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乱局:争霸东北亚2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封面
第一章 风云际会
壹 高句丽的合纵连横
贰 大隋帝国的心腹大患
叁 杨广的大手笔
第二章 帝国之殇
壹 百万大军尽东去
贰 祸起萧墙:二征高句丽
叁 强弩之末:三征高句丽
第三章 剑指东邦
壹 房玄龄刻薄高句丽
贰 千山飞渡,名将出世
叁 鏊兵百济
第四章 三韩风云
壹 内忧外患
贰 复国军的反攻
叁 纵横之局
肆 最后的百济
第五章 盛世辽海图霸
壹 幕后的较量
贰 日本的选择
叁 古国悲风
肆 后高句丽时代
第六章 半岛争雄
壹 日本的态度
贰 阳奉阴违的“盟友”
叁 新罗的反攻
肆 划江而治
第七章 唐风满天下
壹 唐风沐新罗
贰 海上王张保皋
叁 遣唐岁月
第一章 风云际会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国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过渡期和阵痛期后,终于再次迎来了大一统的局面。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原大地上的各个民族相互冲击、血肉相搏,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古老的少数民族在山河激荡、金戈铁马中与北方汉族逐渐融合,北魏孝文帝更是以强制改革的手段加速了这一进程。中华民族在经历了这一次大换血之后,也将中国封建时代推入了鼎盛时期。
有人说,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进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使北魏从半封建半游牧政权蜕变成了标准的封建王朝;也有人说,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雁北之地平城迁到中原腹地洛阳,把皇族姓氏由拓跋改为元,让贵族习汉字、说汉话、循汉礼、尊汉制,就等于把鲜卑族——这匹纵横长嚎于阴山河套南北的草原狼的血性生生拔去。汉化、改革,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鲜卑自我消亡,被中原文明所同化的过程。
从客观上看,如果没有这一次大变革,以鲜卑为主的北方少数民族不会如此彻底而迅速地融入到全新的汉族中来。
中原汉族的概念,在南北朝时期已经与秦汉时期大不相同。南北朝之后的新一代汉族,是之前汉族和各个北方少数民族相互融合的产物。随后取代北周的杨隋政权和取代隋朝的李唐政权,都是由胡汉混血而来。
在隋唐统治者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文明与血勇两种不同的因子,正是在这两种因子的相互作用下,隋唐二朝才能以博大的胸襟和包容的姿态开创出中国封建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盛世。

壹 高句丽的合纵连横
在讲述隋代时期东北亚争霸之前,我们有必要回过头来,先来了解一下六世纪前后朝鲜半岛的政治格局,看一看高句丽这个打不死的老邻居是如何一步步重新强大起来的。
南北朝时期的高句丽已经是一个建国四五百年,疆域横跨长白山和鸭绿江两岸,西至辽水,东到日本海,南跨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北部广大区域的强国。高句丽的东北面,是居住在松花江流域的族和居住在嫩江、黑龙江上游的室韦族;西北面,是居住在鲜卑故土上的契丹、奚等游牧部族,再往西是启民可汗控制下的东突厥政权;而在朝鲜半岛南部,是以百济、新罗、伽耶、任那为主的众多小国。
由于中原地区在几个世纪内都处于分裂战乱的局面,根本无暇东顾,高句丽就利用这一机会,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和相对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整个东北亚地区的霸主。
向文明靠近
当时的朝鲜半岛上主要有三个较为强大的国家,分别是北部的高句丽、西南的百济和东部的新罗。三个国家中,高句丽建国最早、疆域最大、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最深,封建化程度也最高。吞并辽河以东后,高句丽吸纳了大量汉人、鲜卑人、契丹人、人,成为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
从地缘上看,高句丽所处的位置正好是当时东北亚的中心区域,东西临海,南北皆是强敌,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为了减轻北面陆上压力,高句丽主动与北朝通好;为了分化孤立在朝鲜半岛的最大对手百济,高句丽也没有忽视远隔重洋的南朝政权,经常象征性地去向南朝示好。
在东北亚,高句丽是大国;但与南北二朝相比,它又是小国——想称霸又不敢过于嚣张,想当大国又不得不奉行小国外交政策——这就是南北朝时期高句丽国策的一大特色。
那么,作为东北亚地区的强国,高句丽为什么不先拿较为弱小的百济、新罗开刀,统一朝鲜半岛,等没有了后顾之忧再北上与中原政权争夺辽东呢?除了南部各派势力错综复杂,相互牵扯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一个归属感的问题。
春秋战国时,诸侯混战,中原三晋的版图加起来都没有楚国大,但楚国偏偏不向更为广阔的南方腹地发展,而是一个劲地北上中原争夺天下霸权。其原因就在于,当时东方文明的中心在黄河流域,在楚国人看来,长江以南地区是南蛮杂居之地,只有在黄河流域称霸,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大国。
这个道理于高句丽人同样适用——在高句丽人看来,中原就是文明和先进的代名词,只有占据辽东才能接触到真正的中原文明。因此,辽东要比落后、蛮荒的朝鲜半岛南部更有吸引力,更有归属感。这样,辽东就成了几百年来高句丽人做梦都想占领的地方。
不过,鱼与熊掌难以兼得。当高句丽把全部精力都用于向北扩张时,朝鲜半岛南部三个较大的部族群落——马韩、辰韩、弁韩(史称“三韩”),在中国东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成了百济、新罗、任那三个国家。其中百济和新罗较为强大,百济还与海峡对岸的倭国结盟,多次与高句丽争夺半岛霸权;而倭国为了染指朝鲜半岛,一方面与百济结盟,一方面通过在任那设置“日本府”,直接在半岛南部扎下据点。
为了对抗强大的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也开始通过海路向中国学习先进的文化和制度,百济更是充分利用地处东海丝路(这里的东海,泛指台湾海峡以北的渤海、黄海、东海到日本列岛的广大海域)枢纽位置的便利条件,与倭国结成了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广泛同盟。
东海丝路的一端是中国的东部沿海,中间是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另一端则是日本列岛,它把东北亚范围内的各个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不仅在经济上推动了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发展,在文化上和制度上也加速了海东诸国(泛指辽东以外、地处东北亚范围内的各个国家)的封建化进程,汉语和汉字更是成为当时整个东北亚地区的通用语言和通用文字。
平壤时代的到来
412年,高句丽年仅39岁的好太王去世,其子长寿王即位。好太王与北魏开国皇帝拓跋所处的是同一个时代,两人的经历和气质也极为相似。高句丽正是利用北魏与后燕、北燕开战的机会才乘虚而入夺取辽东。到长寿王当政时,北魏已经基本统一中国北方,拓跋族骑兵的骁勇善战也 ............

书籍插图:
书籍《千年乱局:争霸东北亚2》 - 插图1
书籍《千年乱局:争霸东北亚2》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千年乱局:争霸东北亚2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