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克维奇选集4、5:洪流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7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书籍信息
书名:显克维奇选集4、5:洪流
作者:[波]显克维奇
译者:易丽君 袁汉镕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版次:2011年12月第一版
ISBN:978-7-0200-8734-1
一校、排版:Stuck
;二校:小龙卷风
前言
《洪流》是波兰作家亨利克·显克维奇的鸿篇巨著——历史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家以1655至1659年波兰抗击瑞典入侵的历史为题材,展示出一幅幅兵连祸结、雨骤风狂的时代画卷。三部曲的第一部《火与剑》,描写的是1648至1651年间,乌克兰贵族赫麦尔尼茨基勾结克里木汗国,发动哥萨克叛乱,在当时波兰的东部疆域进行的一场既是内战,又是外战的血雨腥风的战争。《火与剑》于1884年在华沙首次出版了单行本。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伏沃迪约夫斯基骑士》于1888年在华沙出版,作品以1668至1673年波兰–土耳其战争为历史背景,集中再现了前两部小说中的英雄人物之一——小个子骑士伏沃迪约夫斯基——保卫共和国南部边城卡缅涅茨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三部曲以其宏伟的规模,磅礴的气势,如诗如画的壮丽场景,一波三折、高潮迭起的故事情节,丰富多彩的人物肖像画廊,而进入世界文学经典的宝库。1905年瑞典文学院为表彰显克维奇“作为一个历史小说家的显著功绩和对史诗般叙事艺术的杰出贡献”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魏尔生在授奖辞中曾用大量篇幅对三部曲作了中肯的分析和高度的评价,指出显克维奇在历史小说创作中取得的成就“既巍峨高大,又浩瀚广阔”;特别强调“他的史诗风格更是达到了艺术上绝对完美的地步。他那种有着强烈的总体效果和带有相对独立性插曲的史诗风格,还由于它那朴素而引人注目的隐喻而别具一格”;称赞三部曲大量出色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举例说像扎格沃巴“这样的人物将永远在世界文学的那些不朽的喜剧性格画廊中占有一席之地。他完全是一个独创性的人物”。
17世纪中叶是波兰贵族共和国由极盛走向衰亡的转折时期。早在1386年波兰和立陶宛就已实现了王朝联合,1569年又正式合并成一个国家,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成为波兰领土的组成部分。16世纪下半叶,在因弗兰蒂(包括今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一部分,在俄语中称立沃尼亚)战争中,波兰战胜俄国,因弗兰蒂归波兰所有。到了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的侵略从东部威胁着波兰的安全;土耳其以巴尔干半岛为据点,不断向北扩张,在藩属克里木汗国的配合下,不断侵犯乌克兰,袭扰波兰共和国的南疆;妄图建立统治波罗的海霸权的瑞典对因弗兰蒂和位于维斯瓦河出海口的王国普鲁士垂涎三尺;1618年波兰藩属公国普鲁士的政权落入勃兰登堡霍亨索伦家族的手中,变幻无常、见风转舵的选帝侯竭力要摆脱对波兰的依附关系,并最终于1657年达到了目的,成为独立公国。
面对如此凶险的国际形势,波兰却缺乏足够的警觉,也未能及时对社会体制上存在的弊端进行必要的改革,以致演绎出一段惨痛的历史。波兰国内推行的劳役制庄园经济经过16世纪的大发展,到了17世纪中叶进入危机阶段,广大农奴和贵族领主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乌克兰大贵族庄园的逃奴形成了第聂伯河蜂屯蚁聚的哥萨克,只要有人登高一呼,他们就会揭竿而起,爆发像《火与剑》中所描写的那种“哥萨克战争”。欧洲罕见的波兰贵族民主制的弊端日趋明显,追求民主、平等和自由成了贵族文明的基本准则,君权神授在当时的欧洲是天经地义和不可置疑的,但在波兰却遭到了挑战,他们的国王是由贵族自由选举的。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没有议会的批准,国王不仅不能发布征兵令,就连最普通的奖惩诏书也不能生效。而由豪门贵族控制的议会,实行的是自由否决权,议会中的各种提案如有一票反对,便不能通过。这样便逐渐形成了全国性的无政府状态,致使国库日益空虚,兵力不足,故而每次大战爆发时,波兰都是处于劣势。但当时的波兰毕竟是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一旦贵族骑士等级能以国事为重奋起一搏,举国上下团结一致,对任何强大的敌人还都能战而胜之,只是连年战乱大大削弱了波兰的国力,降低了波兰的国际地位,共和国从此开始走下坡路。如此又挨过了一百多年,到了18世纪末,在一切改革措施均遭失败之后,波兰终于没有逃脱被列强瓜分的命运,堂堂的波兰共和国终于从欧洲的政治地图上消失。在三部曲出版时,波兰人民已在外国奴役中度过了将近一百年。
1884年初,《火与剑》尚未脱稿之前,显克维奇便已有了创作下一部长篇小说的完整构想。作家预计在第二部小说中将涉及瑞典战争、莫斯科战争、鞑靼战争、拉科奇战争等等时期。作家将小说定名为《洪流》,据分析,这里蕴涵着三层隐喻:其一是显克维奇用历史学家和诗人的眼光看待自1648至1659年这兵戈扰攘、烽火连天的十二年,灾难和不幸有如洪水泛滥,冲击着整个波兰民族;其二是瑞典入侵,声势浩大,有如洪水奔涌,摧毁了波兰的城市和村庄;其三是波兰人民敌忾同仇,怀着伟大的爱国激情奋起反抗,汇成了全民战争的洪流,淹没了瑞典入侵者,取得了对入侵者斗争的辉煌胜利。
在《火与剑》的结尾,作家曾用“瘟疫”二字埋下伏笔,暗指同莫斯科的战争,《洪流》的开场白说的就是1654年沙俄入侵立陶宛,立陶宛大统帅、维尔诺总督雅努什·拉吉维尔王公兵败什克沃夫这一段历史。当时在乌克兰,波兰王军的各路统帅正在同哥萨克和鞑靼兵苦战,就在这种情况下,人口虽然只有二百五十万,但兵强马壮、野心勃勃的北欧强国瑞典便乘虚而入。
《洪流》对历史的忠实几乎不亚于任何一部历史教科书,但它不是一部学术著作,而是以历史事实为基础,任想象力自由驰骋而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它不是靠科学的论证,而是靠史诗般的叙事艺术来展示全景式的时代画卷。整部作品结构严谨、和谐,小说的布局多层面、多方位、多线条,情节错综复杂,跌宕起伏,战局发展和敌我双方力量的消长写得层次分明,有条不紊,还多处埋下伏笔,一环紧扣一环,丝丝入扣,这就牢牢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一开始阅读就有一种不忍释手的感觉。
显克维奇在《洪流》中选择的切入点跟《火与剑》有所不同。瑞典的入侵没有任何先兆,何况它与波兰签订的和约还有六年的时间才到期,因此波兰举国上下对这场战争毫无思 ............

书籍插图:
书籍《显克维奇选集4、5:洪流》 - 插图1
书籍《显克维奇选集4、5:洪流》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显克维奇选集4、5:洪流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