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诗谜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2mb。
书籍内容:

原序

我对于李义山的诗,素来没有研究过。偶然读到《圣女祠》、《拟意》
等篇,疑惑义山有和女道士宫嫔恋爱的事迹,因此引起我研究他的诗集的兴
味,陆续考证,不意竟积成了一本七万余字的小册子。

最初时和几个朋友讨论这个问题,张君鹤群便赞成了我的话,加以他
自己的考证,做了一篇《李义山与女道士恋爱事迹考证》发表在东吴大学廿
五周年纪念会所刊行的《回溯》上。但他对于义山和宫嫔恋爱说,仍然怀疑,
别人也觉得我的假设是太荒唐了。

但我愈研究义山的诗,愈觉他有和宫嫔恋爱的事实。不过这些事实被
他故意埋藏了,却又安置了一定的标识,教人自去辨认。竟如一座矿山,那
些《锦瑟》、《拟意》等诗,便像透露在山面上的矿苗。

我无意中拾着一块矿苗,已掘着些东西出来了。对于第二块拾着的矿
苗,当然不忍抛弃,于是我想动手来做一番大发掘的工作。

不过我的功课很忙,虽然预定了工作的计划,竟无暇实行。直到今年
寒假里,才偷空写了一篇万余字的稿子。

那篇稿子本想发表出去,但自己读了一遍,觉得还有许多疏漏的地方。
于是又搜罗了许多书,课余之暇,便钻在故纸堆中研究。果然又发现了许多
新的证据,还有些我自己认为大胆的假设,也证实了一部分。

譬如我最初读到义山《天平公座中呈令狐公》诗,便假设唐代大部分
的女冠带点娼妓性质,后果于鱼玄机诗集及唐人赠女冠诗中寻出这样的证
据。但最后读《北梦琐言》和谢无量《妇女文学史》也有像我所说的话。我
虽自愧读书太少,几乎于无意中拾了他人的牙慧,然而因此也知道我考证时
所走的道路,还没有十分错,又颇以自慰。

我又曾假定庄恪太子之死,有自杀的嫌疑。不多时翻阅《通鉴》,果然
有些古人也以此为疑。

新旧唐书都没有提王德妃的下落。他们于开成三年议废太子时,犹有
太子以母宠衰,杨贤妃日夜诬谮,亦不能辨别等语,好像德妃那时还在。但
我在义山和宫嫔恋爱的时间来考证,武断王德妃死在开成元年秋间。后阅《通
鉴》果有“德妃已谮死..”之说,虽然仍未证明王妃死时年月,但她总算
死于议废太子之前,与我假设相合。

我这编文字,大半是由义山诗中考证出来的,旁证还苦太少,错误自
然不免。即说全篇种种假设,都是错误的,也说不定。不过千余年来对于义
山无题诗已有许多种不同的解释。

我这种解释算聊备一格罢了。

我希望读者读了这本小册子后,自己去研究义山的诗,自己去寻新的
证据,创造新的假设,使千余年来号称隐僻晦涩的李义山诗,有一种明白精
确的注解。

一九二七、四、五于苏州

引 论

李义山的诗素被人视为隐僻,而无题诸作,更为难解。中国文学界对
于义山无题诗的见解,向来可分为三派:第一派 以为义山诗的隐僻,可以
不解解之。而且义山诗的优美,便藏在这暖昧隐僻之中,如果说穿,反成嚼
蜡。高S《唐诗品汇》说:“晚唐杜牧之之豪纵,温飞卿之绮丽,李义山之
隐僻,许用晦之对偶,晚唐变态之极也。”这是俨然将“隐僻”当了义山诗
的特色。近人梁任公于其《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一文中也说:“义山
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一句
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
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我们若还承认美
的价值,对于此种文字,便不容轻轻抹煞。”这也主张以“隐僻”为赏鉴义
山诗的标准。因其隐僻,便觉他的诗寄托遥深,因其隐僻,便觉得他的诗含
有一种神秘性,读了才能发生我们的美感。

第二派 直率地断定义山诗的隐僻,是他才力不足的表现。《蔡宽夫诗
话》说“义山诗合处信有过人者,若其用事深僻,语工而意不及,自是其短,
世人反以为奇而效之。故**体之弊,适重其失..”毛西河也曾说义山特庸
下之才,以可解不可解之辞,文其浅陋。

第三派 以为义山无题诸作,晦涩难解之词,正如《楚辞》中的美人
香草,古诗的托夫妇以喻君臣。于是后来笺注义山诗集的人,刻意推求,务
求深解,使那些绝好的恋爱纪事诗,都变成了寄托。《四库全书提要》所谓
“..以为一字一句,皆属寓言,穿凿愈甚,真意愈晦。”冯浩注义山诗便
犯了这个毛病。又以为义山的艳诗,都是巴望令狐**提挈的寓言,最可笑的
《圣女祠》五排一首,冯氏说为追悼令狐楚而作。诗中“行骑裁寒竹,”将
“寒竹”解作“哭丧棒”已经够滑稽了;“惟应碧桃下,方朔是狂夫,”冯氏
便说是义山属望令狐**提拔的铁证,因为《西王母传》,王母曾呼东方朔为
窥牖小儿,令狐**是楚的儿子。义山所云方朔即窥牖小儿,而小儿即影射“子”
字云云,岂不更是可笑;胡适先生曾骂“无边落木萧萧下”为大笨谜,我说
冯氏这种转弯抹角的解释,也可说是一种大笨谜。

千余年来义山的诗,被上述三派的人,闹得乌烟瘴气,它的真面目反
而不易辨认。今年我读义山的诗,读到《圣女词》、《无题》等作,因为历来
旧观念蒙蔽了我的眼光,我也说义山的诗天生是晦涩的,不必求什么深解,
所有香艳之词,也无非是他在寄托自己的身世遇合之感罢了。但后来我读了
《碧城》、《玉山》等诗,便有些疑惑起来。因为这些诗里都充满了女道士的
故事;若义山与女道士没有深切的关系,为什么一咏之不已,而再咏之,再
咏之不已,而三咏四咏之呢?于是我根据了这一点怀疑的念头,用心将义山
诗集细读一遍,才发现了一个绝大的秘密。原来义山的《无题》和那些《可
叹》、《一片》,有题等于无题的诗,不是寄托自己的身世,不是讽刺他人,
也非因为缺乏做诗的天才,所以用些怪僻的文词和典故,来炫惑读者的眼光,
以文其浅陋;他的诗一首首都是极香艳,极缠绵的情诗。他的诗除掉一部分
之外,其余的都是描写他一生的奇遇和恋爱的事迹。

我说到这里,知道必有人要问:恋爱之事,虽为旧礼教之所讳言,但

严厉的教条,究竟束缚不了文人的思想。像和义山同时的温飞卿、韩,后
来的王次回,不都喜为风流侧艳之词吗?不都公然赞美恋爱吗?为什么义山
偏就扭扭捏捏说些若明若晦的话头,教人捉摸不定呢?这个问题似乎很有理
了。但我可以回答:义山用这样隐晦涩僻的笔法,来写他的恋爱,非惧见讥
于清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玉溪诗谜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