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1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批判精神的内化
中文版前言
“中国中心观”:特点、思潮与内在张力
2010年新版序言:对于中国中心观史学的进一步思考
英文平装再版序言
序言
绪论
第一章 “中国对西方之回应”症结何在?
第二章 超越“传统与近代”
第三章 帝国主义:是现实还是神话?
第四章 走向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国史
索引
东亚研究所学术成果
批判精神的内化
雷颐
经典之作,常读常新,此正经典的意义与魅力所在。
柯文(Paul A.Cohen)教授的《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便是一本常读常新的经典之作。此书于1984年出版,以后多次重印,2010年又出新版。中国历史研究在美国并非学术的“中心区域”,这本非常“专门”的学术书能一再加印并出新版,足见美国学术界的重视。此书中文版1989年甫一出版即引起中国学术界的震撼,此后也屡屡加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现在决定将这部问世已三十余年的著作再出新版,再次证明其经典性与生命力。

对旧作的中文新版,柯文教授非常重视。1989年版由学理与外文俱佳的资深学者林同奇先生翻译,时在哈佛大学访问的林先生又有便利为如何理解其思想,甚至某字某句如何中译与柯文先生时常讨论,所以译品堪称完美。这次新版,柯文先生坚持仍用林译,“许多中国历史学家告诉我,他们对林译无任钦佩”。笔者便是其中之一。为慎重起见,柯文教授对出版社提出,新版如对林译仍不放心,可请我来“确保”(vouch)其质量。
他提出由我“确保”,当因1994年笔者翻译出版了柯文教授1974年出版的成名作——《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Wang Tao and Reform in Late Ching China)。对拙译,柯文教授谬赞多多,后来多次希望他的新作由我翻译。无奈总是琐事缠身,而且更多参与一些翻译组织工作,便推荐他人翻译,由我校订,请他放心译文质量。但此次要我来“确保”林译质量,委实不敢当。然而柯文教授与出版社之托难以推辞,再加笔者当年也是读的中译本而未读英文本,这次中英对读,一是向前辈译者学习的大好机会,二是认真读原文,理解当更加深刻。笔者将中英文逐字逐句对读后,仅就翻译而言就收获良多。恕我戏仿某部电影的经典台词:曾经有一部优秀译作摆在我面前,使我“无任钦佩”,如果现在非要在“无任钦佩”上加一个限定词,我希望是“更加”。
林同奇先生译完此书且写了长长的译序,对这本书做了全面准确的概括与细致的分析,直陈其利弊得失,切中肯綮,实为此书的导读。如前所述,林同奇先生翻译时经常与柯文教授商讨,写序时也与柯文先生相商。林序高度评价此书,但有理有据,毫无溢美。更难得的是对此书有尖锐的批评,直陈其局限性,都持之有故,言出事随。对林的坦率直言,柯文教授不以为忤,且认真作答。受作者之托冠序而不敷衍赞扬,托人写序而对序中对自己的犀利批评额首称赞,实不多见,反映出两位学者对待学术的严谨、认真,确为学林佳话。
此书多次出版,柯文先生自然陆续写了“序言”、“中文版前言”、“英文平装再版序言”、“2010年新版序言”等。在这些“前言”、“序言”中,柯文先生不仅概括了自己全书的构架与思路,而且对出版以来的批评意见详细作答。更重要的是,此书出版数十年来美国的中国现代史研究成果丰硕,柯文先生结合这些硕果与自己理论框架的关系做了深入的评骘与分析。从中可以看到美国中国现代史学界的发展变化,更可以看到柯文先生几十年来学术进路的来龙去脉,再给人深刻启发。
没有想到的是,已有如此精彩重要的多篇序言,柯文先生和出版社此次竟属序于予。笔者自知学识有限,概括的精准与评论的精当均超不过上述序言,更难做到不谀一词不妄一语,感惭交并,辞受两难。踌躇再三,还是恭敬不如从命。恕我重复,上述多篇序言对此书已做了全面、准确、重要的导读,无须笔者再多致一词,只想略谈自己的一得之见,就教于方家。

众所周知,此书对美国的中国现代史研究占主导地位的范式——“冲击-回应”提出强劲挑战,中译本出版近三十年,中国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也几乎全部在此。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对“中国主体性”的阐发赞扬……忽视至少是忽略了这本书更丰富的内容。这部深刻的历史学方法论著作,不可避免地论述到历史哲学、史学方法论的方方面面。历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历史发展是有目的还是无目的,历史相对主义与本质主义,历史是科学还是艺术、是社会科学还是人文学科,内部取向与外部取向,理论框架的意义与局限,移情的可能与不可能,局外人与局内人的关系,历史研究的精细化与综合性的复杂关系……必须承认,我也是这次重读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丰富的内容,才发现现在中国史学界热烈讨论的历史研究“碎片化”问题、历史研究与人类学、社会学关系等,此书早有深入论述,这些洞见,此前都被简单的“中国中心vs.美国中心”、“东方中心vs.西方中心”所遮蔽。
此书出版的三十余年间,美国与中国的中国现代史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我们所处的世界也因“全球化”的迅猛进展发生了深刻变化。一部有生命力的史学方法论、历史哲学的著作其文本必然具有开放性,其文本与这种变化密切相关,不断解读。柯文教授在“2010年新版序言:对于中国中心观史学的进一步思考”中承认,在史学研究方面的许多进展都对“何谓‘中国历史’的边界,乃至于何谓‘中国’的定义提出疑问。不可避免的是,上述研究也因此以各自的方式对于中国中心取向的适切性提出挑战”。近年引人注目的“新清史”学派,以清王朝大量的满文档案为基础,犀利地挑战入关后的满人已被汉人同化的观点,并用“清代中心”及“满洲中心”来凸显其差异性。“他们的主要论证并非否认满人是中国历史的重要部分,而是帝制晚期的中国从满洲视角而言将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从传统同化或汉人观点来看待满人的历史角色,将导致与从西方中心观点看待中国时相同的扭曲和偏 ............

书籍插图:
书籍《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 - 插图1
书籍《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