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微讲堂:医学发展的人文与科学问题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正文
附录
主讲人介绍
正文
在这个讲台上确实站立过很多大腕级的老师,所以我觉得压力比较大,因为对我来说可能是勉为其难了。特别是今天要讲的题目:医学发展中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精神,这个题目也比较大。虽然来之前,我做了一些准备,但是可能不能够满足同学们对医学、对医学领域的认知需求,我只能说尽我的力量跟大家做一个交流。我们在座的很多都不是医学生,学的也不是医学专业;而我已经从医将近30年了,在这么长的时间中确实也经历了很多事。那么医学对我们两者而言就不同了,可能对大家来说这是一个比较新兴的、比较新鲜的问题。
提到医学人们就会想到病,就想到了打针吃药;而想到我们医院就想到了癌症,想到了癌症就想到了死亡,所以这个“医学”给人印象是非常可怕的。SARS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医学的无奈:在面对SARS的时候,所有的中国人都带上口罩了,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我们对病毒还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所以尽管到了二十一世纪,我们还只能去防御它,怎么防御呢?SARS一旦出现在哪里,就把那个地方给包围住——这种处置措施在历史上也曾多次出现,而我们除了进行物理隔离别无办法。
所以我觉得虽然现在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实际上也是很无奈的、也有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比如医学人文的落后,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往往大家到医院来看病,为什么对医生不满意?这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对医学的不满意,是对从事医学工作的这些人缺乏人文素质的不满意。所以我觉得医学的发展,不应该是仅有科学精神就够,也应该有人文素质。那么医学的概念是什么呢?汉语辞典说“医学是以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为严谨内容的一种科学”,这个定义提出医学就是“以人为本”的科学。那么什么叫“以人为本”?现在讲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那么以人为本的目的是什么?是要关爱生命,关注健康,减少疾病!
现在老百姓说看病难、看病贵。所以我们就不能不思考:我们的医学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现在医学的发展是不是让每一个医生都理解了什么叫“以人为本”?对不是学医的人来说,可能觉得这个有点不太容易理解,追溯医学的发展历史,医学的人进程文实际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就是说我们上学的时候,甚至于我们的前辈(因为我自己我父母都是当医生的,所以我比较了解),他们当医生的时候,医生看病只是看病人身体有什么病。你来了,什么病给你吃什么药,打什么针;但是不去关心你因为生病产生的一系列心理上的问题,但是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跟这个完全不一样了。
现在的医学要求一个医生既要看你身上的病,又要解决你的心理上的问题,所以实际上对医生的要求是很高的。医学本身也有很多的二重性,它要符合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同时又要符合人文的规律和原则,比如说伦理学的问题。说到伦理学,就比如说器官移植,大家都知道器官移植,但你看国际上最早的有关器官移植的书,它就讲器官移植是来源于中国的。它说在中国,几千年前有一个医生叫扁鹊,他有一次给人看病,发现这个人的肝上长了一个东西,他就给他打了点迷魂药然后把他的肝拿走,再把另一个肝给他换上去了,这在国外教科书里边讲就是肝移植。器官移植最早是出现在中国的,虽然在西方器官移植的发展非常快,而我们国家器官移植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很多条件的限制。大概是20多年前,我曾经去法国学习,当时我已经是一个住院医师了,也已经是主治医师了,在法国我印象最深的、最受不了的一件事情就是参与的一例器官移植手术。当时我到医院以后,因为我可以做外科医生,就跟他们一起去工作。有一天我的上级大夫就跟我说“你跟我去一趟”,当时我就问去哪里?他说你就跟着我走吧。我就跟着他去了,我们那时候医院有一种很快的像救护车一样的交通工具,我就跟着出车了。我以为可能是哪个现场出事了让我们去,但是他直接拉我们到飞机场,然后就上了一个小飞机,这个小飞机只有30个人的坐,我觉得很恐怖,我上去的时候就已经有7个人。坐好之后他就说我们去取器官,后来我就跟他去了,我想反正我也跟他去了,也就不怕了。下了飞机有一个车接我们,直接把我们送到了一家医院的手术室;我跟大家换完衣服到手术室就看到一个病人躺在那:还在麻醉、脑袋上裹的全是纱布,就像一台手术。后来我就发现病人的心脏还有跳动,我就问说这个病人怎么了?他说这个病人出了车祸,他实际上已经就brain dead就是已经脑死亡了。脑死亡了以后,按照法国的法律就可以把器官贡献出来,给急需器官的人,他在生前已经签过器官移植的协议了。后来我们就开始进行器官“采集”,因为心脏是最不耐缺血的,所以要先把心脏拿走,就先来一帮心脏外科的医生,把心脏拿走,把血管都重放好;我们这边有一个是胸科的人,等他们胸科人的把这个心脏都拿走了以后就该我们了,我们就把这个肝脏拿走了;等我们肝脏拿走了以后,麻醉师就走了,心脏也不跳动了,然后就是肾脏,它是耐缺血时间最长的,所以肾脏外科的医生是最后来取器官的;最后再来一个护士把病人的肚子缝上,这个人就牺牲了。
当时这种情况让我感觉特别不好,因为我觉得这个孩子20多岁(那个时候我也20多岁),那么年轻,怎么就死了?后来器官移植都做完了后我就特意去看看,想知道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看就发现他非常年轻,他是骑着摩托车,可能是出了车祸了。按照法国的法律,他就是一个器官移植的供体,他们的亲属们就是在外边等着,等做完这个以后,他等于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他最后的贡献,这其实是很高尚的一种行为,家属就把他领走了去处理后事。家属认为器官给了别人,是牺牲者生命的延续,是最有意义的。
这件事情给我影响很深,现在医学发展中伦理学的问题,中国人在观念上是很难接受的。比如说我们医院曾有一个少数民族的病人需要截肢,但是截掉了以后他要留着“这个肢”,到他最终死亡的时候,他还要带着这个肢,比如说一起埋掉,为什么?他要求生命的完整性。人走的时候应该和来到这个世界上一样是完整的。只有这样生命的过程才完整。所以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对我的冲击是非常大的,我也感觉到在法国这种高度文明的社会,现代医学的发展确实使得人们的观念非常超前。中国人从感情上说是接受不了的,而当时中国的器官移植手术也是非常少的 ............

书籍插图:
书籍《北大微讲堂:医学发展的人文与科学问题》 - 插图1
书籍《北大微讲堂:医学发展的人文与科学问题》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北大微讲堂:医学发展的人文与科学问题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