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学校:阿兰·德波顿的生活哲学课(套装共5册)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4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总目录
人生学校:理想的工作
人生学校:美好的品格
人生学校:平静的力量
人生学校:爱情的真相
人生学校:微小的幸福
版权信息
人生学校:理想的工作
A Job to Love
作者:[英] 人生学校(The School of Life)
译者:王绍祥
出品方:未读·生活家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一 何为理想工作
二 孤独的探寻者
第二章 设立目标的障碍
一 使命的迷思
二 想法模糊
第三章 工作之乐趣
一 分清所爱
二 走出痴迷
三 输出/输入的困惑
四 工作为何物
第四章 障碍与顾虑
一 家庭工作模板
二 纠正父母的思想
三 成功之危险
四 自信与内心的声音
五 完美主义陷阱
六 责任陷阱
七 冒充者综合征
八 工作投资陷阱
九 妄自菲薄症
十 进化,而非革命
十一 死亡的振奋力量
第五章 慰藉
一 快乐与期望
二 自我同情
三 一种工作远远不够
四 再陷爱河
五 足够好的工作
返回总目录
A Job to Love
理想的工作
圆满的人生不仅需要一份称心如意的爱情,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要拥有一份自己热爱的职业。遗憾的是,了解自我、知道自己要把精力投向何方却比登天还难。为了帮助大家走出困境,我们撰写了《理想的工作》一书,它将指引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帮助我们找到合适的工作。本书秉持同理心,重在务实,它将指引我们及早发现我们真正的天赋所在,在为时未晚之前厘清原本纷繁复杂的欲望和抱负。
第一章 引言
一 何为理想工作
我们相信一定能找到这样一种工作:看在钱的分儿上,我们不仅可以忍一时,甚至可以忍一世,而且其目标之高尚、同事之情谊、创造之活力也令我们心驰神往—这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非同寻常但又最司空见惯的特征之一。我们应当孜孜以求,只为找到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这种崇高的理念在我们看来毫无奇怪之处。
或许很多人也有同样的愿望,拒绝承认这种愿望既不平常,也不易实现和持续下去。我们唯有集中脑力、时间和想象力探究其潜在的复杂性,才有可能实现这种愿望。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否热爱工作”这种问题听起来既可笑又奇葩。我们耕作土地、放牧牲畜、下井采矿、倾倒马桶。我们承受着苦难。农奴或小农只能期待些许令人满足的时光,可就连这一星半点的时光也仅仅存在于劳作之余:来年收获的中秋时节,或是长子的大喜之日—而此时长子年仅6岁!
与之相对应的假设是:等我们赚够了钱,就不用工作了!在欧洲,古罗马知识阶层的工作理念曾独领风骚数百年。他们认为,一切有偿工作就其本质而论都是可耻的。值得注意的是,古罗马人用“negotium”一词表示“公务”,其字面意思是“无趣的活动”。这个词很能说明问题。休闲(无须辛苦劳作,可能再打打猎、宴宴客)被视为幸福生活的唯一基础。
然而,中世纪末时发生了一个显著的变化:一些人开始为了钱和成就而工作。最早追求这种非凡目标并取得成功的人之一的是威尼斯艺术家提香(Titian,约1489—1576)。一方面,提香在工作中获得了创作的乐趣—他热衷于捕捉光线落在袖子上的感觉,或是揭开隐藏在友人笑容中的秘密;但与此同时,他也给这种乐趣添上了一丝异样的色彩—他对优厚的报酬极感兴趣。在洽谈画作供应合同时,提香十分精明。为了提高产出(以及边际利润),他创设了一种工厂体系,请了一些助手,让他们参与到生产的不同环节。比如,他专门从维罗纳请了5个年轻人画窗帘。工作应该也必须是你所爱,而且应该是体面收入之源—提香是这一意义深远的新思想的首倡者之一。后来,这一革命性思想逐渐风靡全世界。现在,它已经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雄心壮志,左右着巴尔的摩的会计或是伦敦莱姆豪斯区的游戏设计者的希望与悲伤。
提香将一种复杂的元素引入了现代精神世界。先前,你可能是为追求自我满足感而工作,或者像业余人士一样不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酬劳,要么就只是为了钱而工作,不太在乎自己是否真正享受这份工作。而现在,随着新工作理念的出现,二者都已无法为人们所接受了。人们要求把挣钱和内在成就感这两个目标合而为一。从本质上来说,好工作一能深入内心最深处挖掘自我,二能创造出满足个人物质需求的产品或服务。这一双重要求给现代生活提出了一个特殊的难题,即我们必须同时追求这两个非常复杂的目标,尽管实现两个目标的统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一方面要满足精神需求,另一方面要为物质生存埋单。
有趣的是,我们极力追求精神和物质统一的远大目标并不局限在理想的工作上,爱情也与此有很多相似之处。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有相当长一部分时间里,人们认为一个人理应爱他/她的另一半(而不仅仅是容忍)。这种想法简直匪夷所思。婚姻就其本质而论,无非出于实用的目的:把相邻的地块联结在一起,找一个擅长挤牛奶的人或者可以为你生一窝健康孩子的人结婚。浪漫的爱情或许只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存在:它可能是15岁那年仲夏留下的美好记忆,也可能是第7个孩子出生后,和一个并非自己另一半的意中人共同追求的美好情愫。在1750年左右,人们的爱情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开始对另一个远大的理想—因爱而婚—萌生出兴趣。一种新的希望开始让人们魂牵梦萦,即:哪怕是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一个人仍可和另一半相互仰慕、相互欣赏、彼此找到共鸣。于是,爱情与婚姻水火不相容的观念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也更为复杂的理想婚姻:因情生爱,因爱而婚。
现代世界是建立在对事物分久必合充满期待和愿景之上的:金钱与创造性成就可以并存,爱情与婚姻有望共生。这是宽宏的理念,奉行的是民主精神,其对人类所能取得的成就寄予厚望,对过往的苦楚予以断然摒弃。但在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的过程中,其结果也可能是灾难性的,因为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它们还会滋生躁狂情绪和被害妄想症,徒增强烈的颓丧感。我们喜欢用远大的新标准来评判自己的生活,又往往因为达不到这些新标准而大为沮丧。
尽管我们为自己设定了如此宏伟的目标,我们却总是暗示自己实现这些目标本质上并不难,因此事情就变得更加复杂了。我们猜想这无非就是跟着感觉走而已。 ............

书籍插图:
书籍《人生学校:阿兰·德波顿的生活哲学课(套装共5册)》 - 插图1
书籍《人生学校:阿兰·德波顿的生活哲学课(套装共5册)》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人生学校:阿兰·德波顿的生活哲学课(套装共5册)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