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典故为人处世的故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前言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
典故在今天得到很多人的喜欢,家族不断壮大,是因为它语言凝练、涵义丰富,每个典故的背后都包含着一个或扣人心弦、或感人肺腑、或发人深省、或耐人寻味、或沁人心脾的故事。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汉朝的《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典故依据《辞海》解释:一是典制和掌故;二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典故中的典是典籍的意思,顾名思义,典故也可解释成典籍中的故事和词句。因此,它偏重书面化、正规化,是正统文学的一个分支。典故运用很精炼的语言概括了整个故事的大概,以成语等固定的词或短语约定俗成了下来。譬如刻舟求剑、掩耳盗铃、守株待兔、邯郸学步、画蛇添足等等,令人一目了然,一读题目就知道是什么意思,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所以,典故通常与成语紧紧联系在一起。成语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过程中形成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成语典故是汉语词汇中的特殊部分,它们结构简练、含义丰富,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但是,许多成语典故中,字面上不易准确理解,必须认真加以查考。这是成语典故逐渐被人们遗忘和弃用的主要原因。
典故的来源大致有三个:一是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如传说古时候有个叫嫦娥的女人偷吃了长生不老的药,但她吃的多了点,就不由自主地飞到月亮上去了。这就是典故“嫦娥奔月”的由来;二是来源于一些历史书上或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如古代有个叫谢灵运的诗人,说世界上所有人的才华加起来要有十斗的话,曹植一个人就占了八斗。他自己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后来人们就称才华超出普通人很多的人为“才高八斗”;三是来源于佛经、圣经等宗教书上的故事、人物、礼仪等。如“天女散花”这个典故来源于佛经,后来常用来形容下雪、落花的情形。“替罪羊”这个典故来源于圣经,喻指为代替别人承担过错的人。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百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浩如烟海的典故大家庭中,很多典故虽然大家用惯熟悉了,但往往有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们平时在阅读、写作等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典故的典源和释义。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让我们活学活用,边学边用,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掌握丰富的中华典故吧!
本套《中华典故故事全集》全部精选我国著名典故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主要包括《中华典故治国安邦的故事》、《中华典故修身律己的故事》和《中华典故为人处世的故事》等三册,书中每个典故都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悍,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第一章社会世情
抱头鼠窜
“抱头鼠窜”今用以比喻急忙逃走时的狼狈相。
此典出自《汉书·蒯通传》:“始常山王(张耳)、成安君(陈余)故相与为刎颈之交,及争张黶、陈释之事,‘常山王(张耳)奉(捧)头鼠窜,以归汉王(刘邦)’”。
楚汉相争时,曾跟随项羽的韩信看到项羽有勇无谋,又用人不当,便投归了刘邦。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刘邦重用了韩信。在刘邦和项羽在荥阳、成皋间对峙时,韩信率军抄了项羽的后路,破赵取齐,占据了黄河下游地区。后被刘邦封为齐王。
这时,有一个叫蒯通的人来见韩信。他对韩信说:“楚汉相争已经几年了,可还是这么僵持着,他们之间到底谁会胜利谁会失败,大王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你不如谁也不帮,谁也不靠,以齐地为根据地,和他们三分天下,然后再图谋统一全国。”韩信听完荆通的这番话,说:“汉王对我这么好,我怎么能忍心背叛他呢?”蒯通说:“当初常山王张耳和陈余是割了脑袋都不变心的好朋友,可是张耳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抱头鼠窜,投靠了汉王,并借汉王之兵消灭了陈余。现在大王和汉王的交情不一定就比张耳和陈余的交情深。古人说得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大王的功劳太大,汉王没法赏您,大王的威名只能让汉王担心害怕。我真替大王担心啊!”虽经蒯通反复劝说,韩信始终不肯背叛汉王。
后来,刘邦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但韩信却以谋反罪被吕后诛杀。临死前,韩信感叹地说:“我悔不该当初不听蒯通的劝告,以致死在妇人小子之手。”
八面威风
“八面威风”形容威势很盛,威风十足。
此典出自明代董彀《碧里杂存》卷上:“厥明发舟,老叟举棹口中打号子曰:‘圣天子六龙护驾,大将军八面威风。’圣祖元旦得此吉语,喜甚。”
元朝末年,朝政腐败,天下大乱。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地,天下百姓被迫拿起武器来战斗,他们发出了共同的呼声:“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从公元1337年开始,便接连出现了不可遏止的人民起义浪潮。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明太祖)也在家乡招兵买马,同乡人徐达等七百余人加入起义队伍。不久,朱元璋就拥有了一支二、三万人的军队,也有了很大声势。当初,当朱元璋领兵攻下安徽和阳后,想继续南下进攻江南。在过年那天,他与大将徐达乘上小船,准备渡江。
天亮开船的时候,撑船的老头儿举起船桨,嘴里喊起号子说:“圣明的天子有六龙护驾,大将军八面威风,威势很盛”。当时,朱元璋并没有当上天子,不过他觉得,在过年的时候听到这种话,也是非常吉利的,不禁喜出望外。后来,他果然起义成功,当上了天子。
暴跳如雷
“暴跳如雷”表示急怒得蹦跳呼喊,好像打雷一般猛烈,形容人又急又怒的样子。一般含贬义。
此典出自《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性情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刘兰芝十七岁那年嫁给焦仲卿为妻。她到焦家上侍公婆,下抚弟妹,处处殷勤周到。但是,她的婆婆性情古怪,苛刻凶狠。她规定刘兰芝每天除了做家 ............

书籍插图:
书籍《中华典故为人处世的故事》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华典故为人处世的故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