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五四运动史
[美]周策纵 著
陈永明,张静 译
版权信息
书名:
五四运动史
作者:
[美]周策纵
译者:
陈永明,张静
书号:
978-7-220-11338-3
版权: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献给我亲爱的父亲、诗人、学者、书法家
周鹏翥先生(1887—1952)
目 录
出版前言
中文版自序 诗人疾之不能默,丘疾之不能伏
繁体再版自序 认知·评估·再充
英文初版自序
第一章 导 言
五四运动的定义
经济、社会和政治背景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上 编 运动的发展
第二章 促成五四运动的力量(1915—1918)
国内爱国分子的国耻感(“二十一条”的刺激)
海外留学生改革的热忱
第三章 运动的萌芽阶段:早期的文学和思想活动(1917—1919)
《新青年》杂志的创办
北京大学的改革
新式知识分子的联合与《新潮》杂志的创办
新式知识分子的改革观点
反对派的批驳和答辩
青年对新思潮的响应
1918年5月的抗日请愿
第四章 “五四”事件
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失败
民众对合约的反对情绪
惊破迷梦的巴黎消息
学生的特性和组织
“五四”游行示威
从东交民巷到曹汝霖住宅
第五章 事件的发展:学生示威与罢课
北京政府当时的反应
北京学生联合会的成立与知识分子的动员
其他城市学生的支持
总统的惩罚令与蔡元培的出走
学生大罢课
第六章 更进一步的发展:工商界及劳工界的支持
政府向学生寻求和解的失败
6月2、3、4日的大逮捕
6月5日上海的罢市和罢工
“五四”事件的解决:内阁垮台与拒签合约
事件解决后政府试图分离学生
关于事件解决的一些问题
第七章 新文化运动的扩展(1919—1920)
新式知识分子之间团结的增加
《新青年》《新潮》改革观念的风行
新出版物的急速增加与旧刊物的改革
偶像破坏浪潮的高涨
新知识的、新社会的和新政治的团体
新式知识分子所倡导的大众教育
对新文化运动支持的不断加强
第八章 世界主要国家对五四运动的态度
日本的反应
西方的两种态度的对照:赞同和疑虑
苏俄的吸引力
第九章 观念与政治上的分歧(1920—1922)
分裂的主要思想集团
问题与主义
社会政治激进主义与文化激进主义的对峙
民主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西化
参与政治
第十章 社会政治的后果
政治和经济组织的重新定向
女性解放
教育改革
学生运动后来的趋势
下 编 主要思潮分析
第十一章 文学革命
旧文学
文学作品中现实主义和白话文的提倡
对文学改革的反对
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第十二章 新思想与对传统的价值重估
旧思想的核心
新思想:现实主义、功利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社会主义及达尔文主义
新方法:实验主义、怀疑论与不可知论的方法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初步影响
“打倒孔家店”
第十三章 新思想与后来的论战
疑 古
重估遗产与整理国故
非宗教运动
东西文化问题论战
科学与玄学论战
第十四章 结论:繁多的阐释和评价
一场文艺复兴运动、一场宗教改革运动或者一场启蒙运动——自由主义者的观点
中国的一场大灾难——来自保守的民族主义者和传统主义者的批判
由列宁影响的一场反帝反封建运动——中国共产党的阐释
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是谁?
五四运动的真正本质——一种仅供参考的阐释
再评价五四运动的成就与不足
对五四运动的进一步思考
附 录
一、“五四”时期社会力量简析①
二、参与“五四”事件的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
三、参加“五四”事件的大专院校
四、有关1918—1926年中国工人罢工的数据
大事年表(1914—1923)
注 释
译后记
出版前言
《五四运动史》根据曾任教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著名教授周策纵(Tsetsung Chow)所著的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译就。本书英文版1960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是西方世界公认的五四运动史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自它问世之后,才真正引起国际学界对五四运动的关注。20世纪末,中文繁简体版相继出版,引起极大反响,使五四运动开始脱离那些宏大的“意义”,而展现其中的历史细节。
周策纵先生出生于湖南祁阳,抗战期间毕业于重庆中央政治大学,1945年开始担任国民政府主席侍从室编审(秘书),蒋介石当时的一些重要文稿便出自他的手笔,如台湾“二·二八”事变后的《告台湾同胞书》。后因对国民党的前途非常失望,他毅然辞职赴美留学,从此潜心学术。
正如周策纵先生在序言中提到的,他是成长于“五四”余波下的一代人,他自己的人生轨迹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因此,研究“五四”对他而言,不仅是历史学家的职责,更是出于个人的情感。“不求得宠于当时,却待了解于后世。”这是周策纵先生写作此书时的原则,只求真理与事实,也正是“五四”精神的体现。
经哈佛大学出版社授权,后浪出版公司在该书面世半个多世纪之后,重版中文简体版。本书前七章的翻译来自周策纵先生在威斯康星大学的几位研究生,第八章以下,则由北京大学欧阳哲生教授率领一批青年学者完成。由于本书译者众多,存在许多译名不统一、引用不一致、语言习惯不和谐的问题,在此番重版时,我们已尽力进行核对修订,以期为读者呈现一个令人满意的读本。在此,感谢欧阳哲生老师在重版期间给予我们的支持与帮助,还特别寄来了《五四运动研究资料》(Research Guide to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体例上,本书沿用英文版的结构,所有标注引文来源的注释皆附于正文最后,而作者对观点的阐述说明,则置于页下。由于本书篇幅浩大,注释部分保留原有译稿中的格式,仅作微调。来源于中文资料的引用,都核实还原为中文(包括人名、报刊名、书名);而英文资料也做了简要翻译,便于读者了解。
本书详尽还原了那场以1919年5月4日为原点,席卷中国并对后世造成深刻影响的运动。其中涉及大量人名、地名、报刊名、书名、社会团体名,若有漏 ............

书籍插图:
书籍《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 - 插图1
书籍《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