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行为心理学-孙惟微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导 言第1章 损失厌恶—丢失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第2章 风险悖论—谨慎和大胆,只是一体两面第3章 参照效应—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第4章 禁脔效应—奢侈品与炫耀性消费第5章 心智分账—挣到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第6章 懊悔理论—懊悔规避与寻求自豪第7章 锚定理论—随意却有效的参照暗示第8章 乐观偏见—自信、自负与拖延第9章 时间折扣—今天的100元大于明天的100元第10章 窥测天机—风险探索简史第11章 均值回归—可媲美万有引力的一个发现第12章 小数法则—样本大小与统计结论第13章 正态分布—钟形曲线的妙用与滥用第14章 理性原罪—多重选择下的冲突第15章 满意指数—快乐与满足的最大化第16章 九重幻象—认知与决策偏差
导 言 人这一辈子,大约要做20 000 000次选择。 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买安卓手机还是苹果手机?股票抛还是不抛?独身还是结婚,和谁结?To be or not to be? 我们有选择的自由,却没有不选择的自由。不同的选择,意味着不同的代价与收获。 人,生而自由,却无处不患得患失。 人一出生,就被推向一系列命运的赌局。大大小小的抉择,贯穿了我们的一生。 人性愚昧,却有迹可循 传统经济学假设,人是自私且理性的,总能作出最优的选择。这就是所谓的“经济人”假设。 按照这种假设,人人都应该像苏格拉底一样聪明,像葛朗台一样贪婪,像曼德拉一样意志坚定。 可如你所知,真实的世界根本就不是这样的。让我们来做这样一个实验。 A.你一定能赚30 000元。 B.你有80%可能赚40 000元,20%可能什么也得不到。 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实验结果是,绝大部分人都选择了A。 按照传统经济学的观点,选择A是错的,因为40 000×80%=32 000,期望值要大于30 000。让我们再做一个实验。 A.你一定会赔30 000元。 B.你有80%可能赔40 000元,20%可能不赔钱。 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实验投票的结果是,大部分人选择了B。 这时,传统经济学中的“经济人”会跳出来说,两害相权取其轻,因为(-40 000)×80%=-32 000,风险要大于-30 000,所以选B不科学。 你是怎么选择的呢?也许,你在理论上同意传统经济学的看法,但在实践中却不以为然。 这就是行为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区别。行为经济学家认为,人未必是理性的,绝大部分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愚昧”。甚至,这种愚昧是有规律、可预测的。 行为经济学指出,人类的种种“非理性”行为,不是偶然发挥失常,而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经济理论模型进行修正。 在前面的两个实验中,第一种愚昧叫作“确定效应”:在确定的好处面前,我们会变得谨小慎微,希望落袋为安。第二种愚昧叫作“反射效应”:在确定的损失面前,我们会变得胆大激进,希望和命运搏一搏。 类似上述发现与修正,都是行为经济学研究的范围。 并蒂莲花,次第开放 2002年,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分享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标志着行为经济学正式被主流经济学界承认,行为经济学第一次走进大众视野。 某韩国学者写的行为经济学读物中有这样的文字:“行为经济学不过是最近10年才出现的经济学理论的新分支。” 这其实是个很大的误解。 行为经济学不是新学,也不是某个人开创的有体系的学科,它是众多智者各自不同发现的集合。 行为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它们是相伴而生的。 国际公认的,最早的关于行为经济学的论述,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在这本书中,斯密认为人并不是完全自私的,人类是具有同情心的,人与人之间是可以达成信任与合作的。否则人与人之间就无法做交易,市场就无法形成。 斯密甚至还谈到,相对于获得,人对于损失更为敏感。这与行为经济学中著名的“损失厌恶”理论相映成趣。 此后,诸如著有《有闲阶级论》的凡勃伦等一批经济学家,也曾经对“经济人”假设产生冲击,也可视为行为经济学家。 而所谓的传统经济学,是建立在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基础上的。 这就像武侠小说中的某个门派,分为两个支派,一派自诩为“气宗”,一派自诩为“剑宗”。其实,祖师爷是既练气,又练剑。 如今的趋势是“剑气合流”。汪丁丁教授甚至断言:未来的经济学,全部都是行为经济学。 读心术与控心术? 如何给行为经济学下一个定义? 顾名思义,行为经济学就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经济学嘛! 可是,又有哪种经济学不是研究人的行为的? 当然,如果你喜欢,姑且称这门学问为“心理经济学”,也未尝不可。 与传统经济学一样,行为经济学也是一种“猜心之术”,但猜测的方法,却有着根本的区别。 行为经济学有两个重要分支:实验经济学和神经经济学。它们一个以实验统计为主要研究方法;另一个靠的是现代的大脑功能分区成像技术,来证实人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行为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区别,有点类似于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区别。它通过实验、统计、透视等方法,告别了“黑箱”式的研究。 行为经济学可以这样定义:一种经济学说,其研究方法是用真人实验替代经济人假设,用数理统计取代单纯数学推导,用生理检测取代主观臆测。 行为经济学具有实战性、速效性的特点。 对于股民来说,它是洞察投资心理的宝典。 对于营销人员来说,它是透视顾客心理弱点的秘籍。 对于消费者来说,它是帮助识破骗局,避免被忽悠的教战手册。 对于芸芸众生来说,它是提升幸福指数的心灵鸡汤。 正如一把剑,可以拿来匡扶正义,也可能被坏人拿去作恶。 这些都是往好处说。往坏处说,它也可能会被“庄家”学去操纵股市,被奸商用来推销商品,被政客拿去蛊惑民意。 懂得一些行为经济学,无疑会增加制胜的筹码。不明白这些道理,则容易在人性的丛林中屈居下风。 苏格拉底曾说,认识自己的无知,是唯一真正的知识。 行为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自己思维中非理性的一面,从这个角度讲,它是一种真正实用的“经世之学”。 如今,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怪诞行为心理学-孙惟微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