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部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7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总目录
《乾隆十三年》
《马上朝廷》
《乾隆晚景》
乾隆十三年
高王凌 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版权信息
书名:乾隆十三年
作者:高王凌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4月
ISBN:978-7-5141-1926-8
排版:安然
制作:豆子书坊
本书由北京斯坦威图书有限责任公司策划出版并全球制作发行中文电子版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目录
导读:秦晖论《乾隆十三年》
作者介绍
一、楔子
1.初意十三年必有拂意之事
2.初政,重拾人心
二、经济对策
3.面对人口问题
4.垦政的变化
5.永不加赋政策的完结
6.新的农业发展政策的形成
7.提倡工业生产
三、加强政府
8.共时现象,扩大政府职权
9.国家视角,兴举各项建设
四、回复三代
10.历史意见,回向三代
11.议改土地制度
12.劝减田租
13.粮政上的新举措
五、无奈与失落
14.盛世之累
15.吏偷
16.民玩
六、乾隆十三年
17.自失
18.尾声,不同角度的观察

金川之役的另类解读
清代政治史之我见
十八世纪,二十世纪的先声
返回总目录
导读:秦晖论《乾隆十三年》
今年夏季雨水特别多,继一场特大暴雨之后(各位还记得那场大雨吗),7月28日,在一个依然预报有大雨的日子里(结果没下),“凤凰”借助万圣的宝地,组织了一个读书会,专门讨论《乾隆十三年》。
这次访谈的内容,迟迟才能发表。
依稀记得,嘉宾秦晖对小书说了不少好话,也有若干批评。
当他被问到对黄仁宇的看法时,秦晖说,黄仁宇当然也很伟大,“其实我倒觉得王凌兄的水平要比黄仁宇的水平要高”……
这真使我吃了一惊。
从未敢想,也想不到也。
几位嘉宾最主要的批评,好像不是十八世纪中国的现代化,而是我认为传统政治并不是“专制”的说法。我想,一定有很多很多人都不能认同我的说法。这多少有一点遗憾。
因为“专制”云云,在我看来,不过是历史上某些人给中国传统扣上的一顶大帽子,目的即要你自始就抬不起头来,与西方政治不能站在一个“对等地位”,就要起这么一个作用的。
诸位以为?
作者介绍
高王凌: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从事清史研究三十余年,从经济史、社会史转入政治史,是一位特立独行、不尚苟同的学者。本书是他在政府经济政策(《十八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农民抗租(《租佃关系新论》)之外,第一本“纯清史”“政治史”的著述。

一、楔子

1.初意十三年必有拂意之事
大清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二,西元1735年10月7日,在历史上也许是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
虽然民间流传着有关皇上(庙号世宗,谥宪皇帝)的各种流言蜚语,如弑父、夺嫡、杀弟、逼母,却与百姓日常生活无大关联。对雍正行政的“苛严”,大家也逐渐习惯,甚至找出了应对的办法。尽管受害者颇有怨言,批评声此起彼伏,但也有几分谅解,如吏治整饰的成效,为有目共睹。
说它平常,是这天侵晨,皇帝还依然上朝。但到深夜“漏将二鼓”,“忽闻宣召甚急”。大学士张廷玉趋至圆明园,“始知上疾大渐,惊骇欲绝”。其时皇上已然昏迷,至子时,“龙驭上宾矣”。另一大学士鄂尔泰“深夜无马,骑煤驴而奔,拥今上登极。宿禁中七昼夜始出”,其中三日夜未进粒食。那几日间,正不知有多少的混乱、惶惧、无措,和料想不到的事情,都被遮盖了起来。
匆遽之中,诸王、大臣寻出雍正元年所封密函,拥皇四子弘历即位,改号乾隆。当时又有几人能够想到,他竟统治了中国六十四年之久(包括太上皇四年),方于八十九岁高龄驾崩(庙号高宗,谥纯皇帝)。
他名正言顺的即位了。像是一个“大少”,万贯家财的年轻继承人。也许这样的比喻并不恰当,他继承的是一个“帝国”,手里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施展开来,似乎又是那样老练,与二十五岁的年龄不符。大行皇帝《遗诏》里的一句话,“俾皇太子弘历成一代之令主”,就像一个预言,更像一个即将来临的前景,展现在大家眼前。
在历史上,无论是一个新朝代的产生,还是一个新君的即位,大都不免发生一些变故。无论怎样讲求“以孝治国”,新的政策,新的政治风尚,总是要出现的。他却注定要给历史打下深深的个人印记。而且,有证据表明,他多少是有意识地这样做的。
在中国传统社会,事先就带有一定的政治理念,并大声予以宣示的,可以说少之又少。因此,乍看起来,他既像一个传统政治理想的热诚追求者,又有几分像似今日竞选上台的民选政治家。或者,时代需要这样一个人,让他一身而兼二任?
从此,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活:每年元旦,先“诣堂子行礼”,后回宫接受百官朝贺。次日,及仲春秋朔日,于坤宁宫祭神。
[1]
每晨起必以卯刻,长夏时天已向明,至冬月才五更尽,尚须燃烛寸许始天明也。日日如此,此犹寻常无事时,当西陲用兵,有军报至,虽夜半亦必亲览。每晨起膳后,阅部院所奏事,及各督抚褶子毕,以次召见诸大臣,日必四五起。最后见军机大臣,指示机务讫,有铨选之文武官员,则吏兵二部各以其员引见。见毕,日加巳,皆燕闲时也,或作书,或作画,而诗尤为常课。
[2]
即位之初,曾焚香告天默祷:皇祖御极六十一年,予不敢仰希。若邀昊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即当传位皇子,归政退闲。
[3]

果然,他就做了那么多年皇帝,于乾隆六十年退位,并未“退闲”的又做了三年太上皇,于八十九高龄才撒手西去。
然而,更重要的预言,不在于此,而在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
皇帝虽说自己是一位“福、禄、寿、禧”四全之人,晚年又自诩为“十全老人”,但在一生之中,实有几件不如意事。这自然不能大肆渲染,甚至要被刻意遮盖,但却于其一生关系颇大。其中第一件,就发生在乾隆十三年。
所以他事后说:“朕御极之初,尝意至十三年时,国家必有拂意之事,非计料所及者。(乾隆十三年十二月辛卯谕)”
为什么这样说呢?乾隆十三年,他又遇到了哪一些事,让他觉得以前的“预言”有了应验?
第一件事,是皇太子及皇后之死。
乾隆十二年除夕,皇七子永琮突然出痘而亡(年二岁),他虽未经册立,但已默定继承帝位。在这之前,曾定为皇太子的次子永琏,也于乾隆三年患病不治(九岁)。两位皇子皆为正宫娘娘皇后富察氏亲生,看来,她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乾 ............

书籍插图:
书籍《乾隆三部曲》 - 插图1
书籍《乾隆三部曲》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乾隆三部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