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国学大典·淮南鸿烈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出版说明
《淮南鸿烈》导读
卷一 原道
卷二 俶真
卷三 天文
卷四 墬形
卷五 时则
卷六 览冥
卷七 精神
卷八 本经
卷九 主术
卷十 缪称
卷十一 齐俗
卷十二 道应
卷十三 泛论
卷十四 诠言
卷十五 兵略
卷十六 说山
卷十七 说林
卷十八 人间
卷十九 修务
卷二十 泰族
卷二十一 要略
名句索引
出版说明
为什么要阅读经典?道理其实很简单——经典正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心灵的故乡。也正因如此,在社会快速发展、急剧转型,也容易令人躁动不安的年代,人们也就更需要接近经典、阅读经典、品味经典。
迈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国际社会也越来越关注中国,并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另外,受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也都会空前地引人注目,这其中,中国文化无疑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相应地,对于中国经典的阅读自然也就拥有了不断扩大的潜在市场,值得重视及开发。
于是也就有了这套立足港台、面向海内外的“中信国学大典”的出版。希望通过本套丛书的出版,继续搭建古代经典与现代生活的桥梁,引领读者摩挲经典,感受经典的魅力,进而提升自身品位,塑造美好人生。
中信国学大典收录中国历代经典名著近六十种,涵盖哲学、文学、历史、医学、宗教等各个领域。编写原则大致如下:
(一)精选原则。
所选著作一定是相关领域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最值得阅读的经典作品,包括中国第一部哲学元典、被尊为“群经之首”的《周易》,儒家代表作《论语》、《孟子》,道家代表作《老子》、《庄子》,最早、最有代表性的兵书《孙子兵法》,最早、最系统完整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大乘佛教和禅宗最重要的经典《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中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游记《徐霞客游记》等等,每一部都是了解中国思想文化不可不知、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而对于篇幅较大、内容较多的作品,则会精选其中最值得阅读的篇章。使每一本都能保持适中的篇幅、适中的定价,让大众都能买得起、读得起。
(二)尤重导读的功能。
导读包括对每一部经典的总体导读、对所选篇章的分篇(节)导读,以及对名段、金句的赏析与点评。导读除介绍相关作品的作者、主要内容等基本情况外,尤其强调取用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当代眼光,将这些经典放在全球范围内、结合当下社会生活,深入挖掘其内容与思想的普世价值,及对现代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刻启示与借鉴意义。通过这些富有新意的解读与赏析,真正拉近古代经典与当代社会和当下生活的距离。
(三)通俗易读的原则。
简明的注释,直白的译文,加上深入浅出的导读与赏析,希望帮助更多的普通读者读懂经典,读懂古人的思想,并能引发更多的思考,获取更多的知识及更多的生活启示。
(四)方便实用的原则。
关注当下、贴近现实的导读与赏析,相信有助于读者“古为今用”、自我提升;卷尾附录“名句索引”,更有助于读者检索、重温及随时引用。
(五)立体互动,无限延伸。
配合图书的出版,开设专题网站,增加朗读功能,将图书进一步延展为有声读物,同时增强读者、作者、出版者之间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随性的交流互动,在使经典阅读更具立体感、时代感之余,亦能通过读编互动,推动经典阅读的深化与提升。
这些原则可以说都是从读者的角度考虑并努力贯彻的,希望这一良苦用心最终亦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进而达到经典普及的目的。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慨然应允担任本套丛书的名誉主编,除表明先生对出版工作的一贯支持外,更显示出先生对倡导经典阅读、关心文化传承的一片至诚。在此,我们要向饶公表示由衷的敬佩及诚挚的感谢。
倡导经典阅读,普及经典文化,永远都有做不完的工作。期待本套丛书的出版,能够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觉。
《淮南鸿烈》导读
潘树仁
自古读书人和学术界都把《淮南鸿烈》一书视为道家哲学理论的总览,或者是一本记录杂家思想的百科全书。对比《吕氏春秋》这部百科全书,《淮南鸿烈》的内容独特,涵盖了天、人、地、神、万物等等,建构出一个相关而紧扣的系统,并且阐述了“道”的核心、开展和应用三方面的状况。书中以天文、山林、精神、兵略等事物来阐释大道,贯通天道与人事,有别于《老子》那样讨论道学,也不同于《庄子》用比喻和故事来说明大道的哲学。“道”的哲理是远古中华文化的开端,当时并没有道、儒之别。有一句话说“推儒备道”,意思是推行儒家思想也要装备道学的依据,故此读者们一定要理清这个基本点,才可容易地掌握整个中华哲学的根源,这就是本书要特别呈献的新视野。
本书会用修养身心的视野,助你寻找生命的意义,并且让你轻松地投入书内,游走于文字之间,与该书的众多作者前辈进行精神交往。本书亦会发掘书中的学问及现代实用的部分,让你感悟大“道”哲理的思维方式及其核心,以此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甚至应用在职场的管理工作里。
一、书名、作者及成书
《淮南鸿烈》成书于西汉,原名《鸿烈》,“鸿”是庞大、巨大的意思,“烈”是“明”及阐明说明的意思。此书是先辈的伟大功劳,后世多称之为《淮南子》或《淮南鸿烈》。至于“淮南”一名,乃源于其编者淮南王刘安(公元前一七九年至公元前一二二年)。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他与数千人的智囊团(古称食客或方术之士)一起撰写编纂《淮南鸿烈》,大约在吴楚七王叛乱至汉武帝登位期间成书。刘安的父亲刘长在汉文帝时计划叛变,被发现后遭到流放,最终自杀而死。有学者便认为《淮南鸿烈》编书的时间应该早在刘长时代,乃刘长为了谋夺江山寻找治国之道而编撰的。刘长死后,刘安及其兄弟没有受到牵连,刘安更被文帝册封为淮南王。《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一书形容刘安:
淮南王安为人好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名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时武帝方好艺文,以安属为诸父,辩博善为文辞,甚尊重之。
刘安搜集秦始皇时代散失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信国学大典·淮南鸿烈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