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微讲堂:中西价值观的渊源与比较:家-国-天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正文
一、文化概念:一切文化都是合理的,但在相当的层面上也有高低优劣之别
二、判断一个文化先进与否的标准
三、中西地理环境与中西社会结构的契合关系
四、家族社会结构是人类最伟大、最理想的社会结构
五、家族社会结构是解释文化先进与落后的最关键的谜底
六、中西焦点价值观个案比较:义务与自由
七、中西政治专制与经济专制同轴反向互构论
八、家国主义与邦国主义
九、人类文化的最高追求(最先进文化)及实现方式
演讲者小传
北大微讲堂产品目录
2008年5月11日星期日晚上7:00-9:00,作者应北京大学团委和学生工作部邀请在北京大学2教301以《中西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消长现象揭秘》为题做了一次演讲。这里刊登的是该演讲内容的部分摘要,根据内容命名为《中西价值观的渊源与比较:家—国—天下》。讲座其余内容尚待进一步整理后发表。
正文
一、文化概念:一切文化都是合理的,但在相当的层面上也有高低优劣之别
文化主要包括价值观、生活方式、语言文字、宗教、艺术、政治体制及知识技艺等。但是文化的核心成分是价值观,尤其是道德价值观。尽管有的学者认为文化与文明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大多数学者仍然趋向于认为,文化与文明是有区别的。对这些区别的界定相当繁琐,但是其主流观点是:文化更多地指人类的精神性成果,而文明更多地指人类的物质性成果。
所有的文化都是合理的,都应该得到尊重。但是合理的文化不等于都是同等优秀的文化。文化中的有些层面并无高低优劣之别。例如就审美趣味而言,喜欢达·芬奇的画和喜欢齐白石的画这两种趣味是很难有高低优劣之分的。但是相对而言,文化的别的若干层面或其总体是有高下优劣之分的。例如从价值观层面来看,崇尚利他主义精神优于崇尚利己主义精神,这是不言而喻的。或者从器物层面来看,电子计算机技术优于古老的算盘技术,也是不言而喻的。
二、判断一个文化先进与否的标准
那么如何判断一种文化的先进性呢?注意,我这里用的“先进”,指的是相对好,“落后”指的是相对落后。“落后”不等于坏或完全负面的东西。亚军比冠军落后,但是亚军也是不错的。判断一种文化先进与否的标准有很多,这里列出的九点,主要偏重于精神性质的层面。物质性的层面更多地属于文明范畴,可以另列判断文明先进与否的标准。在此不赘。
第一,看其是否能够教化、熏陶出善良的人民。一个使民众变得狡诈(智谋)、卑鄙或好斗的文化不是好的文化;一个使民众变得朴直、诚恳、不争、谦让的文化当然是好的文化。好的文化有助于熏陶出高尚的人格。如果你在某个地方生活一段时间之后,由于那个地方文化的影响而变得狡诈了,那么这种文化能说是好的吗?倒过来说,如果一种文化能够使得民众变得谦逊,那当然是好的文化。你如果问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指标,我认为可以看一个国家国民的犯罪率,犯罪率越高说明文化的品质越低,犯罪率越低则说明文化的品质高。这里也要看看具体的情形,有的时候执法太严厉了也可能导致犯罪率很高。但同时我们也会说,你为什么量刑这么严厉呢?
量刑太严厉也是不人道的啊!例如,有的国家的父母一怒之下,打了孩子的耳光,于是就有可能被邻居告发,受到监禁。尽管时间也许短,但也算是蹲监狱啊!这在中国,是不可思议的。父母有错,应该进行谴责,但由于打了孩子一下就要坐牢,这就是量刑太严厉。犯罪率高的第二个原因也有可能是民众本来就不太善良,有太多的犯罪倾向。所以两种结论都证明这样的文化品质低下。美国的犯罪率相应说来比较高。尤其是美国某个族群的人,据说有一半都是蹲过监狱的。所以这个比例让人感到很不安,这说明这种文化中有某种增强犯罪率的机制,使得人们蹲监狱的机会增多了。因此,这样的文化不是很好的文化。
第二,看其重大师还是重大贤。只重大师而
不重大贤者落后,重大贤且重大师者先进。有的学者将大学定义为“大师之学”。这只是说对了一半。大师往往指的是学术方面、学问方面或技能方面。而大贤更多的是指道德方面。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更侧重圣贤之学。什么是圣贤之学?什么是大学?《大学》一开首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这篇经典和我们说的学校意义上的大学当然不是对等的两个概念。但是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方面,《大学》所宣扬的理念与传统大学(太学)的确在理念上是相通的。什么才是大学最重要的东西?首先是重德、重修养、重视培养出可供社会仿效的最高尚的人格;其次才是培养知识性、技能性的专家。按照这个标准,我可以说,全世界的大学都称不上是大学,现代社会已经没有真正的大学了,都只不过是培养知识性、技能性专家的专门学院。全世界所谓的大学其实都是学院,比如说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等,都是典型的专科学院综合体。那里产生出许多优秀的工程师、教授、学者。只要在那里拿到文凭,将来吃饭的问题就解决了。这些所谓的大学基本上不管你是不是会成为圣人,他们主要关心你是不是会成为专家。全世界都是这样,中国现当代的大学也这样,北京大学也是这样。大家都在嚷嚷要培养出大师,从来没有听说过要培养出圣人、贤人。大学的传统已经失落。真正的大学在古代,比如东汉时期的太学,招收人数最高时达3万人,无论是教育理念、所设置的教学科目及教学规模,都是全世界第一!简而言之,大学培养的应该是圣贤式的大师、德才兼备。所以一种文化如果推崇这样一种教育理念的话,它一定是好的文化。
第三,看其重义还是重利。只重利而不重义者落后,既重利更重义者先进。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孟子对于义利之
辩方面做了很多论述。所谓重利还是重义,不是说利就不该重,也是可以重的,但是二者有主次关系。在一般情况下,义比利更重要。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在经济特别落后的某个时期,可以适当地强调利的重要性。但是总的说来,只重利者落后,既重利又重义者先进。这是很容易判断的。
第四,看其法律的繁琐程度。繁琐过分而重利者,文化落后;繁简适中者,文化适中,也挺好的;但如果简括而又高度重德,则其文化就称得上是很先进。因为法律条文太多了,老百姓就容易受到蒙蔽。法典一出来几万条规则,就成了那些法学专家的饭碗了,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北大微讲堂:中西价值观的渊源与比较:家-国-天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