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周刊・高考,一代人的怕和怀念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本期主要内容有…
写在前面
成为状元后才知道,得志的滋味也不过如此。
高考究竟有多残酷
是什么导致了高考竞争中的劣势
高考,真能改变命运吗
给高考出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高考数学最后一题是有多难?
扔掉那些所谓的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前,一点小事就足以崩溃
高考结束的那天,你做了些什么
那些高考后才明白的事
高考之后,人生转弯
版权
写在前面
曾以为高考是洪水猛兽,是场天大的难关,不仅考验着我的智商和毅力,也让陪我一同面对的家人充满焦虑。
考前爸妈跟我讲话都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一句让我有压力和坏情绪,考后家里的氛围才回到了正常家庭该有的松弛。
知友@宋青屿也说,自从他妈妈听说土豆会影响智力,高三那年再没给他吃过土豆,高考结束当天,土豆才出现在了家里的餐桌上(emmmm……土豆有错吗?
毕业后回想起高考,我会怀念当时奋笔疾书的自己,但也不想再回到被压力和考试支配的恐惧中。一场考试,几张试卷,多样人生,恢复高考 41 年后,它还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吗?
本期周刊我们就来聊聊高考,这里有各省份的头名状元,也有复读 6 年的大龄考生,有出题阅卷的命题把关人,也有在考场奋笔疾书的学子,一代代人对于高考的经历和感悟,帮我们重新认识这场别样的考试。
生活不是考试,既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解题参考。
往后的日子,愿你
也能翻越一道道如高考般的难关~
成为状元后才知道,得志的滋味也不过如此。
□ 每日人物
高考又来了,我们找了不同年代的高考状元聊了聊,他们身上都带着时代的烙印。状元是他们人生的高光时刻。但从长长人生回望,那也不过是一个略显不同的开始而已。
2016 年河北省理科状元 孟祥熙: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大一在读
上大学后能不能像在衡中时那样自制?
答案是不能。
一般你们不问我啊,我是不会说我是衡水一中的。因为每次我一说,你们就会觉得很惊奇。大家对衡中都是固有的印象,「啊,学霸!」而附加印象就是无趣、呆板。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我觉得「衡水一中模式」不会让一个人失去个性,除非他本身就没有什么个性。比如我上了大学之后也爱睡懒觉,爱打网球、弹吉他。我常常在对面宿舍弹吉他到深夜 12 点,已经被投诉了很多回了。我挺怕被同学在饮水机里投毒的。
当然,我从衡水一中毕业,还是会带着衡水一中的印记。
我的饭量很大,一餐能吃三四两饭,同学都说我就是个「饕餮」。我还吃得无比快,那都是在衡中的三年里练出来的。高三时,我们每天中午有 25 分钟的吃饭时间,但一般都会在教室撑到最后一刻,花一分钟跑到食堂,花两分钟打饭、吃完饭,然后回宿舍睡觉。
高三最紧张的那一阵子,我都是一只手拿勺子,另一只手把米饭摁在勺子上,再送进嘴中的。我们都是自己带勺子吃饭,因为用筷子慢。有些人会得胃病,但我一直挺好的。
现在在北大,我还是改不了这习惯。放学后,同一节课的同学才刚到食堂,我就已经吃完走人了。有时候和漂亮女生吃饭,我才会用筷子和勺子慢条斯理地吃。
还有,以前在衡中时,每天上课、吃饭、睡觉都有具体的时间表。我习惯了那种时间安排。上大学之后我也尝试过,是不是还可以像在衡中时那样自制?答案是不能。
比如我想在 5 点钟起床,更多情况是我醒不来,闹钟却把室友都吵醒了。比如我还报了托福,现在只剩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了,我还没开始学呢。我想申请延期考试,结果用户名和密码都忘了。以前在衡中时,我很有效率,但那都是依靠强大的外力。
过去我对考试的信念是,所有题我都应该做完,不应该有我不会做的题。以前 2 个小时的数学考试,我 40 分钟就可以交卷走人。前几题我基本眼睛一看就能给出答案,那都是条件反射做出来的。
然而,第一次在北大准备考试,我就想知道:「往年的题呢?我要做套往年的题啊!」但现在老师不会划重点,也没有模拟题这种东西了。
我们也常常会看到新闻对于衡中的批评,但我们不会点开细看,因为我知道会说些什么。虽然我也不太赞同那种模式,但如果我以后的孩子只能在河北高考,我也还是会选择衡中的。
其实我觉得在衡中读高三挺幸福的。因为我们不准熬夜,每天准时 10 点 10 分睡觉,5 点 10 分起床,睡够 8 个小时。而且我们的伙食都相当好。现在,我已经很少能在 10 点前睡觉了。
就像网上很多人觉得「衡水模式」应该被取缔一样,我觉得大家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他们要的只不过是符合自己想象的「真相」而已。
现在的我有些迷茫,还在寻找自己以后的目标。有时候,我还挺怀念在衡中时的那种充实的。
2014 年江苏省理科高考状元 吴呈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大三在读
「状元」头衔成了枷锁,把我裹挟进成功学
如果给我一个机会回到过去,我会选择高考结束、但还没公布成绩的时刻。
在高考前,我就拿到了北大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那段时光因而过得懒散而自由,买了一堆书囤家里一本接一本看,每天都跑到家旁边的羽毛球场挥汗如雨,又和高中的好兄弟一块去了趟厦门。
那时候当然会天真地以为,劫难已渡,前路可期。
公布成绩当天,在接到老师电话时,我知道的还只是考了学校第一名。在赶往学校的路上,新的消息纷至沓来:市第一名、省第一名。
我慢慢开始感受到这一切失去控制了:在我的构想里,我会去北大念新闻,毕业后做记者,最后靠写字讨生活。一旦我成了站在现行教育体制金字塔最顶端的人,「一个状元去做记者,会不会太可惜了」,是那段时间每个人见到我都会问的问题。
接受媒体采访时,记者都对我这个「潜在」的同行格外感兴趣。他们告诉我,记者这一行又苦又累工资还低,状元们一般会选择的都是商学院。面对长枪短炮地发问,我迟疑半晌,只得以「还没想好选什么专业」搪塞过去。
等社会热度消停点了,终于开始琢磨选专业这事。那会年轻气盛,光环加身,想着做一个光鲜亮丽的金融精英也很好,正好家里还有一个在港大念精算的表哥,没太多顾虑就改了志愿。
来到商学院后,发现金融并不是我喜欢的。我并不排斥它,只是看一份商业计划书并不能提供给我写一篇报道的成就感。我开始在校媒做事,一步步做到主编;又去《人物》杂志实习,一待就是一年半。
但我渐渐发现,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知乎周刊・高考,一代人的怕和怀念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