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论-休谟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作者简介
休谟(David Hume,1711—1776),18世纪苏格兰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随笔作家。他与约翰·洛克及乔治·贝克莱并称英国“三大经验主义者”。
休谟代表作有《人性论》、《人类理解研究》、《宗教的自然史》等。他把哲学设想为一门归纳的和实验的人性科学,重视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哲学观点,认为没有事实可由先验方法被证明。他的思想对卢梭等后世哲学家影响至深,康德综合他的观点创建起“正反合”的理论。
内容简介
《人性论》是休谟的哲学著作,写于1732~1736年,1739年后分卷出版。书中作者试图把实验推理的方法推广应用于精神哲学,剖析人性中的理智和情感,建立一个新的科学体系。全书分三卷,第一卷阐述认识论,提出了他的不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学说;第二卷以感觉性观点说明伦理学和美学问题,认为快乐的感觉是善和美的共同基础;第三卷说明了快乐论、功利论的伦理学原理以及人性论、契约论的政治学原理。他提出支配人的生活的是意志、情感(或激情)而非理性,道德和政治的基础是“自利心”,以及同“自利心”相辅相成的“同情感”。
休谟认为一切科学都与人性有关,对人性的研究应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本书试图通过对人性的研究来揭示制约人的理智、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准则。
休谟的人性哲学——《人性论》导读
1776年8月29日,一场葬礼在苏格兰爱丁堡举行,许多人默默地注视着棺木从死者家里抬出来。其中一人以蔑视的口吻对沉睡在棺木中的死者说:“啊,他是一个无神论者!”站在一旁的同伴却以赞扬的口吻回敬说:“不管怎样,他是一位正直的人。”他就是休谟,资产阶级革命后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
1711年4月26日,大卫·休谟出生在苏格兰爱丁堡郡的尼尔威尔。父亲名叫约瑟夫·霍姆,职业是律师,祖上曾有人被封为伯爵。由于人们常把霍姆读作休谟,所以休谟改写了自己的姓氏。母亲凯瑟琳是曾任苏格兰最高民事法院院长福克纳爵士的女儿。早在1713年休谟的父亲就去世了,他和哥哥、姐姐全靠母亲的辛勤照料长大成人。家境虽不富裕,休谟还是从母亲和家庭教师那里得到了早期的教育。休谟曾在他的自传中充满感情地说:“我母亲是一位特别有德行的人,她年轻而且美丽,并尽全力于教育子女。”
孩提时代的休谟曾酷爱文学,以非常严肃的态度对待宗教。很多人认为休谟会像他的父亲那样成为一名律师,然而在休谟进入爱丁堡大学后,其哲学兴趣日益浓厚,还确立了毕生从事哲学的志向。
1723年,休谟进入爱丁堡大学开始了为期四年的正规学习。这个时期笛卡尔、洛克、克拉克和牛顿的思想和学说对休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日益关注哲学,开始了独立反思。但是过分专注于人性的理论使休谟的健康每况愈下,最终他患上了抑郁症。医生认为他患的是“学者病”,为他开的药方是:抗歇斯底里丸,苦啤酒,日服法国波尔多产的红葡萄酒一品脱,再加充足的锻炼。1725年,休谟因家庭经济状况每况愈下而不得不放弃了学业,未获得学位。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毕生从事哲学研究的理想,此后通过自学在18岁时休谟初步形成了他早期的哲学思想。
1734年的夏天,休谟的身体康复了,他想去法国继续从事研究和写作。不久,休谟在法国的拉弗莱什住下,在附近的耶稣会学院完成了他最重要的著作《人性论》的大部分。
《人性论》分为三卷,分别是“论知性”、“论情感”和“论道德”。休谟回到伦敦后,于1739年出版了《人性论》的前两卷,第三卷于1740年出版。但是这部作品出版后,社会反响十分冷淡。即使有人读过这本书也常常会产生误解,以至于1740年3月,休谟不得不以匿名的方式写了一本小册子——《最近出版的题为〈人性论〉一书的概要》,以便向人们介绍这本书。反倒是1742年休谟针对当时的政治与道德问题写的两卷论文集——《道德和政治论文集》,因其中的文章立意新颖,切中时弊,文笔流畅,出版后引起了极大轰动。
1744年,休谟申请爱丁堡大学哲学教授席位,尽管《人性论》思想已广为人知,但舆论和教授们都极力反对,他们认为休谟有反宗教和反道德思想。这是因为在休谟看来我们对心灵以外的世界是一无所知的;宗教信仰没有根据;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的情感,而不是上帝的法律。休谟一生从未担任过任何大学的教授职位。此后一年,休谟应邀担任了安南戴尔侯爵的家庭教师。
1746年5月18日,休谟接受了詹姆斯·圣克莱尔将军的邀请,加入远征加拿大的军事远征队。但由于这次作战行动前缺乏应有的准备,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最终以失败告终。1747年,休谟作为圣克莱尔将军的秘书以秘密军事使节的身份前往欧洲大陆的维也纳和都灵的宫廷进行访问。这两年,休谟暂时中断了自己的读书写作生活,但其实际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为日后担任驻法国大使馆的工作打下了基础。从军生涯也使休谟增加了财富,他的财产骤然增加到1000磅,使他在未来十年摆脱了经济上的窘况,可以专心一意地从事著述活动。
休谟对《人性论》出版后的无人问津感到失望,但他坚信其所叙的原则和观点都是正确的。《人类理智研究》的写作和出版,是休谟不甘心《人性论》遭受失败结局的一大标志性著作。《人类理智研究》是《人性论》第一卷的改写本,基本内容与《人性论》保持一致。在章节安排上,《人性论》第一卷由四章构成,《人类理智研究》由十二章构成。在《人类理智研究》中,休谟把与《人性论》基本内容关系不大的第二章(论时间和空间问题)删掉,并增添了部分新内容。《人性论》第二卷和第三卷的改写本《论情感》(《论文四篇》中的一篇)和《道德原理研究》,分别出版于1757年和1751年,其中《道德原理研究》是休谟本人最喜欢的著作,他认为这是他的一切历史、哲学和文学著作中写的最好的一部。
《人类理智研究》在三年的时间里连续印刷了三版,《人性论》无人评价的局面也有了很大改观。不过在休谟的一生中,最受欢迎的著作是《政治论》,这本书在出版之初就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欢迎。在英国,《政治论》在两年的时间内连出三版;在法国,英文版首版当年就出版了两个不同的法文译本。
休谟还曾经谋求格拉斯哥大学的逻辑教授职务,但最终仍以失败告终。1752年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人性论-休谟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