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门补要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7mb。
书籍内容:

  医门补要 清 赵濂

  自序一

  业医者多矣,而医书尤多,大都繁征博引,专执一偏,尊信太深,误人匪浅。又或胪列方症,论绪弗详,用以治人,率皆不验,比比者更未易屈指数。盖书多而无补生人之用,即谓之无书焉可也。忆余自侍皇太后疾,辞都门,由海上归故里,过京口,揽金焦之秀,获晤竹泉赵君。谈医竟日,于《灵》、《素》、越人、长沙、《千金》、《外台》,暨元明诸老作,靡不淹贯。信于斯道三折肱者,夙深钦佩。

  今君以所着《医门补要》示,余受而读之,如诵白香山诗,老妪都能解说,而又撷经之腴,搜方之秘,其言甚简,而其治甚验,洵医林之宝筏,寿世之奇珍也。爰属付剞劂氏而僭弁数语于简端云。

  光绪二十三年秋八月上浣孟河文植马培之拜手书序

  自序二

  立言有裨于世,足为千古可重而不废者,必性命之学,经济之文,所以历久而弥彰也。然无益之说,虽长篇屡牍,焉得人人而重之至若可重者,欲其见诸实事,大则体国经野,泽被下民而靡穷,小则拯急恤灾,征诸日用而最切。盖莫近乎医,医能去病,人不能无病,病不能不医,以医有起死回生之力也。医岂易言乎哉?苟医者胸无洞见,拘定旧规,不知变通,经治必然功少,是以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抑知古今内症之书,已极浩瀚,果能潜心考究,加以临症经历,自可日进乎神明。非比外科必须传授,另多手法奇方,或有专长之症,试之必奏其神。又往往秘其术而藏其方,不肯一白诸人。殆欲矜其独得,以为射利与传家之具也。余不惮数十年心瘁,搜求前贤之义蕴,并所历各症之情形,更将师传以后化出诸法,汇辑成帙,以灾枣梨。愧无深文绮语,以供称许,要使阅者,了然心目。一得之愚,未必于医林无小补云尔。

  卷上

  外症用刀针法

  针灸为医门一科,须得名师传授,遇病始能按穴刺灸,立起沉 。奈其人罕观,余曾得异传,用银丝长五寸,锉尖两头,每逢痞块, 瘕,腹痛,阴疽,风寒湿痹,周身串疼等症,非针不效。患者肉浓可刺寸许,肉薄者约刺四五分。次以纸叠折寸半浓,中锥一孔,套入针内,又以生姜浓片,亦中锥一孔,套加纸上,安艾绒灸之。虽经时久不觉疼痛,且易愈病。出针后按症贴膏药,并进汤药。

  阳痈 肿,有日渐觉抽痛,以右食指遍捺患上,有一点软陷处,内脓已成。用右食指与大指,掐住披刀(响铜打的披刀)之口,向上轻轻斜刺患上,肉浓者刺深,肉薄者刺浅,捺尽脓水,插药纸捻于孔内,贴以膏药。倘痈势延大,脓孔兜住难出,待数日后,皮肉穿薄,顺其下流处,再开一口,泄净脓毒,方易收功。果脓未熟,门开过早,有翻花肿凸之害。若肌肉太浓,刀不能透,以火针在灯火上烧红,一烙孔口,插药捻,外贴膏药。背与腹用火针,要斜刺方不伤内膜害人,惟手足针可直入。凡头面,及疔疮,对口,搭背等症,俱不可用火针,闭毒助火生变。

  阴疽多坚肿,骤难成脓,不易消退。惟烙以细火针,以回其阳。其针数多寡,量病形之大小,外敷温散药,过四日一换。如胸背生症,用针斜刺为要。验脓熟之诀,以右食指,捺有软处,须粗火针烙之。(阴疽附骨·披刀不能透。)孔内插药捻,随贴膏药。倘脓兜塞,数日后,顺下流处再烙,则脓易净。若针处肉浓烙口不张,以骨针穿透其口,即插药捻贴膏药,过二三日,方能见脓。若患口内脓多壅塞难出,果然皮肉薄者,随插拔脓管,钓动脓势,自从管中涌出。管式另详。背部与胸膺,刺艾针当以左食指与大指,捏起患处浓皮,然后量意针入二三分。因脏腑皆系于背,而胸前为心之宫城,肌肉浇薄,恐有伤犯。惟腹肚内空,可刺寸许。其余之处临针时,均宜用大指掐紧穴道,让过大筋再刺,遂不知疼,亦无所碍。

  凡用刀针时,令患者口内先含桂元肉八枚,以接补元气,方不晕脱。若老人幼孩,及病久虚体者,皆难忍痛,不可草率动手,猝有昏脱之变。

  喉内舌下两边,生起累累疙瘩,吞吐不快,名曰甸气。或舌根当中,生肉球如樱桃,此为梅核,皆肝气所致。用烙铁,在灯火上烧红,以左手执,捺舌,捺开口,右手持烙铁,轻轻烙之,以烙平为度。内进逍遥散,外吹冰硼散,半月平复。

  烙铁,用铁打成,烙头如半粒小蚕豆大,烙柄以棉线绕紧,烧红时,方不烫手。若以铜烙烧红多熔化入喉,伤入性命,决不可用。

  大火针阴疽放脓,所用先以笔杆竹长二寸为柄,次用粗铁丝三寸,插入竹内,外余一寸,锉尖竹杆两头,用细铁丝塞牢,方不脱落。若发散阴疽,用细火针,但以细铁丝,仿上做法,亦在灯火烧红,看疽势大小。(量意用针几下。切不可用铜火,针见火,易熔化,误人不浅。

  艾针,用细银丝寸许,或二寸长者,一头锉尖,一头绕铜丝作柄。每遇寒湿,侵入经络肢体,走串酸痛,安艾炷灸之。

  喉内诸症,不可轻漫用刀刺,恐日后易于复发。果肿处脓熟,必起软小点,或生小白头,方可用刀,刺出脓血,立时能见松快。

  卷上

  火针不可轻用

  火针(又名燔针)为外症所必用,能决脓痈,消散阴疽,惟红肿 痛,火毒旺者。误用,更肿痛深溃。头面为诸阳总会,一用火针,引火闭邪,使轻病转危矣。

  卷上

  治筋缩法

  隐曲处,生痈疽,脓水日久溃多。夫脓为血液,与肌肉所化而成。血脉已枯,束骨之筋,失其滋养,故筋缩,不得屈伸。待完口时,外以青葱新艾,煎汤,先熏后洗,内进十全大补汤。俾气旺血充,筋得舒润,再加时常以手揉抹患上或扯之左,或拽之右,或伸之前,或屈之后,不拘手足身体,如此行之无间,约月余则骨节可活,气血可通,筋脉可舒,自必撤消归旧。若肌肉烂深,大筋已断,虽然肌生口敛,必有曲无直,或直不得曲,终成废疾。

  卷上

  治足筋缩法

  腿足生痈疽,脓水去多,筋无荣养,故易短缩。乘完口时,用二尺长酒杯粗竹子一段,带于身旁,时常放地上,将患足蹋其上,推转来去,活动筋脉,约月余,即和活如旧矣。

  卷上

  浮皮兜脓须剪开

  痈疽溃脓,日久内肉烂空,外皮浮软,上下有孔流脓,中间薄皮,搭住如桥,使毒护塞,不能尽性掺药,难以完功。用剪刀将浮皮剪开,自可任意上药,易于收口。

  卷上

  升药所忌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医门补要 - (TXT全文下载)