷
五 小结
第十五章 艳歌当哭 意主讽世一 小引
二 说西门庆获蔡京之庇而兴
三 说西门庆得蔡京之宠而盛
四 说西门庆和蔡京同运而亡
五 结论和馀论
第十六章 是时代悲剧,还是人间喜剧一 引言
二 从作品的描写对象来说
三 从作品的艺术构思来说
四 从作品行文如绘来说
五 结论和馀论
第十七章 论吴敬梓笔端的一代人不如一代人现象一 小引
二 说平民子弟一代人不如一代人
三 说世家子弟一代人不如一代人
四 说士风一代人不如一代人
五 说官风一代人不如一代人
六 说民风一代人不如一代人
七 结论与馀论
第十八章 论吴敬梓心目中的“理想国”一 引言
二 道德规范:“敦孝悌,笃忠恕”
三 政治纲领:“以仁义服人”
四 经世之务:“礼乐兵农”
五 士林学风:“清议”与“致用”并举
六 文化沿革:缅怀三代之治
第十九章 以纪为经 以传为纬一 百年来几种主要说法
二 关于“时间顺序”说问题的补说
三 关于“功名富贵”说问题的补说
四 关于“连环短篇”说问题的补说
五 结论和馀论
第二十章 是苦痛地求索未来,还是悲怆地缅怀三代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说《儒林外史》的思想意蕴
三 说《儒林外史》的天良内涵
四 说《儒林外史》的文化传承
五 馀音
第二十一章 论《红楼梦》与启蒙主义人性思潮一 引言
二 美——人的仪表
三 美——人的才智
四 美——人的情欲
五 美——人的本性
六 简短的结语
第二十二章 论《红楼梦》的三世生命说与两种声音一 我对书中神道问题的基本看法
二 非因神设事,是以事设神
三 一支王道曲,千红无孑遗
四 “四大皆幻设,唯情不虚假”
第二十三章 借得山川秀 添来景物新一 引言
二 从芳官的耳环说起
三 从人物安排上说起
四 从章回布局上说起
五 从重大关目上说起
六 从情节线索上说起
七 从通部格局上说起
八 结论
九 馀论
第二十四章 “今古未有之一人”一 引言
二 贾宝玉叛逆思想的主要特征
三 贾宝玉叛逆思想的社会基础
四 贾宝玉叛逆思想的发展历程
五 贾宝玉叛逆思想的文化沿革
六 贾宝玉叛逆思想的历史限度
七 后四十回的贾宝玉
附录一曹雪芹生年考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六大古典小说识要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