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族辨物:“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中西对话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1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类族辨物:“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中西对话
所属丛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
作者:郝时远 著
设计:姚成号
ISBN:978-7-5161-2079-8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
编辑委员会
主任
王伟光
委员
(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伟光 刘庆柱 江蓝生 李 扬
李培林 张蕴岭 陈佳贵 卓新平
郝时远 赵剑英 晋保平 程恩富
蔡 昉
统筹
郝时远
助理
曹宏举 薛增朝
编务
田 文 黄 英
前言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对建设和形成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进程中,根据党中央关于把中国社会科学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高殿堂、党中央和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的职能定位,努力推进学术研究制度、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2006年建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即是践行“三个定位”、改革创新的产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是一项学术制度,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领导下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章程》运行的高端学术组织,常设领导机构为学部主席团,设立文哲、历史、经济、国际研究、社会政法、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学部委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生荣誉。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主持进行了学部委员增选、荣誉学部委员增补,现有学部委员57名(含已故)、荣誉学部委员133名(含已故),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养深厚、贡献突出、成就卓著的学者。编辑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即是从一个侧面展示这些学者治学之道的重要举措。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下称《专题文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主持编辑的学术论著汇集,作者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荣誉学部委员,内容集中反映学部委员、荣誉学部委员在相关学科、专业方向中的专题性研究成果。《专题文集》体现了著作者在科学研究实践中长期关注的某一专业方向或研究主题,历时动态地展现了著作者在这一专题中不断深化的研究路径和学术心得,从中不难体味治学道路之铢积寸累、循序渐进、与时俱进、未有穷期的孜孜以求,感知学问有道之修养理论、注重实证、坚持真理、服务社会的学者责任。
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启动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作为实施创新工程的重要学术平台,需要在聚集高端人才、发挥精英才智、推出优质成果、引领学术风尚等方面起到强化创新意识、激发创新动力、推进创新实践的作用。因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编辑出版这套《专题文集》,不仅在于展示“过去”,更重要的是面对现实和展望未来。
这套《专题文集》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体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学部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这套《专题文集》给予的学术评价。在这套《专题文集》付梓之际,我们感谢各位学部委员、荣誉学部委员对《专题文集》征集给予的支持,感谢学部工作局及相关同志为此所做的组织协调工作,特别要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为这套《专题文集》的面世做出的努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编辑委员会
2012年8月
目录
先秦文献中的“族”与“族类”观
(一)“族”字的原意与分类学意义
(二)从“家族”、“宗族”到“国族”、“国人”
(三)宗族的社会等级结构与“非我族类”
(四)“族类”观念的放大与“五方之民”
(五)“有教无类”的“族类”观意义
中文“民族”一词源流考辨
(一)“民族”一词不见于古汉语系日本传入说之形成
(二)“民族”一词是中国古代文献固有的名词
(三)日文“民族”一词的出现和使用
(四)中文“民族”一词传入日本的汉学背景
(五)中国现代民族(nation)观念受到日译西书的影响
近代中国的民族观与中华民族
(一)种族观念下的“中华民族”
(二)“五族共和”的“民族统一”
(三)汉族中心的“共冶一炉”
(四)汉人社会的“宗族民族主义”
(五)“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学术论战
(六)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
(七)民族识别与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从希腊语“民族”到英语“族群”
(一)希腊语ethnos及其在拉丁化中的含义流变
(二)对ethnos一词的早期研究和定义
(三)英文ethnic和ethnic group的含义与应用
西方社会裂变中的“认同群体”与“族群”
(一)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种族、民族矛盾与社会裂变
(二)西方社会裂变中的“族类政治化”及其影响
(三)西方社会的“飞地意识”与“族类”认同群体
美国等西方国家“族群”概念的实证分析
(一)美国ethnic groups的分类和统计
(二)盎格鲁—撒克逊“英裔美国人”是ethnic group吗
(三)其他西方国家应用ethnic group的例证
(四)西方 “族际政治”话语中的ethnic group
(五)西方人视野中苏东国家的ethnic groups
对西方学界“族群”概念释义的辨析
(一)西方学界对ethnic group的释义
(二)对ethnic group释义的应用性分析
(三)“民族共同体”的图式结构和分析
苏联——俄罗斯民族学理论中的“民族”
(一)苏联的“族类共同体”分类与“民族国家”结构
(二)苏联民族学界关于этнос的定义与分类体系
(三)苏联民族学对“民族共同体”的分类
(四)苏联民族学界“民族共同体”理论的国际对话
(五)当代俄罗斯ethnos等术语的研究和应用
中文语境中的“族群”及其应用之泛化
(一)Ethnic gr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类族辨物:“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中西对话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