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差异:挑战政治的边界-协商民主译丛6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4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总序
“协商民主译丛”首批共4本译著在2006年推出后,在国内理论界引起了相当热烈的反响。译丛在初版后很快得以重印,协商民主这一概念已经成为政治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一些研究西方协商民主的专题论著不断面世,相关的学术研讨也广泛展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理论界还就协商民主对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意义进行了热烈的争论,出现了针锋相对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对于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而言,选举民主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协商民主只能起补充的作用;另一种认为,协商民主对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至关重要,中国不应走选举民主的道路,而当走协商民主的道路。正像一句老话所说:真理愈辩愈明。无论对于我国的政治学研究,还是对于现实的政治发展,这样的讨论与争论,都是十分有益的。
“协商民主译丛”,是一套严肃的学术著作丛书。与一般的学术译丛的一个明显不同是,这套丛书的基本读者不仅包括学者,也包括广大干部。从出版社方面获悉,一些党政机关直接向出版社方面订购“译丛”。这表明,协商民主理论不仅为学者所关注,也为政府官员所关注。之所以能够引起学者和官员的热烈关注,我所想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首先,协商民主的重要性。协商民主一直以来都受到政治思想家的高度重视,协商民主也一直是民主实践的重要内容。对话、磋商、讨论、听证、交流、沟通、商议、辩论、争论等协商民主的各种形式,其实都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渠道,是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不可或缺的环节。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的实质性内容,没有公民参与的民主,至多也是一种少数人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应当是一种最广大多数人的民主,公民的参与就显得更加重要。
其次,我们的政治传统。现实政治的发展,不能离开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传统,民主政治建设也不例外。例如,在官员的选拔方面,我国传统政治有各种各样的察举、科举、荐举等制度,但没有选举制度。这也是为什么在我国推进选举民主尤其困难的重要原因。而政治协商却不然。在政府的政策制定方面,商议、讨论、对话的传统却由来已久。虽然决策过程中的协商和对话主要发生在官员之间,但在传统中国,开明官员“问计于民”的故事也时有所闻。
再次,现实政治的需要。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们的根本目标。更高地举起人民民主的旗帜,更加积极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政治发展的紧迫任务。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种基本政治制度,也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民主协商制度。我国现有的政治制度,为协商民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制度资源。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制度资源在推进协商民主中的作用,自然应当受到理论界和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最后,目前的理论环境。近些年来,民主问题再度成为官员和学者关注的热点。如何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下努力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协调发展,如何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什么是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道路,应当怎样借鉴西方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民主与民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怎样让民主造福于全体中国人民等一系列问题,正在引起所有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负有责任感的官员和学者的深入思考和认真探索。围绕协商民主所展开的讨论与争论,也是这种思考和探索的具体表现。
在出版“协商民主译丛”首批著作的“序言”中,我不仅简要地分析了协商民主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原因,而且特别强调指出,协商民主是建立在发达的代议民主和多数民主之上的,它是对西方的代议民主(或选举民主)、多数民主和远程民主的一种完善和超越。离开这样一个前提,去看待协商民主,就可能会偏离历史的真实。换言之,协商民主不是一种孤立的理论或实践,它深深植根于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现实。对此我们应当有清醒的认识。然而,在理论界目前对协商民主的讨论中,我还是不无遗憾地看到了一种对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简单割裂:认为选举民主无足轻重,协商民主才是民主的实质。
我曾经在许多场合重复指出,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是民主政治的两个基本环节,它们是一种互补的关系,而不是一种互斥的关系。民主既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政治过程。真正的民主,应当体现在政治制度的各个方面和政治过程的各个环节。从理论上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民主进行分类,比如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还有像我们通常所说的“四个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事实上,不管对民主怎么分类,如果从环节上看,两个环节最重要,这两个环节彼此不能缺失。第一个环节是民主选举。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可人民对国家的统治一般都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间接统治就离不开选举。人类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另外一个更好的办法,来代替选举的形式,把最能代表人民利益并真正对人民负责的官员推选出来。第二个环节就是决策,这里面包含了协商民主。当一个官员被选举出来后,一定要有一套制度来制约他的权力,让他在决策的过程中能够更多地听取人民群众、利益相关者及有关专家的意见。可见,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处于政治过程的不同环节,它们既不能相互取代,也不是相互排斥。
现在,“协商民主译丛”的第二批译著也即将问世,它们分别是:《协商民主:挑战与反思》、《民主与差异》、《协商民主论争》和《美国民主的未来》。加上第一批的4本,“协商民主译丛”总共已有8本译著。这套译丛大体上包括了西方关于协商民主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国内读者可以借这些译著对西方协商民主的渊源、论题、概念、意义、内涵、形式、争论和实践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我们当然希望,这套译丛对于推动我国的民主理论研究和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也能有所益处。
俞可平    
2009年2月15日于方圆阁

目录
总序
导论:民主的时代与差异的问题
第一部分 民主理论:基础和视角
第一章 三种规范性民主模型
第二章 变幻无常的民主
第三章 利用权力/对抗权力:政体[24]
第四章 走向协商模式的民主合法性
第五章 协商民主的程序与实质
第六章 交往与他者:超越协商民主
第二部分 平等、差异和公共代表
第七章 处理差异:一种观念的政治,或者是一种存在的政治?[1]
第八章 加拿大三种群体差异的 ............

书籍插图:
书籍《民主与差异:挑战政治的边界-协商民主译丛6》 - 插图1
书籍《民主与差异:挑战政治的边界-协商民主译丛6》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民主与差异:挑战政治的边界-协商民主译丛6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