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绍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李克绍/李树沛编著.—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7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ISBN 978-7-5132-4327-8
Ⅰ.①李… Ⅱ.①李… Ⅲ.①中医临床-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R249.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62432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64405750
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 1/32 印张5.75 字数136千字
2017年7月第2版 2017年7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132-4327-8
定价 39.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社长热线 010-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89535836
侵权打假 010-6440575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微商城网址 https://kdt.im/LIdUGr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天猫旗舰店网址 https://zgzyycbs.tmall.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联系(0106440551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内容提要
本书详细介绍了李克绍先生一生的理论成就与实践经验,全书共分四部分:医家小传、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年谱,其中“专病论治”充分反映了李克绍先生临床独到之处,是其临证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目 录
内容提要
医家小传
锲而不舍 自学典范
治学严谨 著述丰富
诲人不倦 一代良师
临证灵活 斫轮老手
托词吟咏 表达赤心
专病论治
胀 满
实胀
寒胀
湿热胀
热胀
虚胀
胃脘痛
涤痰止痛法
消瘀止痛法
活血止痛法
解热止痛法
腹 泻
渗利法
升提法
清凉法
疏利法
甘缓法
酸收法
固涩法
健脾法
温肾法
平肝法
便 秘
风秘
气秘
湿秘
寒秘
热秘
便 血
呕 哕
干呕吐涎沫
干呕、哕
蓄饮呕吐
反 胃
消除梗阻
止呕与润便同用
润肠通便
噎 膈
嘈 杂
痰火嘈杂
血少嘈杂
泛 酸
火性泛酸
虚寒泛酸
痞 硬
水饮结聚的痞硬
湿热结聚的痞硬
胃虚痞硬
胃寒痞硬
食欲不振
消导
健脾
补火
养肝
慢性肝炎
肝硬化腹水
失 眠
治热
治心
治肝
其他
遗 精
癫 痫
低血压
尿崩症
发作性睡病
痰 厥
腿 痛
无名低热
肩关节周围炎
肺气肿
诊余漫话
不服药,得中医——兼谈误药救治
谈“肺为水之上源”
谈桔梗开提气血
谈控涎丹的临床应用
略谈神经官能症的诊治
谈胃肠病引起精神、神经症状的治法
谈胃肠病的预防及治疗中一些有关的问题
五对活血药的剖析
谈几味治呕药的运用
生姜、半夏
芦根
苏叶、黄连
伏龙肝
冲脉粗谈
冲脉的特点、作用及循行路线
冲脉为病的症状、病机与脉象
逆气里急的治法
其他冲脉病
关于冲脉的名称问题
关于冲脉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谈清阳下陷与阴火上冲
谈《易》与医
从《易》与医的起源谈起
《易》学的发展及其思想内容
《易》对中医学的影响
评《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的年忌
读《金匮要略》札记
读“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后
从“阴脉小弱其人渴”想到的内容
对于“寒气厥逆”与赤丸的分析
谈五行的产生、应用及其前途
从五行的产生到具体概念的形成
五行生克的应用及其流弊
五行对中医学的影响
如何正确理解中医学中的五行
机械五行论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结果
五行的存废问题
年谱
医家小传
李克绍,字君复,1910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牟平县龙泉乡东汤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其父是农民,兼有蒸茧技术,每年秋收完毕,便赴东北缫丝厂工作,翌年春暖回家,从事田间劳动,勤劳朴实,生活俭约。先生一生,勤勤恳恳,朴实无华,与幼年的家庭熏陶是分不开的。
先生7岁入学,读四年制国民小学,又升入高等小学勉强读了3年后,因生活所迫,毕业后已无力继续深造。但适值山东当局提倡读经,东汤村西头的龙泉小学,也办起了读经补习班,这个班近在咫尺,才使先生得以勉强就读。在补习班攻读了5年,主要课程是四书、五经、左传、古诗等。这些课程,奠定了先生雄厚的文学基础,也为先生以后自学中医,创造了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
先生在19岁时当上了小学教师,接连做了10年的教学工作。10年中,先生一面教学,一面学医,利用课余、晚间、假日的时间,口不绝吟,手不停抄,终于在无师自学的情况下,粗通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阅读和背诵了部分后世各家有关方药、杂病等医籍。于是在1935年年底,先生在参加烟台组织的全专区中医考试时,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被录取。
先生有了合法的行医执照后,便弃儒业医。曾在原籍自设药房开业,在当地群众中有一定的威信。此后,也曾在烟台、大连等地挂牌行医,但由于那时社会秩序混乱,所以时间都不太长。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先生在威海市联合诊所工作,1956年,威海市联合诊所被国家接收,改为威海市卫生所。之后,先生调到山东中医学院任伤寒教研室讲师,从事《伤寒论》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自此定居济南。后又晋升为副教授、教授。曾任山东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主任、顾问,全国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顾问,并应聘为张仲景国医大学名誉教授。1984年先生参加九三学社,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其传略被《中国当代名人录》收录。至先生1996年去世为止,先生从事中医医疗与教学工作达60余年。
先生学识渊博,医理精深,发表大量的学术论著,在国内外颇有影响。全国各地邀请其讲学者很多,曾赴北京、天津、南阳、长春、大连等地做学术报告,所到之处,俱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并得到很高的评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先生所著《伤寒解惑论》,影响远及中国香港,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地,深得中医学术界的好评,认为本书有不少新发挥、新见解,是对《伤寒论》研究的突破,也是自有《伤寒论》以来,特别是近代一部能启蒙解惑的好书。
先生是自学成材的榜样,从医之路及其治学方法颇具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记叙之。
锲而不舍 自学典范
先生弱冠之年,本是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李克绍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