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层级结构理论:关于“中国问题”的一种分析框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社会层级结构理论:关于“中国问题”的一种分析框架/韩庆祥,汪业周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1
ISBN 978-7-5161-1749-1
Ⅰ.①社… Ⅱ.①韩…②汪… Ⅲ.①社会结构—研究—中国 Ⅳ.①D66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271558号
出版人 赵剑英
责任编辑 徐申
责任校对 高婷
责任印制 李建
数字编辑 周晏
出版
社址 北京鼓楼西大街甲158号(邮编 100720)
网址 http://www.csspw.cn
中文域名:中国社科网 010-64070619
发行部 010-84083685
门市部 010-84029450
经销 新华书店及其他书店
印刷 北京市大兴区新魏印刷厂
装订 廊坊市广阳区广增装订厂
版次 2012年11月第1版
印次 2012年11月第1次印刷
开本 650×960 1/16
印张 17.25
插页 2
字数 223千字
纸书定价 49.00元
凡购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图书,如有质量问题请与本社联系调换
电话:010-64009791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
韩庆祥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哲学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能力问题和政治哲学。在《中国社会科学》和《哲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190篇论文,出版《能力本位》、《马克思ᄉ学思想研究》等7部学术专著。23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提出的能力本位论、社会层级结构论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主持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重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研究”首席专家。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塑造》获“全国首届胡绳青年学术奖”;主编的《哲学理论创新》丛书获第13届中国图书奖。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8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汪业周(1966-)
,男,江苏泗阳人,哲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邮电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兼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校董会、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主任。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政治哲学、社会发展理论、网络政治等方面研究。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江苏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等7项。代表性学术成果有:《公共理性·发展范式·主体逻辑——小康社会的主体性建构》(专著,2006,在《学术月刊》、《江海学刊》、《学习与探索》、《江苏社会科学》、《天津社会科学》、《福建论坛》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2009年获淮安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获江苏省2010-2011年度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二等奖。
目录
引言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路径选择:面向“中国问题”
第一章 社会层级结构理论何以可能
一 “中国问题”的政治哲学求解
二 解读“中国问题”的新方法:社会层级结构理论范式何以成立
三 相关成果的清理与总结
第二章 政治哲学视野的社会层级结构理论
一 社会层级结构概念的界定
二 社会层级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与社会基础
三 中国社会层级结构的基本特征
四 社会层级结构的运行机制
五 社会层级结构的历史作用与现实影响
六 改造社会层级结构的方式与主体
七 “中国问题”的世俗基础批判
第三章 社会层级结构理论与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建构:确立核心理念
一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主题
二 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方法论
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
第四章 走向理性政治
一 政治体制与中国发展
二 政治体制的核心内容
三 走向理性政治
结语 以思想解放带动政治解放
一 解放思想的属性解读
二 解放思想的当代视阈
三 解放思想的现实路径
参考文献
引言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路径选择:面向“中国问题”
从中国历史看,政治对人们生活的渗透程度是广泛的。在当今全球化向我国挑战日渐严峻和我国改革开放日趋深入的情境下,人们发觉现在出现的许多问题大都与政治因素有关;用未来眼光审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将会对我国经济、社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这就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必须承载这样的使命:既要全面梳理“中西马”政治哲学的思想资源和前沿理论,又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视阈研究当代“中国问题”,从而在学术上为分析解决当代“中国问题”提供理论框架,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提供建设性理念。
古希腊时期,西方政治哲学的主题是城邦国家治理及其基本政治原则,政治哲学本质上是对实现这一原则提出规范性的社会秩序安排;近代市场经济出现后,在霍布斯、洛克和卢梭那里,政治哲学的主题是探讨国家构成结构的政治理念及其合法性根据,政治哲学本质上就是反对封建专制权力对个人权利的压抑,消除封建专制的世俗基础,使资本主义市民社会摆脱专制控制,就是合理处理国家、政府与个人权利的关系;
[1]

之后,国家机器的运行机制问题凸显出来,它使政治哲学的价值维度退出,实证主义维度出场,进而使政治哲学演变成作为科学的政治学;19世纪40年代后,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探讨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现实基础与条件,实现了政治哲学主题的转移。其政治哲学本质上就是批判资本主义市民社会中人的异化,并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消灭私有制,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以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确立自由个性,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实质平等为最高价值目标;20世纪30年代,随着西方经济危机的出现,西方政治哲学研究的主题发生重大转变,注重研究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秩序的合法性根据;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治哲学不断升温,尤其是罗尔斯《正义论》的发表,标志着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复兴。罗尔斯政治哲学的主题是探究政治秩序的合法性根据,试图将政治秩 ............

书籍插图:
书籍《社会层级结构理论:关于“中国问题”的一种分析框架》 - 插图1
书籍《社会层级结构理论:关于“中国问题”的一种分析框架》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社会层级结构理论:关于“中国问题”的一种分析框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